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國際貿易方向MBA論文范文5篇
國際貿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跨越國境的貨品和服務交易,一般由進口貿易和出口貿易所組成,因此也可稱之為進出口貿易。國際貿易也叫世界貿易。進出口貿易可以調節國內生產要素的利用率,改善國際間的供求關系,調整經濟結構,增加財政收入等。國際貿易專業屬于經濟學學科范疇,主要以經濟學理論為依托,包括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國際經濟學、計量經濟學、世界經濟學概論、政治經濟學等下面小編整理了5篇論文供大家參考。
范文一:
第1章緒論
1.1研究背景與意義
1.1.1研究背景
裝備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得益于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我國裝備制造業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技術、資金優勢,產值規模、裝備制造水平均有大幅提升。2015年中國裝備制造業產值再創新高,海洋工程、智能制造、高速軌道交通等高端裝備制造業的產值規模占裝備制造業比重超過10%,裝備制造業増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31.8%,裝備制造業成為引領我國工業發展的核心力量。然而,從中間投入的間接損耗看,多數裝備制造企業仍處于全球價值鏈的中低端,產業發展面臨庫存高、有效需求不足、高端產品生產能力缺乏等問題。處于產業轉型關鍵期的裝備制造業亟需將目光轉向海外,借助國際要素和國際市場空間、實現產業競爭力的整體提升。
與綠地投資相比,海外并購可以幫助企業快速、有效地進入發達國家市場,獲得企業發展所需的關鍵資源。受發展水平和市場環境影響,中國裝備制造企業的海外并購起步較晚。早期裝備制造業海外并購的行業單一,并購標的集中在通用設備制造領域;進入2007年,隨著生產規模和技術保障能力的上升,裝備制造企業海外并購不再局限于制造業,越來越多的裝備制造企業將目光投向科學研究、金融、租賃、技術服務及商務服務領域,并購行業多元化、服務化成為21世紀裝備制造企業海外并購的主要特點。金融危機爆發后,歐美一些老牌裝備制造企業發展陷入困境,國內包括三一重工、徐工集團、山東重工、蘇州信能在內的裝備制造企業抓住歷史機遇,向德國、美國一些具備相當技術勢力和市場渠道的企業實施并購,掀起了裝備制造業并購的新高潮。截止到2014年底,中國裝備制造業企業累計完成跨國并購265起,披露的并購規模達186.2302億美元。海外并購成為裝備制造企業向海外市場拓展的主要方式。
1.2研究內容與方法
1.2.1研究內容
圍繞裝備制造業海外并購的驅動因素,本文的研究內容包括驅動因素的識別、驅動因素關聯機制的分析以及核心驅動因素演變的理論分析三個部分。驅動因素識別部分主要主要結合跨國并購理論的最新研究進展和中國裝備制造業企業的發展特點,考察了1996年至2014年間中國裝備制造企業海外并購的主要案例;驅動因素關聯機制分析的部分主要研究了各驅動因素間存在的關聯關系,提取出了裝備制造企業海外并購驅動因素中的核心因素,分析了不同驅動因素間的層級演化關系;對核心驅動因素演變的理論分析部分,主要考察了影響企業并購優質資產還是相對劣質資產的條件,是對前兩部分研究的升華,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貢獻。
論文的邏輯框架及結構體系。
第2章裝備制造業海外并購的事實描述
2.1裝備制造業海外并購的規模特征
裝備制造業是引領工業發展的核心力量,也是國家五年計劃關注的重點行業;將裝各制造業的海外并購放在國際國內背景中,了解裝備制造業海外并購的發展脈絡,能夠幫助我們從宏觀上把握裝備制造企業實施跨國并購的決策影響因素。鑒于并購規模能夠反映并購交易的風險等級、復雜程度和管理難度,本部分對總體趨勢的事實描述主要從并購總體規模、平均規模角度對裝備制造業的海外并購進行刻畫。
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裝備制造業海外并購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并購規模變化的階段性特征非常明顯。
2.2裝備制造業海外并購的行業特征
2.2.1行業門類分布
早期裝備制造業海外并購的行業單一,并購標的集中在通用設備制造領域;進入2006年,隨著產值規模和技術保障能力的上升,裝備制造企業海外并購不再局限于制造業,越來越多的裝備制造企業將目光投向科學研究、技術服務、金融服務、租賃及商務服務領域,并購行業多元化成為20世紀90年以來裝備制造企業海外并購的主要特點(表2.2)。
截止到2014年底,裝備制造業海外并購標的企業所在行業已經廣布國民經濟分類(GB/T4754-2011)十二大行業。
除了并購行業多元化的特點,中國裝備制造業的海外并購還呈現出服務化的特征。截止到2014年年底,裝備制造業在服務業領域的并購披露金額已經達13.9725億美元。批發零售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的并購規模占比也有上升趨勢。
第3章裝備制造業海外并購驅動因素的識別與關聯機制分析...........18
3.1裝備制造業海外并購驅動因素的識別..............18
3.1.1問題提出.................18
3.1.2研究設計................19
第4章裝備制造業海外并購核心驅動因素的理論分析..............30
4.1模型設定.............30
4.1.1并購資產質量系數的引入..............30
4.1.2生產函數設定...............31
第5章研究結論、政策建議與研究展望...............45
5.1研究結論...............45
5.2政策建議..............46
第4章裝備制造業海外并購核心驅動因素的理論分析
4.1模型設定
4.1.1生產函數設定
鑒于本部分主要考察企業在確定并購意向的條件下,如何在并購優質資產和相對劣質資產中做出選擇,對裝備制造企業的生產函數做出如下設定:(1)企業生產除了資本、勞動等必要投入,還需要海外并購要素投入;(2)由于叛及跨區、跨文化整合,海外并購要素投入短期內無法與企業自有資金、勞動等要素實現直接轉換,但其資產質量系數可以通過影響企業的全要素生產率對企業的產出發生影響;(3)并購資產的質量系數越高,并購資產給企業帶來的生產效率的促進作用越強。
第5章研究結論、政策建議與研究展望
5.1研究結論
為了深究這些變化的深層原因,本文綜合運用案例分析、指標分析、ISM方法、定性分析、回歸分析的方法,對中國裝備制造業的驅動因素做了多角度研究,得到如下研究結論:
第一,主流文獻梳理的五大驅動因素中,自然資源尋求、東道國制度驅動因素對我國裝備制造業海外并購的驅動作用不明顯;中國裝備制造業海外并購的驅動因素仍市場尋求、戰略資產尋求和效率尋求為主。
第二,利用投中集團CVSource數據庫披露的并購案例對裝備制造業的驅動因素進行多層次識別發現,驅動中國裝備制造企業實施海外并購的因素主要包括:尋求相對先進的技術資產、尋求絕對先進的技術資產、尋求基礎性市場資源、尋求戰略性市場資源、尋求生產經營效率的提升、尋求多元化經營、尋求GVC地位的攀升、輸出過剩產能等八大因素。
第H,中國裝備制造業海外并購的驅動因素可以劃分為三個層級,不同層級的驅動因素間存在內在演變規律。獲取對技術、市場要素的實際控制能力,是裝備制造企業發起并購的主要動機;提升企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多元化經營、輸出過剩產能是驅動裝備制造企業實施跨國并購的直接因素;尋求生產經營效率的提升是企業實施海外并購的中層間接因素。尋求技術資產和市場資源的并購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企業向效率尋求型并購的漸進轉變,而效率尋求型的并賄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企業進而向尋求GVC地位提升的驅動因素演變。
第四,盲目追求并購高質量資產并不一定能夠帶來企業市場勢力的增加。只有自有要素的產出彈性滿足一定條件時,并購優質資產才能給裝備制造企業帶來市場勢力的增加;而當該條件不滿足時,理性的企業決策者應盡可能地并購質量系數較低的資產,尋求相對先進的技術資產、或者基礎性市場資源。尋求優質資產動因和相對劣質資產動因之間存在內部演化條件。
參考文獻(略)
范文二:
第1章導論
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義
1.1.1研究背景
在全球價值鏈分工的現實背景下,中國制造業憑借廉價的勞動力和豐富的自然資源等要素密集優勢嵌入全球價值鏈的低端位置,主要集中于加工裝配環節,對上游研發設計和下游品牌銷售環節涉及較少,缺乏價值鏈治理地位和獲利能力。因此,中國制造業參與全球價值鏈分工面臨著發達國家從高端和更低成本的發展中國家從低端的雙重擠壓和比較優勢逐漸喪失的局面:
(1)中國制造業企業的低成本生產優勢消失和其他國家的競爭壓力。由于中國制造業王資水平的顯著上升和人口年齡結構的老齡化問題凸顯,勞動力等要素的價格不斷上漲,以"人口紅利"為支撐的傳統比較優勢逐漸消失,而越南、印度等更具勞動力成本優勢的新興經濟體,成為外商直接投資及國內代工裝配資本的轉移目標。"中國制造"的低成本優勢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出口產品價格的提升空間有限,貿易利潤面臨進一步被稀釋的威脅,并且已經出現逐漸被取代的趨勢,同時高強度消耗和高密集化使用的資源也給環境帶來了臣大的壓力。
(2)中國制造業受到發達國家技術領域的封鎖和限制,自主研發創新能力薄弱。發達國家持續不斷的技術創新和在此基礎上的技術壟斷,足其保持競爭優勢和核私競爭力的關鍵所在,因此會對核心技術和資源進行控制和壟斷。中國制造業主耍是依靠對中間投入品進行加工組裝后再出口到發達國家的方式參與國際分工,而加工組裝環節的技術含量和層次較低,導致中國本止企業缺乏自主創新的意識和動力。雖然通過直接引進國外的先進經驗和技術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本土企業的技術能力,但如果只是依靠發達國家技術轉讓、技術支持的途徑來獲得先進技術,則很難趕超國外的技術水平縮小技術差距。其根本途徑應該是在引進、模型的基礎上,加強本土企業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培養商素質的人才,通過提升產品質量和技術含量,逐步向技術復雜度高、附加值高的環節過渡。
1.2研究思路與主要內容
本文以全球價值鏈理論、增加值貿易理論、契約理論為基礎,借鑒和吸收已有相關研究成果,分析了中韓兩國在全球價值鏈分工中的地位和雙邊貿易關系,并以中韓FTA簽署后的貿易自由化帶來的契約環境改善為背景,分析中韓FTA的實施對中國制造業企業的生產效率和在全球價值鏈中地位的影響,并使用世界投入產出表數據進行計量檢驗。具體來看,本文首先對全球價值鏈理論、增加值貿易理論、契約理論的發展和演化進行了回顧和梳理,其次對中韓雙邊貿易關系和貿易自由化進程以及中韓兩國在全球價值鏈分工中地位的相關文獻進行了歸納與評述;然后從中韓FTA實施產生的契約環境優化進而促進高級要素流動的視角,對中國制造業價值鏈地位提升的影響和路徑機制進行了分析;并使用增加值貿易核算方法,以克服傳統總值貿易統計體系所計算的出數據難以對當今國際貿易現實進行準確衡量的不足,對中韓兩國的雙邊貿易額和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位置及參與程度進行了分解和分析,在此基礎上構建計量模型進行實證檢驗,從要素動態層面考察了中韓FTA實施后的關稅減讓對中國制造業價值鏈分工地位提升的影響效應;最后得到本文的研究結論、政策啟示及進一步研究的方向。根據以上研究思路,本文由七部分構成,框架圖如圖1-2所示,主要內容如下:
第2章理論回顧與文獻綜述
2.1全球價值鏈理論的相關研究
產業內分工由產業間分工演變而來,是指國際分工的形式由原來的部門間專業化轉變為部門內專業化。以空間技術、原子能技術和信息技術的應用為特征的第次科技革命促進了產業內分工理論的發展,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的進水加強了和擴大了不同部門之間的專業化水平和差異程度,部門內部的產品不華為種類多樣、功能齊全,生產的過程也更加復雜。產業內分工的基礎是不完全競爭和規模經濟,基本的分工形式是水平型產業內分工和垂直型產業內分工。水平型產業內分工的基礎是產品的質量水平相同,而產品的屬性或特征不同,因此產品的價格并無明顯的差異;垂直型產業內分王的基礎是產品的質量水平不同價格化不同,質量高的產品價格較高,質量低的產品價格較低。
國際分工形式從產業間分工、產業內分工到產品內分工的演變,不僅促進了國際貿易和世界經濟的大力發展,也推動了全球價值鏈理論的迅速發展,全球價值鏈分工成為國際分工的新形式。全球價值鏈分工以生產的全球性協作為基礎,產品的生產過程被分割為不同的生產環節和王序,各國根據自己的要素稟賦和工藝水平專業化生產本國具有比較優勢的工序環節。全球價值鏈分工雖然使發展中國家憑借低成本優勢融入全球生產網絡,獲得少量的貿易利益和分工利益,但同時被發達國家鎖定在低端處于被動地位。因此發展中國家應該明確自身在全球價值鏈中所處的位置和在貿易中所獲得的利益,借助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日益深化的機遇,實現分工地位的提升和貿易利益的增長。
2.2增加值貿易理論的相關研究
20世紀中葉以前,國際貿易的主要形式是最終產品的跨境流動,國際貿易的統計方法遵循《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的"物品跨境原則"和"在地原則(原產地原則)"。雖然傳統的總值口徑的貿易核算體系在獲得各國的貿易數據以及制定貿易政策和制度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在送種統計方式下,產品的價值僅由最終出口該產品的國家或地區所有,不能分離一國出口總值中本國真正增值部分和外國増值部分。而在全球價值鏈分工體系下,產品的生產過程不斷細化并被分割成不同的生產工序,各生產工序之間依據生產成本的不同分布在世界不同的國家和地區進行生產。生產的全球化導致中間產品貿易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迅速上升,并改變了世界貿易的格局和生產組織的模式。由于中間產品多次跨境流動,產品的價值含量來源于多個國家或地區,而傳統的總值口徑的貿易統計體系無法對中間產品的跨境往復進行準確衡量,這就導致了各國海關以傳統貿易統計方式所得的貿易數據,不能真實反映各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分工地位和貿易利得。傳統貿易統計體系的局限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總值中含有中間產品的重復統計。在全球價值鏈的分工背景下,中間產品的跨境往復不斷增加,以物品跨境和原產地原則為基礎的傳統貿易統計方式,對中間產品的每--次跨境流動都計入國際貿易收支賬戶中,會導致對多次跨境產品的重復統計。特別是處于價值鏈低端加工姐裝環節的發展中國家,需要進口大量的中間投入品進行再加工,雖然在傳統貿易統計中顯示出了較高的出口額,但創造的價值增值卻較少,使得貿易差額和貿易利得不相匹配。
(2)對貿易形勢的誤判和貿易政策的誤導。由于傳統貿易統計方式對發展中國家里復統計的貿易數據造成了發展中國家貿易額虛高,與其他國家的貿易順差和貿易火衡也被向估,進而會影響到一國相關貿易政策的制定。因此,現行的貿易統計方式會造成貿易利益和貿易差額之間的嚴重錯配,傳統的貿易統計體系應該向更加符合當今國際分工新形勢的新型貿易統計體系改進。
第3章中韓FTA促進中國制造業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的機制...........39
3.1中韓FTA實施對價值鏈地位影響的建模基礎............39
3.1.1契約環境與要素動態............40
第4章中韓制造業全球價值鏈分工位置和參與程度測度............62
4.1價值鏈分工位置和參與程度的測算方法和數據來源..........62
4.1.1指標的計算方法..............62
第5章中韓制造業全球價值鏈分工利得衡量...........82
5.1計算方法和數據來源.............82
5.1.1雙邊貿易的價值增值分解...............82
第6章中韓FTA促進中國制造業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的實證分析
6.1實證問題與主要假設
6.1.1主要實證問題
本章主要基于上述兩點結論及其內在機理,針對中韓FTA對中國制造業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的影響展開實證檢驗。本章分兩部分展開:第一部分直接檢驗中韓FTA實施對中菌制造業全球價值鏈地位的影響;第二部分則基于中介變量檢驗框架,對中韓FTA實施影響中圍制造業全球價值鏈地位的內在機理進行檢驗要對中韓FTA實施對中國制造業全球價值鏈地位的影響展開實證檢驗,就必須在全球價值鏈地位指標基礎之上,進一步確認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對應的檢驗指標。全球價值鏈地位是一個復合的概念,全球價值鏈地位涉及在全球價值鏈中所處的位置,即所負責的增值環節,也涉及在所嵌入位置上的獲利能力及全球價值鏈參與程度等。同樣的參與程度,處于價值鏈的不同位置會有不同的狀態。如果在全球價值鏈中缺乏主動地位,就難以避免全球價值鏈的主導型跨國公司對相應生產環節的尋租行為。上文中理論分析部分引入的序貫生產模型就反映了這一點,雖然南方發展中經濟體企業迎過外包參與了生產鏈條上的部分環節,嵌入全球價值鏈的發展中經濟體企業的經營自主性受到了明顯的限制。
第7章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7.1主要結論
由于中韓兩國在東亞地區的經濟和政治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中韓FTA的實施會對東亞地區的經濟貿易產生重要的影響,本文在分析了中韓兩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位置和參與程度及所獲得的分工利益的基礎上,進--步提出了中國制造業價值鏈地位提升的路徑機制,并得出了以下主要結論:
第一、關于中韓兩園全球價值鏈分工位置的衡量。中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位置呈U型發展趨勢,2005年降到最低后一直在緩慢回升;而韓國的價值鏈位置則出現不斷下降的趨勢。從制造業內部不同技術密集度的行業來看,中國低技術制造業的分工位置逐漸提高,不斷向上游位置靠近;中技術制造業的分工位置較為穩定且變動不大;高技術制造業的分工位置波動較為劇烈,呈現出與中國整體"GVC位置指數"值相同的U型變化趨勢。韓國中低技術制造業的分工位置較高,中高技術制造業在國際分工中的位置較低且下降幅度較大,特別在部分高技術制造業中,中國的分工位置不斷提高,韓國的分工位置逐漸下降。
第二、這三個變量與貿易自由化變量的交乘項都顯著為負,說明中韓FTA實施所形成的價值鏈地位提升作用對契約依賴程度越高的制造業行業的彰響越顯著;全球價值鏈參與程度和外商直接投資系數的影響大致不顯著,而對外直接投資和研發的影響均顯著為正:匯率的系數為負,對全球價值鏈增值能力的影響較為直接,而對價值鏈位置的影響則不顯著。兩國的政治關系具有盈著的正向影響,敏感的朝鮮半島局勢經常對周邊國家的經貿關系造成沖擊,穩定的政治關系才能促進兩國經濟貿易的長遠發展;對內在機理的中介效應檢驗結果說明,要素結構和契約制度質量是中韓FTA實施影響中國制造業全球價值鏈地位的部分中介,優化中國要素結構和改善契約制度環境是實施中韓FTA提高中國制造業全球價值鏈地位的兩個重要渠道。
參考文獻(略)
范文三:
第1章導論
1.1研究的背景與意義
1.1.1研究背景
美債危機的爆發給全球金融市場帶來沖擊,美國主權地位受到質疑,導致美元、歐元的匯率出現大幅波動。而我國受此次危機的影響較小,逐漸發展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與港澳地區及東盟國家之間的貿易投資日庭增多,人民幣逐漸走向國外市場,在世界貨幣體系中的地位越來越高。由于我國出口規模一直處于世界前列化及貨幣"可自由使用"程度不斷增增,2015年11月30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宣布2016年10月舊人民幣將加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人民幣在SDR貨幣籃子中的權重為10.92%。因此,人民幣國際化大勢所趨,人民幣跨境使用作為促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重要步驟而備受關注.2009年4月,國務院決定上海及廣東省內的4個城市將成為人民幣跨境試點,2011年境內企業和境外所有國家和地區的跨境貿易都可以采用人民幣計價結算,并且業務品種從貿易結算到直接投資、債券投資、境外貸款等,至此人民幣跨境使用的地域范圍擴展至全國,業務的品種和規模也在不斷擴大。
人民幣跨境使用的范圍和規模的不斷擴大,對規避匯率風險、減少匯兌成本、金融市場發展、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等方面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而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下,我國作為貿易和投融資大國,其對貿易和投融資的作用越來越明顯,然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并沒有很順利,存在諸多爭議和風險。在此背景下,研究人民幣跨境使用對貿易和投融資的效應,在實踐中存在哪些風險,不僅是企業的一個管理課題,也是我國經濟必然面對的問題。
1.2研究內容與方法
1.2.1研究內容
隨著"一帶一路"的提出和推進,人民幣跨境貿易和對外投融資進一步發展,人民幣國際化發展到新的階段。文章國內外學者的研究為依據,以上海自貿區為切入點,首先進行政策梳理,對我國及上海自貿區中關于人民幣跨境在在貿易和投融資方面的政策進行梳理,構建人民幣跨境使用政策框架,并對上海、天津、廣東、福建四個自貿區的人民幣跨境的著力點和政策進行對比分析;接下來對中國以及上海自貿區的人民幣跨境貿易現狀和跨境投融資的現狀進行分析,表明人民幣跨境使用確實能夠對貿易和投融資產生影響。并以此為基礎,分別從貿易和投融資兩個角度,采用理論分析與案例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分析人民幣跨境使用的溢出效應,主要從降低貿易投融資成本、促進貿易投誕資便利化等多個層面進行剖析。在產生溢出效應的同時,人民幣跨境使用也存在風險,繼而從匯率和套利兩個宏觀層面及企業和商業銀行這兩個微觀主體層面分析人民幣跨境使用帶來的風險。最后在總結人民幣跨境使用的現狀、效應和風險的基礎上,從如何擴大效應最大化和如何防范風險實現風險最小化兩個方面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議。
1.2.2研究方法
(1)通過采用對比分析方法,一方面進行橫向比較分析,例如對上海、廣東等四個自貿區的人民幣跨境的政策、規模及范困進行區域對比;另一方面展開了縱向對比分析,例如對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自2009年開展以來至2015年的增長趨勢展開分析,以及對人民幣跨境的資本流動量、跨境直接投資額、境外融資發生額的現狀進行對比分析。
(2)通過采用境內企業與境外企業之間的進出口貿易在人民幣跨境業務開展前后的案例,來分析人民幣跨境在降低交易成本、簡化貿易流程等方面的效應;通過采用上海自貿區金融創新中企業直接投資、境外借款、境外融資的案例,分析人民幣跨境使用對于降低投融資成本、促進投融資便利化的效應,案例分析的方法比實證模型更加具體并具有說服力。
第2章人民幣跨境使用的政策分析
2.1人民幣跨境使用的政策總框架
2009年7月央行宣布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試點正式啟動,并一直致力于推進人民幣跨境業務的適用范圍,境內試點由最初的上海、廣州等5所城市擴大到境內各個省市,其境外開展人民幣跨境的范圍也從港澳地區及東盟拓展到到全國。隨著一系列人民幣跨境使用政策的推出,跨境業務品種從最初的跨境貨物貿易發展到服務貿易等經常項目下的所有項目以及直接投資、境外融資等資本項目,試點企業一開始是只指定365家企業可以開展參與人民幣跨境,到后來擴大到所有具備進出口資格的企業。截止到2015年,人民幣已成為全球第四大支付貨幣和第二大貿易和投融資貨幣,和我國開展人民幣跨境業務的國家和化區超過170個,其中三分之一集中在香港地區,其次是和我國簽訂貨幣互換的國家和周邊的國家,另外使用人民幣進行計價結算的企業已達17萬家。由此可見,人民幣跨境使用的自主性和靈活性逐漸擴大(見表2.1),人民幣跨境使用的政策總框架基本建立。
2.2上海自貿區人民幣跨境使用的政策框架
2.2.1上海自貿區促進人民幣跨境使用的政策
2013年9月上海自貿區掛牌成立以來,央行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的政策密集出臺,陸續發布了"金改1.0"、"金改2.0","金改3.0"以及最新推出的"金改40條"(見表2.5)。人民幣跨境使用的政策從一開始的簡化跨境使用流程,擴大使用范圍等寬泛的層面逐漸轉向深化自由貿易賬戶功能、加強分賬核算風險防范、促進投融資便利、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等層面。其中上海自貿區金融改革的核也就是建立了自由貿易賬戶分賬核算體系,從結構上來看,體現了離岸自由、雙向互通、分賬管理、有限滲透的核也;從功能上講,可以通過開立自由貿易和投誠資賬戶辦理跨境貿易和跨境投融資業務,有效推進貿易和投飄資的便利。這實質上形成了一個對外連接的國際金誕市場、對內與境內各個市場有限滲透的金融市場體系,從而為上海自貿區提供了有效防范風險的金融環境。
第3章人民幣跨境使用的現狀分析................16
6.1我國人民幣跨境使用現狀分析.............16
3.1.1我國人民幣跨境使用的貿易現狀..............16
我國人民幣跨境使用的投融資現狀..........16
第4章人民幣跨境使用對貿易和投融資的溢出效應...........23
4.1人民幣跨境使用對貿易的溢出效應分析..........23
4.1.1人民幣跨境使用對貿易影響的理論分析..........23
4.1.2基于交易成本下降的案例分析...........25
第5章人民幣跨境使用的風險分析.........34
5.1人民幣跨境使用過程中的匯率風險.........34
5.1.1匯率波動,人民幣升值預期.............34
5.1.2外匯儲備縮水,外資流失.........35
第5章人民幣跨境使用的風險分析
5.1人民幣跨境使用過程中的匯率風險
5.1.1匯率波動,人民幣升值預期
蒙代爾的"三元悖論",即在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匯率的穩定性及資本完全流動這三者中最多只能同時滿足兩個目標,而不能同時實現,在保證貨幣政策獨立性的前提下,人民幣跨境使用要實現資本的完全自由流動就必須放棄匯率的穩定。因此人民幣跨境業務的推出增大了匯率的不穩定性,從圖5.1中可以看出,人民幣對美元、港元、日元、歐元等外幣的匯率均呈現一定程度的不穩定性。貨幣反替代現象是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必然會結果,人民幣會替代其他貨幣,對人民幣的需求也會上升,但由于貨幣政策具有時滯性等特點,在短期內貨幣的供給量將不會改變。因此,根據蒙代爾-弗萊明模型可知,人民幣跨境將導致人民幣匯率以某種形式上升,或名義匯率升值,意味著人民幣升值預期。
范文四:
第 1 章 緒論
1.1 選題背景
長期以來,經濟學家們一直把經濟增長的源泉作為熱點問題進行討論。不同時期的經濟學家對這一問題持有不同觀點:20 世紀 50 年代,索羅等經濟學家提出經濟增長的動力在于勞動和資本要素的投入,而不是技術進步和人口增長等外生因素。這一理論被稱為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該理論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經濟均衡增長的原因,但卻未能揭示經濟長期增長的真正源泉。20 世紀80 年代以后,羅默(Romer. P)和盧卡斯(Lucas.R)等一批經濟學家提出的“新增長理論”將技術進步和人力資本等要素內生化,得出了人力資本才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的結論,并認為經濟長期增長的深層次動力是技術進步。這也將技術進步和知識積累引入到了公眾的視線之中,知識資本溢出的相關問題也越來越成為學界的研究熱點。
當前,世界已經進入了知識經濟的時代,知識作為一種獨立的生產要素逐漸從資本要素和勞動力要素中分離出來,并且其能創造出比傳統生產要素更高的價值。因此,無論是企業、產業還是國家,只要能擁有豐裕的知識資本,那么它將會把握競爭的制勝點。從微觀層面來看,很多大型的跨國公司在 R&D 部門投入巨大,擁有大量的專利和發明,在全球價值鏈中掌握著產品設計、研發和市場等含有高知識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環節,處于“微笑曲線”的上端。從中觀層面來看,高科技產業、航空航天工業、信息技術產業、精密儀器等知識密集型產業,具有高 R&D 投入、高比例科研人員、高勞動生產率、高產出價值的特點,其發展迅速且富有遠大前景。從宏觀層面來看,發達國家以及經濟發展較快的國家或地區的 R&D 投入及 R&D 從業人員比例都較高且不斷提高。根據世界銀行研究報告稱,對全球大多數國家經濟增長差異的解釋中,物質資本只能占 30%,而知識、技術等無形因素則占到 70%之高。由此可以看到,知識資本已經作為一種核心要素在推動經濟增長的過程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的經濟實現了高速增長,但這種高速發展并不是依靠知識積累,而主要是依靠勞動力優勢和資源投入的結果。隨著勞動力成本上漲,資源能源約束緊張,這種高速增長模式已經不可持續,“中國奇跡”一去不復返。這種粗放型經濟發展方式的后果之一就是中國全要素生產率的緩慢增長。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即中國要逐步轉變以勞動力和能源驅動為主導的發展模式,而要將科技創新作為經濟發展的驅動力。 同時,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雙創”戰略的指引和鼓舞下,全社會各方面的潛在創新創業活力都可以得到有效地迸發。中國正在加速知識資本的積累,大力發展知識經濟。
1.2 目的和意義
(1) 上個世紀末,我國對外開放步入新階段,“引進來”和“走出去”戰略使我國在國際直接投資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吸引外商投資方面,外商在華投資存量在 2003—2014 年間從 2283.71 億美元增加到 10852.93 億美元。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的《全球投資趨勢監測報告》顯示,在 2014 年全球經濟疲軟的大環境下,我國吸收外資額首次超過美國,逆勢而上成為了全球第一大引資國。在對外直接投資方面,我國的存量指標在 2003 年至 2014 年間增長了將近21倍,從332.22億美元迅速擴大到7295.85億美元。另外,我國在2012-2014年已經連續三年成為僅次于美國和日本的第三大對外直接投資國。而我國大力發展“引進來”和“走出去”戰略的目的之一就在于獲取外國先進的技術和管理并為我國企業所用。因此,研究我國國際直接投資渠道的知識資本溢出效應對于改善我國引進外資的質量,推動我國有效地參與對外直接投資,進而促進我國經濟發展是有重要意義的。
(2) 我國的區域發展極其不平衡,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最高,招商引資和對外投資的比例也是最大的,而中西部內陸地區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相對閉塞,經濟發展水平較低,進行國際直接投資的比例也較低,其中西部比中部更甚。基于以上事實,本文希望以中國 2003-2014 年的省際面板數據為樣本進行實證分析,論證 FDI 和 OFDI 兩種渠道的知識資本溢出的生產率效應是否存在區域差異,并根據實證結果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第 2 章 投資渠道的知識資本溢出效應的內在機理
2.1 投資渠道的知識資本溢出機制
2.1.1 模仿效應
一般來說,在華進行直接投資的外國企業,以及與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企業形成競爭的企業都是相對我國企業更先進的企業,為表述方便我們將這些企業統稱為先進企業。先進企業無論在技術、管理還是員工方面都比國內企業具有優勢。在技術方面,他們掌握著產品的核心技術,擁有關鍵性的專利和發明,在產品生產過程中擁有先進的生產工藝和專業化的生產流程,因此他們的產品通常具有較高的質量。在管理方面,他們擁有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豐富的管理經驗,因此具有更合理的組織結構和更高的組織效率。在員工方面,無論是掌握先進技術的研發人員還是有豐富經驗的管理人員,都是值得學習的。
先進企業在技術、管理和雇傭人員等各個方面會對中國企業形成示范作用,中國企業通過研究他們生產的同類產品,學習他們的組織管理經驗,與先進企業的員工進行接觸和交流等方式,不斷地模仿和學習先進企業的行為,從而獲得先進的技術,提高其管理水平和雇員素質,增加自身的知識資本。對于進行對外直接投資的中國企業來說,他們會將在東道國學習到的技術、管理等知識反饋給母國企業,從而促進母國企業的發展。
2.1.2 人力資本流動效應
對于進行國際直接投資的企業來說,雖然他們會從母國帶來一些有經驗、有能力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一般員工,但是為了節約成本以及融入東道國市場,他們必然需要從當地雇傭一些員工,這些員工包括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生產工人等。
在外商在華直接投資渠道下,外資企業為了保證產品質量、維護公司管理制度以及保持公司文化的統一,必然會建立培訓制度,對新雇傭的中國員工進行培訓教育。同時,他們為了更好地融入中國文化,使產品適合中國市場,必然會與當地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進行交流和溝通。在培訓和交流溝通的過程中,外資企業就將先進的技術、管理理念、生產工藝等傳遞給了中國員工,提高了中國的人力資本水平。除此之外,由于人力資本在一定地域范圍內具有流動性,因此如果這些吸收了外資公司知識資本的員工流向其他企業或者自己創業,那么他們將會進一步地促進知識資本溢出。同樣的,在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渠道下,中國企業既會帶去一部分中國
2.2 國際知識資本溢出的影響因素
大量的事實和研究表明,國際直接投資活動會產生知識資本溢出。那么,國際知識資本溢出是如何產生的,影響知識資本溢出的因素有哪些?本節將從知識資本勢差、本國的吸收能力、經濟開放度、市場環境等方面進行分析。
2.2.1 知識資本溢出的前提——知識資本勢差
知識資本溢出產生的前提之一是存在知識資本勢差。只有當知識資本溢出國和知識資本接收國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溢出效應才會產生;如果兩個經濟體擁有完全相同的知識資本,那么就不會產生溢出效應。
據相關研究表明,知識資本溢出與知識資本勢差呈倒 U 型關系:如果兩國的知識資本勢差較小,那么產生的溢出效應也較小;如果兩國的知識資本勢差較適宜,那么溢出效應也會較大;但是如果兩國的知識資本差距過大,那么溢出效應反而會變小甚至消失。很多學者的研究也證明了知識資本溢出具有“門檻效應”:兩國之間的知識資本勢差在客觀上存在一個門檻值,如果低于這個門檻值,則不存在知識溢出或知識溢出不顯著,只有超過這個門檻值,才能產生溢出效應,且逆差越大溢出效應越大。如圖 2.1 所示:
第 3 章 中國的國際直接投資現狀............................18
3.1 外商在華直接投資概況及特點.............................. 18
3.1.1 規模持續擴大,但增速放緩....................18
3.1.2 資金來源地有所擴大,但集中度較高..................19
第 4 章 投資渠道的知識資本溢出對區域生產率影響的實證檢驗.32
4.1 投資渠道的知識資本溢出模型的建立......................32
4.2 樣本選擇和數據處理.............................33
第 5 章 結論和政策建議................................39
5.1 結論.....................39
5.2 政策建議......................39
第 4 章 投資渠道的知識資本溢出對區域生產率影響的實證檢驗
4.1證檢驗與分析
(1)國內 R&D 資本存量對于全要素生產率具有顯著的正效應,且在東、中、西部也分別呈現出顯著的正效應,在絕對值上,東部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小。這也符合我國實際:東部地區經濟實力雄厚,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林立,科研人員和高素質人才集中,歷年的研發投入大,研發水平也最高,因此對于該區域的全要素生產率的促進作用也最大。而中部和西部地區由于經濟基礎薄弱,研發實力有限,故對于本地區的生產率的貢獻也比較有限。
(2)全國的 R&D 投入強度 I 的系數為-0.0213,對于生產率的增長具有負效應,但這一效應不顯著。這可能一方面是由于研發資本轉化為生產率需要較長的時間,滯后期的存在使得當期的研發投入并不能有效地促進生產率的發展。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我國的研發投入強度太低,尚未達到一定的門檻值,所以不能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分區域來看,東部地區系數為 0.0127,而中西部地區都為負,中部比西部負效應略小。這可能是因為東部地區集中了全國大部分的研發投入,且 R&D 投入強度明顯地高于中西部地區,從而跨過了對生產率有增長作用的門檻值而表現為正效應,但中西部正好相反而表現為負效應。
第 5 章 結論和政策建議
5.1 結論
本文基于我國近十幾年來吸收外商直接投資和進行對外直接投資的現實基礎和國際直接投資知識資本溢出機制的理論基礎,建立了投資渠道知識資本溢出對我國區域生產率的效應模型,通過對我國 29 個省市區的數據進行實證檢驗得出了以下結論:(1)國內 R&D 資本存量和人力資本對我國區域生產率的提高有促進作用。然而從流量角度衡量的 R&D 投入強度的生產率效應卻為負。這說明我國需要繼續加大對 R&D 的投入力度。(2)FDI 的知識資本溢出效應為負,意味著外資企業的進入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當地企業的發展和當地的產業升級。這說明我們以后要提高引入外資的質量,調整引入外資的結構。(3)OFDI 的逆向知識資本溢出效應為正,意味著“走出去”戰略不僅促進了我國一部分企業的發展壯大,而且對于我國生產率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4)人力資本與 FDI和 OFDI 知識資本溢出的交互項都顯示出了較好的結果,說明了人力資本在促進國際知識資本溢出的消化吸收轉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國要繼續加大對人力資本的投入和培養。(5)分區域來看,我國的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存在巨大的地區差異,三個區域在任何一個指標上都不同。總體來看,東部地區經濟實力強,科研實力雄厚,對國際知識資本獲取多且吸收效果好。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則由于經濟、科技、人才的制約,國際知識資本的溢出效應并不顯著,甚至產生了負效應。我國應該采取差異化的區域發展策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略)
范文五:
第1章導論
1.1選題背景與意義
1.1.1選題的背景
(1)現實背景
目前,我國轉變外貿方式時,要同時抓緊進口貿易的技術結構和數量,即同時關注進口貿易的質和量。長期以來,研究主要計算和分析了我國出口技術復雜度,較少涉及進口技術復雜度。十二五規劃提出,我國要不斷改造提升制造業,優化發展先進裝備制造的結構,尤其是為了優化我國的進口貿易技術結構,為了促進我國的制造業由大變強,我們就要不斷提高進口技術復雜度,提升我國的技術吸收和模仿能力。
國內外許多學者考察過貿易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研究發現一國經濟發展狀況好的時候正是該國對外貿易發展世大的形勢下,而進口貿易在其中的作用相比出口貿易更為突出。根據貿易與經濟增長理論,進口貿易不但能充分利用外國的豐裕資源以彌補本國資源不足造成的困難,而且還可促進技術內生進步,提升一國的競爭為,進而提高進口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我國應積極引進對于我國技術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具有關鍵作用并且可以縮短我國高技術產品的研發周期的中間產品,在提高我國的進口技術復雜度的基礎上來促進經濟增長。為此,我們需要更進一步討論進口技術復朵度的影響因素及影響方向。
(2)理論背景
關于進口技術復雜度影響因素可以從已有的一些理論研究中得出。比如要素稟賦理論,該理論強調一國出口具有優勢的產品,進口其相對稀缺且貴重的產品,此種貿易方式對一國的進出口貿易起到指導作用,進而影響到進曰貿易的技術結構,可知一國的進口技術復雜度的水平會受到約束。林德的需求相似理論說明收入水平和需求偏好決定了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還有技術差距理論,該理論認為正是因為兩個國家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技術差距才引起了雙方之間的貿易來往,解釋了國家間發生貿易的可能性。
1.2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創新之處
1.2.1研究思路
本文通過構建進曰技術復雜度指標,測算出我國進曰技術復雜度的變化趨勢及特點,并與三個發達國家、三個發展中國家進行了進口技術復雜度的比較分析。接著又對我國的進口技術復雜度的影響因素進行了研究分析。具體思路如下:
第一部分,主要對選題的背景和意義,以及相關的文獻、思路創新等做了說明。
第二部分,采用Hausmann提出的出口技術復雜度基礎上構建并計算出進口技術復雜度,并且對進口商品技術結構進行了比較分析,得出了我國的進口技術復雜度的變化趨勢及我國產品進口技術復雜度在世界上的相對水平。
第三部分,首先回顧了影響進口技術復雜度的相關理論基礎,并對影響進口技術復雜度的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進行了分析。
第四部分,利用1995-2014年的相關數據,通過灰色關聯分析和基于VECM模型的時間序列分析兩種方法進行實證分析,對我國進口技術復雜度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總結。
第五部分,針對第四部分的實證結果依次做出總結并對我國進口技術復雜度的提高及以后的貿易發展給出了相關政策建議。
第2章我國進口技術復雜度的測算與比較分析
2.1進口技術復雜度的測度
由一國生產的產品結構可知,資本和勞動一定時,可以通過提高技術構成來提升生產為水平,即可以通過提高技術水平來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量。一國進口的產品的技術含量相當于出口國的產品的技術含量。產品技術附加值形成于產品的生產過程中,如把技術作為一種生產要素,那么運種生產要素的勞動報酬就是產品技術附加值。
因此,通過定義一類產品或一國的進口技術復雜度可以反映出該類產品或該國的技術競爭力水平,同時可以反映出一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國際分工的地位及其貿易政策,可根據進口技術復雜度的變化趨勢做出相應的政策改變,改善國民生活水平,提過國際競爭力。
通過對上述文獻的分析整理,總結出了有關技術復雜度的計算方法,詳見表2.1。
2.2我國進口技術復雜度的變遷及特點
2.2.1我國進口商品技術結構的現狀分析
在分析一國的進口貿易的國際地位時,不僅要往重貿易規模的大小,還要關注其貿易技術結構。一般認為,進口商品技術含量越高或者技術結構越優化,就意味著該國的進口技術復雜度越高。我國應當通過進口高技術產品,充分發揮自身的長處,使本國的技術進步速度飛快增長,逐步縮小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近年來,我國特別重視進口商品技術機構的優化。
我國是進曰大國,不僅在進口規模上大幅增加,而且進口商品的技術結構也發生著變化。首先,對我國1995-2014年的進口貿易額進行分析,進口貿易在1995年到2002年間呈現出了平穩的增長態勢,除了2009年進口貿易額出現下降,從2003年開始迅猛增長,2014年達到了這十幾年來的最高值,較2003年提高了4.52倍。2001年我國加入WTO,經濟體系逐步開放,進口貿易也在不斷發展,在使我國國內的稀缺資源得到緩解的同時,也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需求,使我國出口產品技術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對經濟增長起到了推動作用。
第3章我國進口技術復雜度的影響因素分析...............21
3.1進口技術復雜度影響因素的相關理論基礎............21
3.1.1要素稟賦理論.............21
第4章我國進口技術復雜度影響因素的實證檢驗............28
4.1進口技術復雜度影響因素模型的選擇...........27
4.2進口技術復雜度影響因素指標的選取及數據說明..............28
第5章結論與政策建議.............40
5.1結論...............40
5.2政策建議...............41
第4章我國進口技術復雜度影響因素的實證檢驗
4.1進口技術復雜度影響因素模型的選擇
為了更精確、更全面、更穩定地分析進口技術復雜度的影響因素,本文選取了兩種方法;灰色關聯分析方法和基于VECM模型的時間序列分析方法。下面對灰色關聯分析進行了詳細地介紹。
為了更好地比較各指標對進口技術復雜度的影響程度的大小,首先建立灰色關聯模型進行分析,該模型計算簡單,可直接得出影響大小。灰色系統理論是由鄧聚龍教授在20世紀70年代末與80年代初提出。由于該模型對樣本無特殊性要求,而且還可克服其他模型的不足和缺陷,因此該理論己經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
實際國民收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消費需求傾向,根據需求相似理論,一國的消費需求偏好取決于該國的收入水平,高收入的國家對商品的質和量就會越贏其在與一國發生進口貿易時,進口商品的技術結構就會提升,進而使得該國的進口技術復雜度不斷提升。我們選擇實際國民收入作為我國進口技術復雜度的影響因素,進口技術復雜度越高表明我國實際國民收入水平越高,因此預期符號為正。
第5章結論與政策建議
5.1結論
著國際分工的深化和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以產品分工為主的貿易模式已經從進口貿易規模的研究視角演變到對進口產品技術含量的重點考察。
本文首先對進日技術復雜度的含義及指標構成進行綜述,并通過對產品分類測算了我國的進口技術復雜度。接著,重點分析了我國進口技術復雜度的變化趨勢,并且分別與具有代表性的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進行了比較分析。本文用37個國家的 HS六位碼的進出口貿易數據,測量了我國20年來進口技術復雜度的變化趨勢及特點,結果顯示,我國進口技術復雜度呈現出一個整體上升的趨勢。在樣本區間內,我國中高技術密集型產品的進口份額較高;我國是出口導向型國家,豐富的資源和廉價的勞動力,使得低技術密集型產品可國內自給自足,因此低技術密集型產品進口份額逐年下降;中技術密集型產品的進口份額一直保持在相對穩定的態勢;資源類初級產品的進口份額增長了近兩倍。然后,分別與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進行了進口商品技術結構的比較以及進口技術復雜度的變化庭勢分析,可知由于經濟發展及貿易方式不同,我國與發達國家進口商品技術結構不同,使得進口技術復雜度變化趨勢有所差距;與發展中國家相比,進口技術復雜度的變化趨勢是相類似的。
參考文獻(略)
第6章基于上海自貿區促進人民幣國際化的政策建議
6.1促進人民幣跨境使用的溢出效應最大化
建立和完善人民幣跨境使用在貿易和投融資方面的政策體系,發揮人民幣跨境使用在貿易和投融資方面的比較優勢。一方面,鼓勵出口企業實現轉型升級,提升議價資本,對服務貿易和經常轉移等經常項目下的跨境人民幣業務作出明確的規定,對與實際業務不相適應的條款規定進行修改,完善出口退稅政策和管理辦法,并不斷提升自由貿易賬戶分賬核算體制質量,促進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的橫向及縱向發展;另一方面,對尚無明確政策規定的部分可兌換的資本項目進行管理,有序、平穩的開放資本項目,從主要依靠"引進資本"向"輸出資本"轉變,促進境外投資、境外貸款及境外借款的發展,減少資金凈流入額的限制,同時降低人民幣境內、外雙向資金池業務的準入門檻,加快資本賬戶的開放步伐,實現資本項目的可自由兌換。發展境內外人民幣債券可發行的市場和境內的股票市場,不斷完善跨境融資體系建設,實現融資成本達到最低,促進境內外投融資的發展,也為促進"一帶一路"和"亞投行"的順利發展提供了動力基礎。
首次逐步建成并加快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通過基準利率合理調整來影響人民幣的匯率變動,增加匯率彈性,確保以人民幣計價的資產穩定,有效改變人民幣單邊升值預期,減少外匯資本流失;其次,企業成立匯率風險防范部門,設置相關的制度、流程,建立防范率風險的目標,從企業自身出發制定相關的防范風險戰略,將匯率波動風險降到最低;再次,建立一個高效率的金融監管機構和信息共享平臺,權衡"管"與"放"的尺度,同時不斷完善因自由貿易所建立的賬戶對人民幣匯兌的監控和測試機制,按照"流出大于流進"和"區內和境外運用"的原則對各類風險預警指標進行監測,加強自由貿易賬戶對匯率風險圍擋作用,控制人民幣匯率機制平穩運行。
參考文獻(略)
范文一:
第1章緒論
1.1研究背景與意義
1.1.1研究背景
裝備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得益于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我國裝備制造業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技術、資金優勢,產值規模、裝備制造水平均有大幅提升。2015年中國裝備制造業產值再創新高,海洋工程、智能制造、高速軌道交通等高端裝備制造業的產值規模占裝備制造業比重超過10%,裝備制造業増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31.8%,裝備制造業成為引領我國工業發展的核心力量。然而,從中間投入的間接損耗看,多數裝備制造企業仍處于全球價值鏈的中低端,產業發展面臨庫存高、有效需求不足、高端產品生產能力缺乏等問題。處于產業轉型關鍵期的裝備制造業亟需將目光轉向海外,借助國際要素和國際市場空間、實現產業競爭力的整體提升。
與綠地投資相比,海外并購可以幫助企業快速、有效地進入發達國家市場,獲得企業發展所需的關鍵資源。受發展水平和市場環境影響,中國裝備制造企業的海外并購起步較晚。早期裝備制造業海外并購的行業單一,并購標的集中在通用設備制造領域;進入2007年,隨著生產規模和技術保障能力的上升,裝備制造企業海外并購不再局限于制造業,越來越多的裝備制造企業將目光投向科學研究、金融、租賃、技術服務及商務服務領域,并購行業多元化、服務化成為21世紀裝備制造企業海外并購的主要特點。金融危機爆發后,歐美一些老牌裝備制造企業發展陷入困境,國內包括三一重工、徐工集團、山東重工、蘇州信能在內的裝備制造企業抓住歷史機遇,向德國、美國一些具備相當技術勢力和市場渠道的企業實施并購,掀起了裝備制造業并購的新高潮。截止到2014年底,中國裝備制造業企業累計完成跨國并購265起,披露的并購規模達186.2302億美元。海外并購成為裝備制造企業向海外市場拓展的主要方式。
1.2研究內容與方法
1.2.1研究內容
圍繞裝備制造業海外并購的驅動因素,本文的研究內容包括驅動因素的識別、驅動因素關聯機制的分析以及核心驅動因素演變的理論分析三個部分。驅動因素識別部分主要主要結合跨國并購理論的最新研究進展和中國裝備制造業企業的發展特點,考察了1996年至2014年間中國裝備制造企業海外并購的主要案例;驅動因素關聯機制分析的部分主要研究了各驅動因素間存在的關聯關系,提取出了裝備制造企業海外并購驅動因素中的核心因素,分析了不同驅動因素間的層級演化關系;對核心驅動因素演變的理論分析部分,主要考察了影響企業并購優質資產還是相對劣質資產的條件,是對前兩部分研究的升華,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貢獻。
論文的邏輯框架及結構體系。
第2章裝備制造業海外并購的事實描述
2.1裝備制造業海外并購的規模特征
裝備制造業是引領工業發展的核心力量,也是國家五年計劃關注的重點行業;將裝各制造業的海外并購放在國際國內背景中,了解裝備制造業海外并購的發展脈絡,能夠幫助我們從宏觀上把握裝備制造企業實施跨國并購的決策影響因素。鑒于并購規模能夠反映并購交易的風險等級、復雜程度和管理難度,本部分對總體趨勢的事實描述主要從并購總體規模、平均規模角度對裝備制造業的海外并購進行刻畫。
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裝備制造業海外并購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并購規模變化的階段性特征非常明顯。
2.2裝備制造業海外并購的行業特征
2.2.1行業門類分布
早期裝備制造業海外并購的行業單一,并購標的集中在通用設備制造領域;進入2006年,隨著產值規模和技術保障能力的上升,裝備制造企業海外并購不再局限于制造業,越來越多的裝備制造企業將目光投向科學研究、技術服務、金融服務、租賃及商務服務領域,并購行業多元化成為20世紀90年以來裝備制造企業海外并購的主要特點(表2.2)。
截止到2014年底,裝備制造業海外并購標的企業所在行業已經廣布國民經濟分類(GB/T4754-2011)十二大行業。
除了并購行業多元化的特點,中國裝備制造業的海外并購還呈現出服務化的特征。截止到2014年年底,裝備制造業在服務業領域的并購披露金額已經達13.9725億美元。批發零售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的并購規模占比也有上升趨勢。
第3章裝備制造業海外并購驅動因素的識別與關聯機制分析...........18
3.1裝備制造業海外并購驅動因素的識別..............18
3.1.1問題提出.................18
3.1.2研究設計................19
第4章裝備制造業海外并購核心驅動因素的理論分析..............30
4.1模型設定.............30
4.1.1并購資產質量系數的引入..............30
4.1.2生產函數設定...............31
第5章研究結論、政策建議與研究展望...............45
5.1研究結論...............45
5.2政策建議..............46
第4章裝備制造業海外并購核心驅動因素的理論分析
4.1模型設定
4.1.1生產函數設定
鑒于本部分主要考察企業在確定并購意向的條件下,如何在并購優質資產和相對劣質資產中做出選擇,對裝備制造企業的生產函數做出如下設定:(1)企業生產除了資本、勞動等必要投入,還需要海外并購要素投入;(2)由于叛及跨區、跨文化整合,海外并購要素投入短期內無法與企業自有資金、勞動等要素實現直接轉換,但其資產質量系數可以通過影響企業的全要素生產率對企業的產出發生影響;(3)并購資產的質量系數越高,并購資產給企業帶來的生產效率的促進作用越強。
第5章研究結論、政策建議與研究展望
5.1研究結論
為了深究這些變化的深層原因,本文綜合運用案例分析、指標分析、ISM方法、定性分析、回歸分析的方法,對中國裝備制造業的驅動因素做了多角度研究,得到如下研究結論:
第一,主流文獻梳理的五大驅動因素中,自然資源尋求、東道國制度驅動因素對我國裝備制造業海外并購的驅動作用不明顯;中國裝備制造業海外并購的驅動因素仍市場尋求、戰略資產尋求和效率尋求為主。
第二,利用投中集團CVSource數據庫披露的并購案例對裝備制造業的驅動因素進行多層次識別發現,驅動中國裝備制造企業實施海外并購的因素主要包括:尋求相對先進的技術資產、尋求絕對先進的技術資產、尋求基礎性市場資源、尋求戰略性市場資源、尋求生產經營效率的提升、尋求多元化經營、尋求GVC地位的攀升、輸出過剩產能等八大因素。
第H,中國裝備制造業海外并購的驅動因素可以劃分為三個層級,不同層級的驅動因素間存在內在演變規律。獲取對技術、市場要素的實際控制能力,是裝備制造企業發起并購的主要動機;提升企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多元化經營、輸出過剩產能是驅動裝備制造企業實施跨國并購的直接因素;尋求生產經營效率的提升是企業實施海外并購的中層間接因素。尋求技術資產和市場資源的并購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企業向效率尋求型并購的漸進轉變,而效率尋求型的并賄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企業進而向尋求GVC地位提升的驅動因素演變。
第四,盲目追求并購高質量資產并不一定能夠帶來企業市場勢力的增加。只有自有要素的產出彈性滿足一定條件時,并購優質資產才能給裝備制造企業帶來市場勢力的增加;而當該條件不滿足時,理性的企業決策者應盡可能地并購質量系數較低的資產,尋求相對先進的技術資產、或者基礎性市場資源。尋求優質資產動因和相對劣質資產動因之間存在內部演化條件。
參考文獻(略)
范文二:
第1章導論
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義
1.1.1研究背景
在全球價值鏈分工的現實背景下,中國制造業憑借廉價的勞動力和豐富的自然資源等要素密集優勢嵌入全球價值鏈的低端位置,主要集中于加工裝配環節,對上游研發設計和下游品牌銷售環節涉及較少,缺乏價值鏈治理地位和獲利能力。因此,中國制造業參與全球價值鏈分工面臨著發達國家從高端和更低成本的發展中國家從低端的雙重擠壓和比較優勢逐漸喪失的局面:
(1)中國制造業企業的低成本生產優勢消失和其他國家的競爭壓力。由于中國制造業王資水平的顯著上升和人口年齡結構的老齡化問題凸顯,勞動力等要素的價格不斷上漲,以"人口紅利"為支撐的傳統比較優勢逐漸消失,而越南、印度等更具勞動力成本優勢的新興經濟體,成為外商直接投資及國內代工裝配資本的轉移目標。"中國制造"的低成本優勢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出口產品價格的提升空間有限,貿易利潤面臨進一步被稀釋的威脅,并且已經出現逐漸被取代的趨勢,同時高強度消耗和高密集化使用的資源也給環境帶來了臣大的壓力。
(2)中國制造業受到發達國家技術領域的封鎖和限制,自主研發創新能力薄弱。發達國家持續不斷的技術創新和在此基礎上的技術壟斷,足其保持競爭優勢和核私競爭力的關鍵所在,因此會對核心技術和資源進行控制和壟斷。中國制造業主耍是依靠對中間投入品進行加工組裝后再出口到發達國家的方式參與國際分工,而加工組裝環節的技術含量和層次較低,導致中國本止企業缺乏自主創新的意識和動力。雖然通過直接引進國外的先進經驗和技術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本土企業的技術能力,但如果只是依靠發達國家技術轉讓、技術支持的途徑來獲得先進技術,則很難趕超國外的技術水平縮小技術差距。其根本途徑應該是在引進、模型的基礎上,加強本土企業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培養商素質的人才,通過提升產品質量和技術含量,逐步向技術復雜度高、附加值高的環節過渡。
1.2研究思路與主要內容
本文以全球價值鏈理論、增加值貿易理論、契約理論為基礎,借鑒和吸收已有相關研究成果,分析了中韓兩國在全球價值鏈分工中的地位和雙邊貿易關系,并以中韓FTA簽署后的貿易自由化帶來的契約環境改善為背景,分析中韓FTA的實施對中國制造業企業的生產效率和在全球價值鏈中地位的影響,并使用世界投入產出表數據進行計量檢驗。具體來看,本文首先對全球價值鏈理論、增加值貿易理論、契約理論的發展和演化進行了回顧和梳理,其次對中韓雙邊貿易關系和貿易自由化進程以及中韓兩國在全球價值鏈分工中地位的相關文獻進行了歸納與評述;然后從中韓FTA實施產生的契約環境優化進而促進高級要素流動的視角,對中國制造業價值鏈地位提升的影響和路徑機制進行了分析;并使用增加值貿易核算方法,以克服傳統總值貿易統計體系所計算的出數據難以對當今國際貿易現實進行準確衡量的不足,對中韓兩國的雙邊貿易額和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位置及參與程度進行了分解和分析,在此基礎上構建計量模型進行實證檢驗,從要素動態層面考察了中韓FTA實施后的關稅減讓對中國制造業價值鏈分工地位提升的影響效應;最后得到本文的研究結論、政策啟示及進一步研究的方向。根據以上研究思路,本文由七部分構成,框架圖如圖1-2所示,主要內容如下:
第2章理論回顧與文獻綜述
2.1全球價值鏈理論的相關研究
產業內分工由產業間分工演變而來,是指國際分工的形式由原來的部門間專業化轉變為部門內專業化。以空間技術、原子能技術和信息技術的應用為特征的第次科技革命促進了產業內分工理論的發展,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的進水加強了和擴大了不同部門之間的專業化水平和差異程度,部門內部的產品不華為種類多樣、功能齊全,生產的過程也更加復雜。產業內分工的基礎是不完全競爭和規模經濟,基本的分工形式是水平型產業內分工和垂直型產業內分工。水平型產業內分工的基礎是產品的質量水平相同,而產品的屬性或特征不同,因此產品的價格并無明顯的差異;垂直型產業內分王的基礎是產品的質量水平不同價格化不同,質量高的產品價格較高,質量低的產品價格較低。
國際分工形式從產業間分工、產業內分工到產品內分工的演變,不僅促進了國際貿易和世界經濟的大力發展,也推動了全球價值鏈理論的迅速發展,全球價值鏈分工成為國際分工的新形式。全球價值鏈分工以生產的全球性協作為基礎,產品的生產過程被分割為不同的生產環節和王序,各國根據自己的要素稟賦和工藝水平專業化生產本國具有比較優勢的工序環節。全球價值鏈分工雖然使發展中國家憑借低成本優勢融入全球生產網絡,獲得少量的貿易利益和分工利益,但同時被發達國家鎖定在低端處于被動地位。因此發展中國家應該明確自身在全球價值鏈中所處的位置和在貿易中所獲得的利益,借助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日益深化的機遇,實現分工地位的提升和貿易利益的增長。
2.2增加值貿易理論的相關研究
20世紀中葉以前,國際貿易的主要形式是最終產品的跨境流動,國際貿易的統計方法遵循《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的"物品跨境原則"和"在地原則(原產地原則)"。雖然傳統的總值口徑的貿易核算體系在獲得各國的貿易數據以及制定貿易政策和制度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在送種統計方式下,產品的價值僅由最終出口該產品的國家或地區所有,不能分離一國出口總值中本國真正增值部分和外國増值部分。而在全球價值鏈分工體系下,產品的生產過程不斷細化并被分割成不同的生產工序,各生產工序之間依據生產成本的不同分布在世界不同的國家和地區進行生產。生產的全球化導致中間產品貿易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迅速上升,并改變了世界貿易的格局和生產組織的模式。由于中間產品多次跨境流動,產品的價值含量來源于多個國家或地區,而傳統的總值口徑的貿易統計體系無法對中間產品的跨境往復進行準確衡量,這就導致了各國海關以傳統貿易統計方式所得的貿易數據,不能真實反映各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分工地位和貿易利得。傳統貿易統計體系的局限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總值中含有中間產品的重復統計。在全球價值鏈的分工背景下,中間產品的跨境往復不斷增加,以物品跨境和原產地原則為基礎的傳統貿易統計方式,對中間產品的每--次跨境流動都計入國際貿易收支賬戶中,會導致對多次跨境產品的重復統計。特別是處于價值鏈低端加工姐裝環節的發展中國家,需要進口大量的中間投入品進行再加工,雖然在傳統貿易統計中顯示出了較高的出口額,但創造的價值增值卻較少,使得貿易差額和貿易利得不相匹配。
(2)對貿易形勢的誤判和貿易政策的誤導。由于傳統貿易統計方式對發展中國家里復統計的貿易數據造成了發展中國家貿易額虛高,與其他國家的貿易順差和貿易火衡也被向估,進而會影響到一國相關貿易政策的制定。因此,現行的貿易統計方式會造成貿易利益和貿易差額之間的嚴重錯配,傳統的貿易統計體系應該向更加符合當今國際分工新形勢的新型貿易統計體系改進。
第3章中韓FTA促進中國制造業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的機制...........39
3.1中韓FTA實施對價值鏈地位影響的建模基礎............39
3.1.1契約環境與要素動態............40
第4章中韓制造業全球價值鏈分工位置和參與程度測度............62
4.1價值鏈分工位置和參與程度的測算方法和數據來源..........62
4.1.1指標的計算方法..............62
第5章中韓制造業全球價值鏈分工利得衡量...........82
5.1計算方法和數據來源.............82
5.1.1雙邊貿易的價值增值分解...............82
第6章中韓FTA促進中國制造業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的實證分析
6.1實證問題與主要假設
6.1.1主要實證問題
本章主要基于上述兩點結論及其內在機理,針對中韓FTA對中國制造業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的影響展開實證檢驗。本章分兩部分展開:第一部分直接檢驗中韓FTA實施對中菌制造業全球價值鏈地位的影響;第二部分則基于中介變量檢驗框架,對中韓FTA實施影響中圍制造業全球價值鏈地位的內在機理進行檢驗要對中韓FTA實施對中國制造業全球價值鏈地位的影響展開實證檢驗,就必須在全球價值鏈地位指標基礎之上,進一步確認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對應的檢驗指標。全球價值鏈地位是一個復合的概念,全球價值鏈地位涉及在全球價值鏈中所處的位置,即所負責的增值環節,也涉及在所嵌入位置上的獲利能力及全球價值鏈參與程度等。同樣的參與程度,處于價值鏈的不同位置會有不同的狀態。如果在全球價值鏈中缺乏主動地位,就難以避免全球價值鏈的主導型跨國公司對相應生產環節的尋租行為。上文中理論分析部分引入的序貫生產模型就反映了這一點,雖然南方發展中經濟體企業迎過外包參與了生產鏈條上的部分環節,嵌入全球價值鏈的發展中經濟體企業的經營自主性受到了明顯的限制。
第7章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7.1主要結論
由于中韓兩國在東亞地區的經濟和政治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中韓FTA的實施會對東亞地區的經濟貿易產生重要的影響,本文在分析了中韓兩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位置和參與程度及所獲得的分工利益的基礎上,進--步提出了中國制造業價值鏈地位提升的路徑機制,并得出了以下主要結論:
第一、關于中韓兩園全球價值鏈分工位置的衡量。中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位置呈U型發展趨勢,2005年降到最低后一直在緩慢回升;而韓國的價值鏈位置則出現不斷下降的趨勢。從制造業內部不同技術密集度的行業來看,中國低技術制造業的分工位置逐漸提高,不斷向上游位置靠近;中技術制造業的分工位置較為穩定且變動不大;高技術制造業的分工位置波動較為劇烈,呈現出與中國整體"GVC位置指數"值相同的U型變化趨勢。韓國中低技術制造業的分工位置較高,中高技術制造業在國際分工中的位置較低且下降幅度較大,特別在部分高技術制造業中,中國的分工位置不斷提高,韓國的分工位置逐漸下降。
第二、這三個變量與貿易自由化變量的交乘項都顯著為負,說明中韓FTA實施所形成的價值鏈地位提升作用對契約依賴程度越高的制造業行業的彰響越顯著;全球價值鏈參與程度和外商直接投資系數的影響大致不顯著,而對外直接投資和研發的影響均顯著為正:匯率的系數為負,對全球價值鏈增值能力的影響較為直接,而對價值鏈位置的影響則不顯著。兩國的政治關系具有盈著的正向影響,敏感的朝鮮半島局勢經常對周邊國家的經貿關系造成沖擊,穩定的政治關系才能促進兩國經濟貿易的長遠發展;對內在機理的中介效應檢驗結果說明,要素結構和契約制度質量是中韓FTA實施影響中國制造業全球價值鏈地位的部分中介,優化中國要素結構和改善契約制度環境是實施中韓FTA提高中國制造業全球價值鏈地位的兩個重要渠道。
參考文獻(略)
范文三:
第1章導論
1.1研究的背景與意義
1.1.1研究背景
美債危機的爆發給全球金融市場帶來沖擊,美國主權地位受到質疑,導致美元、歐元的匯率出現大幅波動。而我國受此次危機的影響較小,逐漸發展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與港澳地區及東盟國家之間的貿易投資日庭增多,人民幣逐漸走向國外市場,在世界貨幣體系中的地位越來越高。由于我國出口規模一直處于世界前列化及貨幣"可自由使用"程度不斷增增,2015年11月30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宣布2016年10月舊人民幣將加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人民幣在SDR貨幣籃子中的權重為10.92%。因此,人民幣國際化大勢所趨,人民幣跨境使用作為促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重要步驟而備受關注.2009年4月,國務院決定上海及廣東省內的4個城市將成為人民幣跨境試點,2011年境內企業和境外所有國家和地區的跨境貿易都可以采用人民幣計價結算,并且業務品種從貿易結算到直接投資、債券投資、境外貸款等,至此人民幣跨境使用的地域范圍擴展至全國,業務的品種和規模也在不斷擴大。
人民幣跨境使用的范圍和規模的不斷擴大,對規避匯率風險、減少匯兌成本、金融市場發展、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等方面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而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下,我國作為貿易和投融資大國,其對貿易和投融資的作用越來越明顯,然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并沒有很順利,存在諸多爭議和風險。在此背景下,研究人民幣跨境使用對貿易和投融資的效應,在實踐中存在哪些風險,不僅是企業的一個管理課題,也是我國經濟必然面對的問題。
1.2研究內容與方法
1.2.1研究內容
隨著"一帶一路"的提出和推進,人民幣跨境貿易和對外投融資進一步發展,人民幣國際化發展到新的階段。文章國內外學者的研究為依據,以上海自貿區為切入點,首先進行政策梳理,對我國及上海自貿區中關于人民幣跨境在在貿易和投融資方面的政策進行梳理,構建人民幣跨境使用政策框架,并對上海、天津、廣東、福建四個自貿區的人民幣跨境的著力點和政策進行對比分析;接下來對中國以及上海自貿區的人民幣跨境貿易現狀和跨境投融資的現狀進行分析,表明人民幣跨境使用確實能夠對貿易和投融資產生影響。并以此為基礎,分別從貿易和投融資兩個角度,采用理論分析與案例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分析人民幣跨境使用的溢出效應,主要從降低貿易投融資成本、促進貿易投誕資便利化等多個層面進行剖析。在產生溢出效應的同時,人民幣跨境使用也存在風險,繼而從匯率和套利兩個宏觀層面及企業和商業銀行這兩個微觀主體層面分析人民幣跨境使用帶來的風險。最后在總結人民幣跨境使用的現狀、效應和風險的基礎上,從如何擴大效應最大化和如何防范風險實現風險最小化兩個方面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議。
1.2.2研究方法
(1)通過采用對比分析方法,一方面進行橫向比較分析,例如對上海、廣東等四個自貿區的人民幣跨境的政策、規模及范困進行區域對比;另一方面展開了縱向對比分析,例如對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自2009年開展以來至2015年的增長趨勢展開分析,以及對人民幣跨境的資本流動量、跨境直接投資額、境外融資發生額的現狀進行對比分析。
(2)通過采用境內企業與境外企業之間的進出口貿易在人民幣跨境業務開展前后的案例,來分析人民幣跨境在降低交易成本、簡化貿易流程等方面的效應;通過采用上海自貿區金融創新中企業直接投資、境外借款、境外融資的案例,分析人民幣跨境使用對于降低投融資成本、促進投融資便利化的效應,案例分析的方法比實證模型更加具體并具有說服力。
第2章人民幣跨境使用的政策分析
2.1人民幣跨境使用的政策總框架
2009年7月央行宣布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試點正式啟動,并一直致力于推進人民幣跨境業務的適用范圍,境內試點由最初的上海、廣州等5所城市擴大到境內各個省市,其境外開展人民幣跨境的范圍也從港澳地區及東盟拓展到到全國。隨著一系列人民幣跨境使用政策的推出,跨境業務品種從最初的跨境貨物貿易發展到服務貿易等經常項目下的所有項目以及直接投資、境外融資等資本項目,試點企業一開始是只指定365家企業可以開展參與人民幣跨境,到后來擴大到所有具備進出口資格的企業。截止到2015年,人民幣已成為全球第四大支付貨幣和第二大貿易和投融資貨幣,和我國開展人民幣跨境業務的國家和化區超過170個,其中三分之一集中在香港地區,其次是和我國簽訂貨幣互換的國家和周邊的國家,另外使用人民幣進行計價結算的企業已達17萬家。由此可見,人民幣跨境使用的自主性和靈活性逐漸擴大(見表2.1),人民幣跨境使用的政策總框架基本建立。
2.2上海自貿區人民幣跨境使用的政策框架
2.2.1上海自貿區促進人民幣跨境使用的政策
2013年9月上海自貿區掛牌成立以來,央行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的政策密集出臺,陸續發布了"金改1.0"、"金改2.0","金改3.0"以及最新推出的"金改40條"(見表2.5)。人民幣跨境使用的政策從一開始的簡化跨境使用流程,擴大使用范圍等寬泛的層面逐漸轉向深化自由貿易賬戶功能、加強分賬核算風險防范、促進投融資便利、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等層面。其中上海自貿區金融改革的核也就是建立了自由貿易賬戶分賬核算體系,從結構上來看,體現了離岸自由、雙向互通、分賬管理、有限滲透的核也;從功能上講,可以通過開立自由貿易和投誠資賬戶辦理跨境貿易和跨境投融資業務,有效推進貿易和投飄資的便利。這實質上形成了一個對外連接的國際金誕市場、對內與境內各個市場有限滲透的金融市場體系,從而為上海自貿區提供了有效防范風險的金融環境。
第3章人民幣跨境使用的現狀分析................16
6.1我國人民幣跨境使用現狀分析.............16
3.1.1我國人民幣跨境使用的貿易現狀..............16
我國人民幣跨境使用的投融資現狀..........16
第4章人民幣跨境使用對貿易和投融資的溢出效應...........23
4.1人民幣跨境使用對貿易的溢出效應分析..........23
4.1.1人民幣跨境使用對貿易影響的理論分析..........23
4.1.2基于交易成本下降的案例分析...........25
第5章人民幣跨境使用的風險分析.........34
5.1人民幣跨境使用過程中的匯率風險.........34
5.1.1匯率波動,人民幣升值預期.............34
5.1.2外匯儲備縮水,外資流失.........35
第5章人民幣跨境使用的風險分析
5.1人民幣跨境使用過程中的匯率風險
5.1.1匯率波動,人民幣升值預期
蒙代爾的"三元悖論",即在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匯率的穩定性及資本完全流動這三者中最多只能同時滿足兩個目標,而不能同時實現,在保證貨幣政策獨立性的前提下,人民幣跨境使用要實現資本的完全自由流動就必須放棄匯率的穩定。因此人民幣跨境業務的推出增大了匯率的不穩定性,從圖5.1中可以看出,人民幣對美元、港元、日元、歐元等外幣的匯率均呈現一定程度的不穩定性。貨幣反替代現象是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必然會結果,人民幣會替代其他貨幣,對人民幣的需求也會上升,但由于貨幣政策具有時滯性等特點,在短期內貨幣的供給量將不會改變。因此,根據蒙代爾-弗萊明模型可知,人民幣跨境將導致人民幣匯率以某種形式上升,或名義匯率升值,意味著人民幣升值預期。
范文四:
第 1 章 緒論
1.1 選題背景
長期以來,經濟學家們一直把經濟增長的源泉作為熱點問題進行討論。不同時期的經濟學家對這一問題持有不同觀點:20 世紀 50 年代,索羅等經濟學家提出經濟增長的動力在于勞動和資本要素的投入,而不是技術進步和人口增長等外生因素。這一理論被稱為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該理論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經濟均衡增長的原因,但卻未能揭示經濟長期增長的真正源泉。20 世紀80 年代以后,羅默(Romer. P)和盧卡斯(Lucas.R)等一批經濟學家提出的“新增長理論”將技術進步和人力資本等要素內生化,得出了人力資本才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的結論,并認為經濟長期增長的深層次動力是技術進步。這也將技術進步和知識積累引入到了公眾的視線之中,知識資本溢出的相關問題也越來越成為學界的研究熱點。
當前,世界已經進入了知識經濟的時代,知識作為一種獨立的生產要素逐漸從資本要素和勞動力要素中分離出來,并且其能創造出比傳統生產要素更高的價值。因此,無論是企業、產業還是國家,只要能擁有豐裕的知識資本,那么它將會把握競爭的制勝點。從微觀層面來看,很多大型的跨國公司在 R&D 部門投入巨大,擁有大量的專利和發明,在全球價值鏈中掌握著產品設計、研發和市場等含有高知識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環節,處于“微笑曲線”的上端。從中觀層面來看,高科技產業、航空航天工業、信息技術產業、精密儀器等知識密集型產業,具有高 R&D 投入、高比例科研人員、高勞動生產率、高產出價值的特點,其發展迅速且富有遠大前景。從宏觀層面來看,發達國家以及經濟發展較快的國家或地區的 R&D 投入及 R&D 從業人員比例都較高且不斷提高。根據世界銀行研究報告稱,對全球大多數國家經濟增長差異的解釋中,物質資本只能占 30%,而知識、技術等無形因素則占到 70%之高。由此可以看到,知識資本已經作為一種核心要素在推動經濟增長的過程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的經濟實現了高速增長,但這種高速發展并不是依靠知識積累,而主要是依靠勞動力優勢和資源投入的結果。隨著勞動力成本上漲,資源能源約束緊張,這種高速增長模式已經不可持續,“中國奇跡”一去不復返。這種粗放型經濟發展方式的后果之一就是中國全要素生產率的緩慢增長。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即中國要逐步轉變以勞動力和能源驅動為主導的發展模式,而要將科技創新作為經濟發展的驅動力。 同時,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雙創”戰略的指引和鼓舞下,全社會各方面的潛在創新創業活力都可以得到有效地迸發。中國正在加速知識資本的積累,大力發展知識經濟。
1.2 目的和意義
(1) 上個世紀末,我國對外開放步入新階段,“引進來”和“走出去”戰略使我國在國際直接投資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吸引外商投資方面,外商在華投資存量在 2003—2014 年間從 2283.71 億美元增加到 10852.93 億美元。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的《全球投資趨勢監測報告》顯示,在 2014 年全球經濟疲軟的大環境下,我國吸收外資額首次超過美國,逆勢而上成為了全球第一大引資國。在對外直接投資方面,我國的存量指標在 2003 年至 2014 年間增長了將近21倍,從332.22億美元迅速擴大到7295.85億美元。另外,我國在2012-2014年已經連續三年成為僅次于美國和日本的第三大對外直接投資國。而我國大力發展“引進來”和“走出去”戰略的目的之一就在于獲取外國先進的技術和管理并為我國企業所用。因此,研究我國國際直接投資渠道的知識資本溢出效應對于改善我國引進外資的質量,推動我國有效地參與對外直接投資,進而促進我國經濟發展是有重要意義的。
(2) 我國的區域發展極其不平衡,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最高,招商引資和對外投資的比例也是最大的,而中西部內陸地區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相對閉塞,經濟發展水平較低,進行國際直接投資的比例也較低,其中西部比中部更甚。基于以上事實,本文希望以中國 2003-2014 年的省際面板數據為樣本進行實證分析,論證 FDI 和 OFDI 兩種渠道的知識資本溢出的生產率效應是否存在區域差異,并根據實證結果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第 2 章 投資渠道的知識資本溢出效應的內在機理
2.1 投資渠道的知識資本溢出機制
2.1.1 模仿效應
一般來說,在華進行直接投資的外國企業,以及與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企業形成競爭的企業都是相對我國企業更先進的企業,為表述方便我們將這些企業統稱為先進企業。先進企業無論在技術、管理還是員工方面都比國內企業具有優勢。在技術方面,他們掌握著產品的核心技術,擁有關鍵性的專利和發明,在產品生產過程中擁有先進的生產工藝和專業化的生產流程,因此他們的產品通常具有較高的質量。在管理方面,他們擁有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豐富的管理經驗,因此具有更合理的組織結構和更高的組織效率。在員工方面,無論是掌握先進技術的研發人員還是有豐富經驗的管理人員,都是值得學習的。
先進企業在技術、管理和雇傭人員等各個方面會對中國企業形成示范作用,中國企業通過研究他們生產的同類產品,學習他們的組織管理經驗,與先進企業的員工進行接觸和交流等方式,不斷地模仿和學習先進企業的行為,從而獲得先進的技術,提高其管理水平和雇員素質,增加自身的知識資本。對于進行對外直接投資的中國企業來說,他們會將在東道國學習到的技術、管理等知識反饋給母國企業,從而促進母國企業的發展。
2.1.2 人力資本流動效應
對于進行國際直接投資的企業來說,雖然他們會從母國帶來一些有經驗、有能力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一般員工,但是為了節約成本以及融入東道國市場,他們必然需要從當地雇傭一些員工,這些員工包括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生產工人等。
在外商在華直接投資渠道下,外資企業為了保證產品質量、維護公司管理制度以及保持公司文化的統一,必然會建立培訓制度,對新雇傭的中國員工進行培訓教育。同時,他們為了更好地融入中國文化,使產品適合中國市場,必然會與當地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進行交流和溝通。在培訓和交流溝通的過程中,外資企業就將先進的技術、管理理念、生產工藝等傳遞給了中國員工,提高了中國的人力資本水平。除此之外,由于人力資本在一定地域范圍內具有流動性,因此如果這些吸收了外資公司知識資本的員工流向其他企業或者自己創業,那么他們將會進一步地促進知識資本溢出。同樣的,在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渠道下,中國企業既會帶去一部分中國
2.2 國際知識資本溢出的影響因素
大量的事實和研究表明,國際直接投資活動會產生知識資本溢出。那么,國際知識資本溢出是如何產生的,影響知識資本溢出的因素有哪些?本節將從知識資本勢差、本國的吸收能力、經濟開放度、市場環境等方面進行分析。
2.2.1 知識資本溢出的前提——知識資本勢差
知識資本溢出產生的前提之一是存在知識資本勢差。只有當知識資本溢出國和知識資本接收國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溢出效應才會產生;如果兩個經濟體擁有完全相同的知識資本,那么就不會產生溢出效應。
據相關研究表明,知識資本溢出與知識資本勢差呈倒 U 型關系:如果兩國的知識資本勢差較小,那么產生的溢出效應也較小;如果兩國的知識資本勢差較適宜,那么溢出效應也會較大;但是如果兩國的知識資本差距過大,那么溢出效應反而會變小甚至消失。很多學者的研究也證明了知識資本溢出具有“門檻效應”:兩國之間的知識資本勢差在客觀上存在一個門檻值,如果低于這個門檻值,則不存在知識溢出或知識溢出不顯著,只有超過這個門檻值,才能產生溢出效應,且逆差越大溢出效應越大。如圖 2.1 所示:
第 3 章 中國的國際直接投資現狀............................18
3.1 外商在華直接投資概況及特點.............................. 18
3.1.1 規模持續擴大,但增速放緩....................18
3.1.2 資金來源地有所擴大,但集中度較高..................19
第 4 章 投資渠道的知識資本溢出對區域生產率影響的實證檢驗.32
4.1 投資渠道的知識資本溢出模型的建立......................32
4.2 樣本選擇和數據處理.............................33
第 5 章 結論和政策建議................................39
5.1 結論.....................39
5.2 政策建議......................39
第 4 章 投資渠道的知識資本溢出對區域生產率影響的實證檢驗
4.1證檢驗與分析
(1)國內 R&D 資本存量對于全要素生產率具有顯著的正效應,且在東、中、西部也分別呈現出顯著的正效應,在絕對值上,東部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小。這也符合我國實際:東部地區經濟實力雄厚,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林立,科研人員和高素質人才集中,歷年的研發投入大,研發水平也最高,因此對于該區域的全要素生產率的促進作用也最大。而中部和西部地區由于經濟基礎薄弱,研發實力有限,故對于本地區的生產率的貢獻也比較有限。
(2)全國的 R&D 投入強度 I 的系數為-0.0213,對于生產率的增長具有負效應,但這一效應不顯著。這可能一方面是由于研發資本轉化為生產率需要較長的時間,滯后期的存在使得當期的研發投入并不能有效地促進生產率的發展。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我國的研發投入強度太低,尚未達到一定的門檻值,所以不能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分區域來看,東部地區系數為 0.0127,而中西部地區都為負,中部比西部負效應略小。這可能是因為東部地區集中了全國大部分的研發投入,且 R&D 投入強度明顯地高于中西部地區,從而跨過了對生產率有增長作用的門檻值而表現為正效應,但中西部正好相反而表現為負效應。
第 5 章 結論和政策建議
5.1 結論
本文基于我國近十幾年來吸收外商直接投資和進行對外直接投資的現實基礎和國際直接投資知識資本溢出機制的理論基礎,建立了投資渠道知識資本溢出對我國區域生產率的效應模型,通過對我國 29 個省市區的數據進行實證檢驗得出了以下結論:(1)國內 R&D 資本存量和人力資本對我國區域生產率的提高有促進作用。然而從流量角度衡量的 R&D 投入強度的生產率效應卻為負。這說明我國需要繼續加大對 R&D 的投入力度。(2)FDI 的知識資本溢出效應為負,意味著外資企業的進入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當地企業的發展和當地的產業升級。這說明我們以后要提高引入外資的質量,調整引入外資的結構。(3)OFDI 的逆向知識資本溢出效應為正,意味著“走出去”戰略不僅促進了我國一部分企業的發展壯大,而且對于我國生產率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4)人力資本與 FDI和 OFDI 知識資本溢出的交互項都顯示出了較好的結果,說明了人力資本在促進國際知識資本溢出的消化吸收轉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國要繼續加大對人力資本的投入和培養。(5)分區域來看,我國的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存在巨大的地區差異,三個區域在任何一個指標上都不同。總體來看,東部地區經濟實力強,科研實力雄厚,對國際知識資本獲取多且吸收效果好。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則由于經濟、科技、人才的制約,國際知識資本的溢出效應并不顯著,甚至產生了負效應。我國應該采取差異化的區域發展策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略)
范文五:
第1章導論
1.1選題背景與意義
1.1.1選題的背景
(1)現實背景
目前,我國轉變外貿方式時,要同時抓緊進口貿易的技術結構和數量,即同時關注進口貿易的質和量。長期以來,研究主要計算和分析了我國出口技術復雜度,較少涉及進口技術復雜度。十二五規劃提出,我國要不斷改造提升制造業,優化發展先進裝備制造的結構,尤其是為了優化我國的進口貿易技術結構,為了促進我國的制造業由大變強,我們就要不斷提高進口技術復雜度,提升我國的技術吸收和模仿能力。
國內外許多學者考察過貿易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研究發現一國經濟發展狀況好的時候正是該國對外貿易發展世大的形勢下,而進口貿易在其中的作用相比出口貿易更為突出。根據貿易與經濟增長理論,進口貿易不但能充分利用外國的豐裕資源以彌補本國資源不足造成的困難,而且還可促進技術內生進步,提升一國的競爭為,進而提高進口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我國應積極引進對于我國技術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具有關鍵作用并且可以縮短我國高技術產品的研發周期的中間產品,在提高我國的進口技術復雜度的基礎上來促進經濟增長。為此,我們需要更進一步討論進口技術復朵度的影響因素及影響方向。
(2)理論背景
關于進口技術復雜度影響因素可以從已有的一些理論研究中得出。比如要素稟賦理論,該理論強調一國出口具有優勢的產品,進口其相對稀缺且貴重的產品,此種貿易方式對一國的進出口貿易起到指導作用,進而影響到進曰貿易的技術結構,可知一國的進口技術復雜度的水平會受到約束。林德的需求相似理論說明收入水平和需求偏好決定了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還有技術差距理論,該理論認為正是因為兩個國家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技術差距才引起了雙方之間的貿易來往,解釋了國家間發生貿易的可能性。
1.2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創新之處
1.2.1研究思路
本文通過構建進曰技術復雜度指標,測算出我國進曰技術復雜度的變化趨勢及特點,并與三個發達國家、三個發展中國家進行了進口技術復雜度的比較分析。接著又對我國的進口技術復雜度的影響因素進行了研究分析。具體思路如下:
第一部分,主要對選題的背景和意義,以及相關的文獻、思路創新等做了說明。
第二部分,采用Hausmann提出的出口技術復雜度基礎上構建并計算出進口技術復雜度,并且對進口商品技術結構進行了比較分析,得出了我國的進口技術復雜度的變化趨勢及我國產品進口技術復雜度在世界上的相對水平。
第三部分,首先回顧了影響進口技術復雜度的相關理論基礎,并對影響進口技術復雜度的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進行了分析。
第四部分,利用1995-2014年的相關數據,通過灰色關聯分析和基于VECM模型的時間序列分析兩種方法進行實證分析,對我國進口技術復雜度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總結。
第五部分,針對第四部分的實證結果依次做出總結并對我國進口技術復雜度的提高及以后的貿易發展給出了相關政策建議。
第2章我國進口技術復雜度的測算與比較分析
2.1進口技術復雜度的測度
由一國生產的產品結構可知,資本和勞動一定時,可以通過提高技術構成來提升生產為水平,即可以通過提高技術水平來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量。一國進口的產品的技術含量相當于出口國的產品的技術含量。產品技術附加值形成于產品的生產過程中,如把技術作為一種生產要素,那么運種生產要素的勞動報酬就是產品技術附加值。
因此,通過定義一類產品或一國的進口技術復雜度可以反映出該類產品或該國的技術競爭力水平,同時可以反映出一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國際分工的地位及其貿易政策,可根據進口技術復雜度的變化趨勢做出相應的政策改變,改善國民生活水平,提過國際競爭力。
通過對上述文獻的分析整理,總結出了有關技術復雜度的計算方法,詳見表2.1。
2.2我國進口技術復雜度的變遷及特點
2.2.1我國進口商品技術結構的現狀分析
在分析一國的進口貿易的國際地位時,不僅要往重貿易規模的大小,還要關注其貿易技術結構。一般認為,進口商品技術含量越高或者技術結構越優化,就意味著該國的進口技術復雜度越高。我國應當通過進口高技術產品,充分發揮自身的長處,使本國的技術進步速度飛快增長,逐步縮小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近年來,我國特別重視進口商品技術機構的優化。
我國是進曰大國,不僅在進口規模上大幅增加,而且進口商品的技術結構也發生著變化。首先,對我國1995-2014年的進口貿易額進行分析,進口貿易在1995年到2002年間呈現出了平穩的增長態勢,除了2009年進口貿易額出現下降,從2003年開始迅猛增長,2014年達到了這十幾年來的最高值,較2003年提高了4.52倍。2001年我國加入WTO,經濟體系逐步開放,進口貿易也在不斷發展,在使我國國內的稀缺資源得到緩解的同時,也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需求,使我國出口產品技術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對經濟增長起到了推動作用。
第3章我國進口技術復雜度的影響因素分析...............21
3.1進口技術復雜度影響因素的相關理論基礎............21
3.1.1要素稟賦理論.............21
第4章我國進口技術復雜度影響因素的實證檢驗............28
4.1進口技術復雜度影響因素模型的選擇...........27
4.2進口技術復雜度影響因素指標的選取及數據說明..............28
第5章結論與政策建議.............40
5.1結論...............40
5.2政策建議...............41
第4章我國進口技術復雜度影響因素的實證檢驗
4.1進口技術復雜度影響因素模型的選擇
為了更精確、更全面、更穩定地分析進口技術復雜度的影響因素,本文選取了兩種方法;灰色關聯分析方法和基于VECM模型的時間序列分析方法。下面對灰色關聯分析進行了詳細地介紹。
為了更好地比較各指標對進口技術復雜度的影響程度的大小,首先建立灰色關聯模型進行分析,該模型計算簡單,可直接得出影響大小。灰色系統理論是由鄧聚龍教授在20世紀70年代末與80年代初提出。由于該模型對樣本無特殊性要求,而且還可克服其他模型的不足和缺陷,因此該理論己經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
實際國民收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消費需求傾向,根據需求相似理論,一國的消費需求偏好取決于該國的收入水平,高收入的國家對商品的質和量就會越贏其在與一國發生進口貿易時,進口商品的技術結構就會提升,進而使得該國的進口技術復雜度不斷提升。我們選擇實際國民收入作為我國進口技術復雜度的影響因素,進口技術復雜度越高表明我國實際國民收入水平越高,因此預期符號為正。
第5章結論與政策建議
5.1結論
著國際分工的深化和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以產品分工為主的貿易模式已經從進口貿易規模的研究視角演變到對進口產品技術含量的重點考察。
本文首先對進日技術復雜度的含義及指標構成進行綜述,并通過對產品分類測算了我國的進口技術復雜度。接著,重點分析了我國進口技術復雜度的變化趨勢,并且分別與具有代表性的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進行了比較分析。本文用37個國家的 HS六位碼的進出口貿易數據,測量了我國20年來進口技術復雜度的變化趨勢及特點,結果顯示,我國進口技術復雜度呈現出一個整體上升的趨勢。在樣本區間內,我國中高技術密集型產品的進口份額較高;我國是出口導向型國家,豐富的資源和廉價的勞動力,使得低技術密集型產品可國內自給自足,因此低技術密集型產品進口份額逐年下降;中技術密集型產品的進口份額一直保持在相對穩定的態勢;資源類初級產品的進口份額增長了近兩倍。然后,分別與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進行了進口商品技術結構的比較以及進口技術復雜度的變化庭勢分析,可知由于經濟發展及貿易方式不同,我國與發達國家進口商品技術結構不同,使得進口技術復雜度變化趨勢有所差距;與發展中國家相比,進口技術復雜度的變化趨勢是相類似的。
參考文獻(略)
第6章基于上海自貿區促進人民幣國際化的政策建議
6.1促進人民幣跨境使用的溢出效應最大化
建立和完善人民幣跨境使用在貿易和投融資方面的政策體系,發揮人民幣跨境使用在貿易和投融資方面的比較優勢。一方面,鼓勵出口企業實現轉型升級,提升議價資本,對服務貿易和經常轉移等經常項目下的跨境人民幣業務作出明確的規定,對與實際業務不相適應的條款規定進行修改,完善出口退稅政策和管理辦法,并不斷提升自由貿易賬戶分賬核算體制質量,促進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的橫向及縱向發展;另一方面,對尚無明確政策規定的部分可兌換的資本項目進行管理,有序、平穩的開放資本項目,從主要依靠"引進資本"向"輸出資本"轉變,促進境外投資、境外貸款及境外借款的發展,減少資金凈流入額的限制,同時降低人民幣境內、外雙向資金池業務的準入門檻,加快資本賬戶的開放步伐,實現資本項目的可自由兌換。發展境內外人民幣債券可發行的市場和境內的股票市場,不斷完善跨境融資體系建設,實現融資成本達到最低,促進境內外投融資的發展,也為促進"一帶一路"和"亞投行"的順利發展提供了動力基礎。
首次逐步建成并加快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通過基準利率合理調整來影響人民幣的匯率變動,增加匯率彈性,確保以人民幣計價的資產穩定,有效改變人民幣單邊升值預期,減少外匯資本流失;其次,企業成立匯率風險防范部門,設置相關的制度、流程,建立防范率風險的目標,從企業自身出發制定相關的防范風險戰略,將匯率波動風險降到最低;再次,建立一個高效率的金融監管機構和信息共享平臺,權衡"管"與"放"的尺度,同時不斷完善因自由貿易所建立的賬戶對人民幣匯兌的監控和測試機制,按照"流出大于流進"和"區內和境外運用"的原則對各類風險預警指標進行監測,加強自由貿易賬戶對匯率風險圍擋作用,控制人民幣匯率機制平穩運行。
參考文獻(略)
相關閱讀
暫無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