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保險平臺壽險產品比較評價指標國際金融研究
時間:2018-09-21 來源:51mbalunwen.com作者:lgg
本文是一篇國際金融論文,國際金融市場按資金借貸時間長短可分為兩個市場,一是貨幣市場,即國際短期資金借貸市場;二是資本市場,即國際中長期資金借貸市場國際金融市場中規模最大的是歐洲貨幣市場,這個市場上的借貸資本是不受各國法令條例管理的歐洲貨幣。(以上內容來自百度百科)今天為大家推薦一篇國際金融論文,供大家參考。
第一章 緒論
1.1 論文的研究背景
近年來,伴隨著全球經濟復蘇,以及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的形式為中國保險行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同時保險監管部門逐漸糾偏厘清了行業定位以及發展方向,保險業發展面臨著良好的形勢[1]。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激發了保險需求進一步釋放。隨著中國城鎮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保險消費逐漸成為現代消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2]。根據 2018 年 1 月 22 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保險業監管工作會議統計,2017 年全國保費總收入 3.66 萬億,較 2016 年增長了將近 18%。這其中壽險保費收入共計 21456 億元,同比增長 23%。2017 年壽險新增保單 1.11億件,較 2016 年凈增加 0.73 億件,增長高達 192%。居民風險保障水平提高 75%。人身保險的保費收入在保險業占有決定性地位,并且是與社會大眾連續最緊密。保險服務是大多數的金融服務中技術含量最高的。保險滲透了社會各個層次的消費人群。由于保險產品的特殊性以及復雜性,往往很多普通消費者不知道如何去比較評價自己所要購買的保險產品,并且在購買保險產品時不能完全理解所有條款,也不能掌握所有跟產品相關的信息。同時雖然中國保險業的規模穩步增長,中國保險市場被普遍長期看好。但是保險這個行業卻存在許多隱患。隨著國內保險業的發展,保險逐漸被人們所熟悉并且接受,保險公司越來越多,保險產品也自然豐富不少[3]。在市場上,針對同一險種,不同保險公司有不盡相同的產品。產品多了對消費者是好事,這樣在選購保險產品時就可以貨比三家。但隨之帶來的問題就是,如在保險市場上眾多的產品中挑選到滿意的保險產品[4,5,6]。
.........
1.2 研究意義
目前,國內對壽險產品進行比較評價研究,為消費者挑選保險產品提供參考的相關研究和應用還很少。對于消費者獲取信息處于劣勢,保險公司的很多重要的信息都無法獲知或者知道后也并不理解。例如,保險公司的經營成本、投資收益能力、產品定價信息等。在實務銷售中保險公司人員往往向消費者推薦的保險產品一般是公司主打的、熱推的產品,可能并不是適合消費者的性價比高的產品。并且在保險行業中,核心條款各保險公司都不同。部分代理人可能對保險條款理解不深。KPI 驅動下有的銷售人員為了為了完成任務甚至會出現誤導推銷的現象,這就導致了,在過去的理賠糾紛的案例里 80%來自于信息不對稱。保險銷售人員可能限于其專業知識和能力的不足,不能通過一套比較評價指標向消費者解釋清楚不同的壽險產品的成本以及收益差異。或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不想去開發一套比較評價指標。本文基于 BB 保險平臺壽險產品的分析,主要從壽險保障功能以及儲蓄功能兩個方面分析了不同功能下壽險產品的比較評價指標,為消費者在挑選保險產品時提供參考。因此,本文具有以下三方面意義:對于消費者,復雜的保險條款以及市場上眾多的同質化的保險產品,普通的消費者很難甄選和辨別各種產品的特征。導致了不懂保險知識的消費者不知道怎么去挑選到令自己滿意的壽險產品。因此需要站在消費者利益角度,去建立一套壽險產品的比較評價指標體系。為消費者提供一個簡單快速的比較市場上各種復雜的保險產品的方法,幫助消費者理性購買壽險產品。讓消費者在多而復雜的保險產品中撥云見日,讓保險知識欠缺的大眾能夠比較直觀的去比較形態相似的保險的優劣。
.........
第二章 壽險相關理論基礎
2.1 人壽保險五要素
簡單來說人、期、額、費、責等因素是人壽保險最重要的五因素。第一個人壽保險所指的人有三個重要參與者即投保人、被保險人與受益人,即什么人可以購買人壽保險。第二個要素是購買保險產品所支付的保險費就是所謂的費。第三個要素就是消費者投保的保險產品的保險期限。第四個要素就是投保的保險產品保障的金額。最后一個要素就是消費者購買投保的保險產品所提供的保障責任范圍。具體來說就是以下的五個要素:消費者投保的產品保障范圍會在投保時保險合同中有所約定,并且在條款中有明確的記載。保障范圍對適合購買該保險產品的人群等作出了詳細的說明。比如投保人的健康狀況或者健康等級以及投保該產品投保人的年齡范圍,還有投保人的性別等。保險公司根據與投保人投保時簽訂的保險合同,約定的要對投保人履行給付保險金賠償和給付的責任叫做保險責任。是在投保合同中約定的保險公司應該承擔危險責任的范圍。當被保險人發生了約定責任內的保險事故時,保險公司要承擔相應的保險責任。分為保險金給付、責任賠付、救助補償、損害補償、施救費用以及訴訟費用等。保險人要負的保障責任就是投保人簽訂的保險合同條款中那個約定的責任描述。按照投保人在購買保險簽訂的保險合同條款中約定的責任范圍。一旦投保人在該責任范圍內發生事故或者財產損失等。投保人可以得到理賠款。所以消費者在購買保險產品后,保障責任范圍是其購買保險產品獲得保障的依據和范圍。對于保險公司也是按照保障責任約定的內容對投保人進行責任履行的依據。是被保險人購買保險產品后獲得的保障責任。每一個保險種類可能規定的保障責任不一樣。但是主要的有三種,即基本責任和除外責任,以及特約責任。
.........
2.2 商業保險的重要性
雖然近幾年保險收入在不斷的攀升,但是也有很多人認為有了社保提供的基本保障,對于收入又不高的人群,沒有必要再去額外購買商業報銷了。即使保險逐漸在被社會大眾所接受,但還是有很大一部分人有類似的想法。社保能滿足社會大眾基本的大部分的生存保障需求是非常有用的。因為社保提供了 5 個方面的保障即:醫療保障、養老保障、生育保障、失業保障以及工傷保障。醫療保險對居民的生活是最密不可分重要的。無論是看病還是買藥。醫保卡都給我們提供了最方便的直接消費。只要在社保中心辦理社保的人都會發一張醫保卡,醫保卡里每月都會有固定的錢打入。醫保卡里的統籌賬戶具備“報銷”功能而變得相當強大。這個統籌賬戶像是一個“蓄水池”。這個水池把社會上大部分醫保費用的錢匯集在一起。在有符合條件的人由于生病要承擔醫療費用時,就可以從這個“蓄水池”里向他們提供資金援助。有醫保卡的人可以憑醫保卡等資料直接在定點的醫院進行報銷。不止住院可以進行報銷,并且大多少地區的門診也同樣是可以進行報銷的。但是報銷根據情況的不同報銷比例也不同。一般和醫院等級或者地市不同以及是不是首次住院都有關系,一般的報銷為 60%。特殊的事項例如做手術,則可以報銷 70%。還有報銷比例也與藥品類別相關。例如北京的職工醫保乙類藥品能達到最高報銷 90%。根據以上的分析,既然醫保有這么多好處,并且報銷比例也很大。那還有置辦一份商業保險的必要嗎?答案當時是有。
............
第三章 BB 保案例介紹.......12
3.1 案例背景.......12
3.2 BB 保平臺簡介.......12
3.2.1 BB 比價簡介....14
3.2.2B 值的含義....... 14
3.2.3 關于 B 值的幾點分析說明說明............. 16
3.3 保障型保險比較評價指標分析...........17
3.3.1 定期、終身壽險產品比較評價指標......17
3.3.2 重大疾病、長期意外、防癌保險產品比較評價指標........19
3.4 儲蓄型產品比較評價指標分析...........22
3.5 總結.....24
第四章 產品比較評價模型...........25
4.1 層次分析模型介紹...........25
4.2 模型設定.......28
4.2.1 研究思路..........28
4.2.2 數據來源及數據范圍..........29
4.2.3 模型搭建..........29
4.3 實驗過程.......30
4.3.1 數據處理..........30
4.3.2 計算各指標權重........31
4.4 總結.....33
第五章 總結與展望.............34
5.1 總結.....34
5.2 展望.....35
第四章 產品比較評價模型
4.1 層次分析模型介紹
4.1.1 模型背景
層次分析法發明于上世紀 70 年代,是一種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多目標決策分析方法[22]。該方法是將決策者的經驗判斷給予量化,在目標(因素)結構復雜而且缺乏必要的數據的情況下,使用此方法較為實用。層次分析法可以給出各個決策的權重,最終將權重相加得出依托決策者經驗的相對量化的最優決策。在確定各層次各因素之間的權重時,如果只是定性的結果,則常常不容易被別人接受,因而 Satty 學者等人提出一致矩陣法即[23]:(1)不把所有因素放在一起比較,而是兩兩相互比較,從而可以構建對比矩陣。(2)使用相對尺度,運用相對尺度主要是解決由于各個準則的性質和刻度不同而出現的難以比較的問題,提高判斷的準確度。然后連接各個層次。第二步,比較準則層中各個準則對目標層的目標權重。第三層方案層中每一個方案對第二層的準則層每一個元素的權重。每一個準則以及方案所具備的權重一般由實驗者主觀定性確定。例如:在選擇保險產品中,大部分人將單位保費價格作為第一考慮準則。本模型中,利用層次分析法可以在定性分析中給出具有理論支持的定量權重。第三步,將第三層方案層對第二層準則層的權重,與第二層準則層對第一層目標層的權重進行綜合。第四步,最終得出方案層對目標層的權重,權重最高的則為最優方案,從而作出決策。
.......
總結
本文首先對壽險的關鍵五要素進行分析。結合 BB 保險平臺的案例對壽險產品比較評價指標進行了研究。保險的性價比體現為購買保險所付出的保險費與所獲得的保障和收益之間的關系[30]。因為不同公司的投資能力和經營狀況不同,導致即使相似的產品費率也有高有低。通過對案例的分析與具體產品的演示,主要分析了純保障型和儲蓄型壽險產品的比較評價指標。近幾年,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提倡“保障型產品是保險的主業”,并且大力倡導“保險回歸保障型業務”。買保險時要以保障型的產品為首要選擇。由于研究時間的限制,以及很多因素缺少定量數據。筆者通過建立層次分析模型。對市場上 40 多家壽險公司的 100 多款重大疾病保險產品進行了比較分析。對重大疾病保險的比較評價指標,使用層次分析這一簡單相對科學的方法進行了檢驗和運用。構建層次分析模型,挑選出了在有身故責任和無身故責任條件下分別最優的兩款產品。并且計算出了各個評價指標在系統中所占的相對權重值。這樣消費者在挑選保險產品時,可以根據各個指標的相對重要程度結合自身需求綜合考慮具體購買哪一款產品。為普通消費者在選擇性價比高的壽險產品時提供參考。本文總結了以下幾點:保障型壽險產品對于保障型壽險產品,在保障范圍和保障金額一樣的情況下。單位價格越低的產品更劃算。使用該指標對保障型產品進行比較時,要確保所比較的產品保障范圍、保障責任相同或者大致相同。如果保障責任有區別的兩款產品就不能簡單的比較價格高低了。比如重大疾病保險產品,保障的疾病種類數量越多的產品保障水平越高。有的產品保障責任可能差不多相似,不過除外責任相差很大。在價格相差不大的條件下,除外責任越少的產品性價比相對較高,被保險人在出險時獲賠的概率更大。如果兩個產品保障責任,除外責任、價格都相似就需要再看看是否有保單轉換、貸款等功能。功能越多后期的選擇性就會更多性價比也會相對較高。除了看保障責任,對于保險公司設置的各種門檻比如:報案時效、觀察期、免賠條款、指定醫院等也需要仔細比較。在進行保險比較的時候應盡量把交費期間一樣的保險產品放在一起。對于交費期間不一樣的產品,在進行比較時可以把每年的保費按照一定的折現率折現到同一時點再進行選擇。對于交費期間相差太大的兩個產品,在選擇折現率的時候可能會對結果產品較大的影響。折現率一般選擇國債利率(或者無風險利率)。
..........
參考文獻(略)
相關閱讀
暫無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