高管變更對預算考評影響的研究
時間:2017-08-25 來源:www.xayqsn.com作者:lgg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和意義
隨著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不斷應用,國外的企業都在不斷將預算運用到企業的管理中,而且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預算管理在企業的各方面都顯出重要作用。從 20 世紀 90 年代以來,我國預算管理的觀念開始廣泛推行,自 2008年至 2010 年,財政部等五部委先后聯合發布相關文件,明確要求企業在整個控制經營管理的活動過程中必須要實行全面的預算管理制度,如相關文件有《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等。我國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廣泛推行全面預算管理方法,有學者就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研究得出,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運用與企業是否有信息化式的企業管理系統相關的,而且于增彪和桑向陽 (2014) 還發現,預算管理在企業的整個控制管理活動中具有重要作用,相關的管理咨詢師會建議,企業在經營活動中,將預算穿插到企業的各個生產經營過程中[1]。還有學者發現企業越來越重視預算在整個經營管理過程中的作用,例如劉凌冰等(2015),還發現有些企業為了使預算能更加改善企業生產經營過程,會專門去購買專業的預算管理系統[2]。 目前預算已成為國內外大部分企業普遍采用的一種企業管理控制工具,在企業的管理實踐中得到了廣泛運用,但近些年來,實務界和學術界對其有另外不同的看法,而且成功的企業預算管理實踐模式也很少。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預算管理在發揮其積極作用的同時也伴隨著一些副作用。例如,預算松弛。由于預算的主要功能是對企業計劃、協調和控制,可以使企業內部的不同部門之間或者經濟業務之間進行連接,再加上預算有一定的評價業績功能,可將企業的預算目標是否完成作為決定高管人員的獎勵薪酬等的考核目標,將預算方式作為一種促使高管人員保證預算得到切實執行的激勵方式,以預算目標的是否完成來衡量企業高管的業績水平。于是,企業制定的預算目標就會直接對高管人員的薪酬、福利補貼甚至職位變動等產生影響,高管變更會受到預算考評的影響,因此,高管人員在企業預算的編制以及執行過程中,高管人員的自利行為就會對預算功能的發揮產生負面影響,就有可能會通過制定一個比較寬松且對自己有利的預算目標,即預算松弛。各層管理人員出于私利為保住自己的職位而在完成預算編制任務時有意高估成本或資源、低估收入,來操縱經營業績,這不僅會造成預算考評功能的不真實,也會使企業的資源配置效率下降。因此,如果將預算作為高管人員的業績考核的方式時,就需要建立相應的內部控制制度,來監督預算的編制和執行,避免其操縱相關的財務指標。
.........
二 研究意義
(1)豐富了預算管理研究的內容。全面預算管理對企業來說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管理手段,而且我們也可以看到預算對企業有重要的影響。但是國內學者對有關企業預算功能的研究大都停留在規范性研究和案例研究上,實證研究的較少。
(2)擴展了預算作為考核工具的研究的內容。預算考評的功能是毋庸置疑的,即預算是否達標會影響高管人員的任免,但由此也使高管人員帶著比較大的動機通過操縱預算的編制,來規避預算考評可能帶來的不利后果。而且現在大多數企業是以預算來考評高管的業績,這種考核方式的有效性需要更多的內部制度來保障。這對企業在進行預算管理時,加強制定預算目標和編制預算任務等時的企業監督功能,或者企業需要多關注預算的計劃、協調、資源配置、控制等功能,對預算在企業中是否發揮作用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
(3)補充了內部控制實施研究的內容。通過交易成本理論和不完全契約理論的角度,研究了內部控制影響企業運營的理論,以預算考評為切入點的實證研究,不僅豐富了內部控制實施研究的內容,還能夠推動內部控制的相關理論體系的建立。目前,企業的內部控制主要集中在企業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管理程序的標準以及執行,例如管理人員職務的分離安排、企業憑證等文件記錄的管理、資產的管理、管理人員的授權、企業內部審計的獨立性等,以此來保證企業財務報告的客觀性;還要注重企業生產的業務標準化機制、控制經營活動中的程序、高管人員的決策機制、企業人員對企業的觀念以及對企業員工的激勵約束控制等,以此來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內部控制理論是一個會隨著企業環境不斷變化而不斷發展變化的開放性理論,內部控制制度每一部分的改變或完善都有可能使其在企業中的作用發生變化,但由于高管的中心位置可能會使內部控制的建設對企業產生負面影響,如何改善其雙面性,本研究從內部控制有效性的視角的研究,為完善內部控制理論體系提供了參考。
........
第二章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第一節 高管變更對預算完成情況的影響
在委托-代理理論中,委托人如何在股東或出資人和高管人員利益沖突和道德風險的情況下,設計出最優契約來激勵高管人員是研究的本質問題,即委托人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措施會激勵代理人選擇有利于委托人利益的決策。這里的激勵主要是指比較高的薪酬或給公司高管一定的股權,給予高管一定的股權的激勵方式,使得管理層和股東的利益能夠趨于一致,而且當股東持股比例不同時,他們之間會形成協同效應并相互約束。這種約束主要是指高管變更的機制,當高管的行為違背股東的意愿時,高管就容易面臨被辭退的危機,這樣會使管理層感到危機感。如果被辭退,高管失去的將不僅僅是工作,自己的聲譽也同樣受到損害。而這時,委托-代理理論就給研究股東和管理人員的行為提供了理論基礎,高管變更的問題就是由于這種代理現象產生的,但如果高管持股的比例過高,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減弱激勵的正面作用的發揮。 有相關學者將高管變更類型分為兩類,即正常變更和非正常變更。正常變更是指有不可控制的因素所導致的高管人員的變動,是自然而然發生的,例如到了規定的退休的年齡,企業用人合同的到期,高管人員自身身體健康的原因等,這種變更與公司的業績是無關的。非正常變更包括辭去高管人員、工作突然的調動等,其實這種變更是對高管人員業績的一種反映,這種反映能夠在高管人員在對企業進行管理時約束其自利的行為,因為當企業經營不善,業績不好時,會對這些高管做出更換,實際上是對管理者的一種懲罰。那么,顯然影響高管變更最直接而且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公司的業績,這結論已經得到很多國內外學者的研究證實。例如 Jensen and Meckling(1976)就發現,公司的業績可以對高管人員的職位變動產生影響,是因為代理人在企業中的行為不對外透露,委托人沒有辦法直接監督代理人在企業中的行為,只能間接通過能夠代表代理人行為的企業經營業績,來考察高管人員對企業所做出的努力,如果公司業績不好,說明高管人員對公司經營可能不夠盡心,被更換的概率也會變大[29]。
........
第二節 內部控制對預算完成情況的影響
預算目標完成情況會影響高管的變更,那么預算便成為一種考評手段,高管因為面臨著被辭退的風險,會約束自己的行為,努力完成預算目標。而高管在預算執行過程中會需要企業各級信息的及時傳遞以及反饋,由于企業的多級代理問題,下級掌握著一線充分的信息,在信息傳遞過程會受到組織結構等問題的阻礙,而不能使信息傳遞的更加準確及時。而且委托人和代理人都只想讓自身利益得到最大化,但兩者的自身利益最大化有可能會產生沖突,代理人會追求自己的薪酬獎勵提高,但當委托人為了企業未來整體的發展可能減少當下代理人的薪酬,這時兩者之間的矛盾就會產生。代理人擁有企業的控制權為了自身利益可能不會采取委托人的決策,而且在企業中,高管作為公司的實際經營者,他們對公司的情況掌握的信息遠遠多于公司的所有者,所以高管完全有動機利用自己信息的優勢,做出有損于股東的利益,但是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決策。 有學者就提出內部控制可以改善這種情況,楊德明、林斌和王彥超(2009)通過對 2007 年-2008 年 A 股上市公司的研究,發現大股東與中小股東之間的代理成本以及股東與經理層之間的代理成本會隨著內部控制質量提高而變低[66]。楊玉鳳、王火欣和曹瓊(2010)研究企業內部控制信息對外披露指數對代理成本的影響,以 2007 年滬市的所有上市公司為樣本,對內部控制信息依據相關文件設計了對外披露質量的評價指標,發現隨著內部控制對外披露的信息質量的提高,企業的代理成本會得到有效的抑制[67]。盧銳和柳建華(2011)研究就發現,內部控制能夠幫助董事會保證公司發展戰略及董事會決議得到貫徹實施,使管理層減少自利行為,因為內部控制可以使企業在內部形成一種相互約束、相互監管的有效的制衡機制,約束高管的自利行為的同時提高公司的投資效率[68]。BW Goh,DLi(2011)通過研究內部控制質量是否會對有條件會計穩健性產生正面影響,發現如果那些有內部控制缺陷的公司能夠得到及時修正,有條件的穩健性也會變好,而且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會讓企業信息的透明度提高,還能使大股東和小股東、債權人與管理層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現象減弱,提高企業的現金持有價值[69]。Hazarika et al. (2012)提出,高管的行為會隨著內部控制質量變好,而得到有效的監管,從而使得內部代理成本減少[70]?;诮档痛沓杀镜睦碚摚瑥男畔鬟f的角度,內部控制能夠讓企業的財務和非財務信息更加準確、及時得到傳遞,并形成有效的信息系統,這是因為內部控制中的五要素中的兩個要素,即識別和分析與實現目標相關的風險評估和能及時的以合適的方式識別、獲取和協調有關的信息,來緩解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間的代理問題,并減少他們兩者之間傳遞和反饋信息所需要的成本,幫助企業調整投入和產出,從而完成預算的目標。
.......
第三章 內部控制視角下高管變更與預算考評的研究設計 .......... 23
第一節 數據來源和樣本選取 ....... 23
第二節 研究模型與變量定義 ....... 25
一 研究模型 ........... 25
二 變量定義 ........... 26
第四章 內部控制視角下高管變更與預算考評的實證檢驗 .......... 29
第一節 描述性統計 ....... 29
第二節 相關性分析 ....... 30
第三節 實證分析 ......... 32
第四節 穩健性檢驗 ....... 37
一 樣本選擇的穩健性檢驗......... 37
二 對企業性質進行分組的穩健性檢驗 ........ 40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 4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43
第二節 政策建議 ......... 44
第三節 研究不足與未來研究展望 ........... 46
第四章 內部控制視角下高管變更與預算考評的實證檢驗
第一節 描述性統計
由上表 4-1 主要變量的描述性統計而知,從預算松弛程度看,slackd 均值和中位數分別為 0.921 和 0.993,說明采用潘飛(2008)對預算松弛的衡量方法,樣本中所選取的上市公司的營業收入增長率的預算值要比實際的行業平均營業收入增長率低了 7.2 個百分點,將近 10 個百分點,可見 2010 年-2015 年 A 股上市公司的預算松弛程度的狀況還是很嚴重的。從預算目標完成情況看,bgtd 均值和中位數分別為 0.439 和 0.496,說明在本文選取的樣本中有 43.9%的公司預算目標完成,但仍然有 56.1%的公司沒有完成上年末公司編制的預算收入的目標。從內部控制指數上看,在本文選取的樣本公司中內部控制指數的平均值為0.657,說明 2010 年-2015 年我國所有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制度實施平均都很好,內部控制指數的標準差為 0.118,說明在本文選取的樣本公司中內部控制有效性的差異比較大。 在所有控制變量中,從公司規模上看,size 的平均值是 22.250,說明樣本中公司的平均規模為 46.03 億,從企業風險上看,Lev 的均值為 49.8%,從盈利能力上看,樣本中公司的 ROA 的均值為 3.6%,從企業性質上看,在樣本中我們發現有 40.9%的公司為民營企業。綜上,本文的樣本特征總體與以往的文獻基本一致。


........
結論
通過手工收集選取我國 2010 年至 2015 年所有 A 股上市公司的預算數據為研究對象,本文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剔除缺失值經處理后共計 4164 個樣本,通過建立模型、進行描述性統計、相關性分析和多元線性回歸等研究方法,實證檢驗了內部控制有效性、高管變更與預算考評的關系,驗證了我國 A 股上市公司的預算的考評功能,并從內部控制的視角,實證檢驗了預算考評功能是否會受到影響,得出以下結論:
(1)隨著預算管理在企業中的不斷發展,預算逐漸成為績效考核的一種手段,成為公司業績的評價標準,也就是說預算考評能對高管的變更產生影響,用企業本年預算目標是否按時完成對預算考評進行測量,如果企業按時完成預算目標,則至少公司本年業績不會下降,高管也不會因此受到被更換的懲罰,若下年公司高管發生變更,則企業本期預算執行完不成的可能性較大。
(2)高管為規避被辭退的風險,會約束自己的行為,努力完成預算目標。而高管的預算執行過程中會需要企業各級信息的及時傳遞以及反饋。由于企業普遍存在的多級代理問題,使得信息傳遞成本上升,內部控制可以降低各層級,包括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間的信息傳遞和反饋成本,幫助企業調整投入和產出,從加強信息傳遞和提高合約履行兩方面來降低既有代理成本,讓企業以較低的成本將財務和非財務信息傳遞的更加準確、及時得到,從而完成預算的目標。因此,內部控制可以提高預算的執行效率。
(3)由于預算目標的是否達成會決定管理層的任免,那么高管會為了維護自身利益通過各種手段來達到預算目標,可發現由于高管作為代理人充分掌握企業信息,因此,他們會在編制預算時規避他們可能無法達到預算目標的風險,低估收入,形成預算松弛,以此來實現預算目標,維護自己的業績考核。而且隨著內部控制的有效性提高,企業信息在合約當事人之間的越來越透明化,而且合約所需要履行成本的也不斷降低,代理人即高管不可能扭曲信息或者想重新談判的可能性降低,從而使代理人事后進行談判的機會減少,那么在制定預算目標時高管會積極的進行事前談判,從而獲得有利于自身的預算松弛。
.........
參考文獻(略)
相關閱讀
- 以戰略為導向的W地產公司全面預算管理研究2016-01-25
- ZHGY集團管道安裝項目預算控制研究2016-06-16
- 中原油田采油三廠作業基礎預算研究2016-10-01
- ZJ公司施工項目成本預算管理問題的研究2017-07-13
- 基于價值鏈的Y家電公司全面預算財會管理研究2017-09-14
- 基于塹壕效應的預算松弛生成機理及其經濟后果研究2018-01-12
- 基于BSC的高校預算管理探討——以 A高校為例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