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博覽會對中國建設貿易強國的影響機制——基于平臺經
時間:2020-07-19 來源:51mbalunwen作者:vicky
本文是一篇國際貿易論文研究,本文在結合 21 世紀大熱的平臺經濟理論后,認為博覽會是一種服務型平臺經濟,一種開放的、縱向的平臺,更是一種市場制造者平臺,具有突出的成員正外部性。貿易博覽會可以通過促進技術交流與延伸產業鏈、價值增值最大化、推動貿易市場多元化、資源集聚高效化、服務范圍最大化等途徑,助力解決中國對外貿易中現存的加工貿易占比較大、服務貿易總額較少、世界貿易話語權不強等問題,提升中國在全球經貿合作領域中的影響力,從而有利于貿易強國的建設。在對世界上最負盛名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發展過程、發展現狀、運行模式、展會經濟作用進行系統詳細的分析,并分析了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成功背后德國各級政府、德國經濟展覽和博覽會委員會所體現的作用和巨大貢獻后,對我國如何更好發揮博覽會對貿易的促進作用進行了政府、行業協會、企業三層次針對性的建議,希冀能夠對我國利用博覽會這一形式促進貿易發展、技術革新有所幫助。
第 1 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1.1 研究背景
2008 年金融危機帶來的一系列影響使得 WTO 貿易體系下的國家和地區間經貿關系在密切之路上舉步維艱,盡管地方保護貿易主義與行為在一部分國家不斷出現,中國仍然通過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實施等舉動踐行經濟全球化的自由貿易精神,意在最大化發揮國際貿易與投資在促進各產業值增長上的作用。然而在美國實施貿易與投資保護的影響下,區域與全球經濟合作的助推效應逐漸顯示出清晰的邊際效應遞減趨勢,經濟增長模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愈發緩慢,形成資源利用不足和經濟走向滯脹的局面。
為了抓住世界貿易步入關鍵發展期這一機會,中國以深化推動貿易自由化和經濟全球化、維護 WTO 框架下的多邊經貿協調機制、大國責任擔當為出發點,在“一帶一路”關鍵提議 6 年之后,首創“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簡稱“進博會”)以“引進來”的立意、以展會和論壇并舉的形式為全球經貿一體化搭建新平臺,也為消除中美摩擦等不利因素對國際經濟發展的負面影響做出經濟大國的努力與貿易大國的擔當。
3.1 博覽會的平臺本質 ..................................... 9
3.1.1 博覽會的平臺本質界定 .............................. 9
3.1.2 博覽會的表現形式與突出特征 ............................ 9
第 4 章 博覽會對中國建設貿易強國的影響機制 ............................. 14
4.1 中國建設貿易強國的挑戰 ....................................... 14
4.1.1 加工貿易占比依然較高,勞動力成本優勢逐漸喪失 .............................. 14
4.1.2 服務貿易水平較低,逆差不斷加大 .......................... 15
第 5 章 國際經驗: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案例分析 .............................. 22
5.1 漢諾威工業博覽會發展 ...................................... 22
5.1.1 漢諾威工業博覽會的發展歷程 ............................... 22
5.1.2 漢諾威工業博覽會的發展現狀 ................................ 23
第 6 章 我國推動博覽會發展帶動貿易政策建議
............................
第 1 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1.1 研究背景
2008 年金融危機帶來的一系列影響使得 WTO 貿易體系下的國家和地區間經貿關系在密切之路上舉步維艱,盡管地方保護貿易主義與行為在一部分國家不斷出現,中國仍然通過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實施等舉動踐行經濟全球化的自由貿易精神,意在最大化發揮國際貿易與投資在促進各產業值增長上的作用。然而在美國實施貿易與投資保護的影響下,區域與全球經濟合作的助推效應逐漸顯示出清晰的邊際效應遞減趨勢,經濟增長模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愈發緩慢,形成資源利用不足和經濟走向滯脹的局面。
為了抓住世界貿易步入關鍵發展期這一機會,中國以深化推動貿易自由化和經濟全球化、維護 WTO 框架下的多邊經貿協調機制、大國責任擔當為出發點,在“一帶一路”關鍵提議 6 年之后,首創“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簡稱“進博會”)以“引進來”的立意、以展會和論壇并舉的形式為全球經貿一體化搭建新平臺,也為消除中美摩擦等不利因素對國際經濟發展的負面影響做出經濟大國的努力與貿易大國的擔當。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是貿易大國而不是貿易強國,在貿易方面仍存在著很多不足,加工貿易占比依然較高,勞動力成本優勢逐漸喪失;服務貿易水平較低,逆差不斷加大;主要貿易伙伴國占比過大,面臨貿易保護風險;貿易增加值依然較低,全球價值鏈低端鎖定都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中國建設貿易強國的道路。同時博覽會產業在中國發展僅僅 70 年,相較于國外長達數百年的發展仍大有不足。本文旨在基于以上背景,借首屆進博會舉辦的東風,從平臺經濟理論著手,力求從一個全新的角度、更具體的特性去研究博覽會具有的平臺效應與涵蓋的貿易促進作用,進一步發現中國貿易現存的問題,并研究博覽會對中國現存問題改善的影響機制,有利于我國在當前的經貿大環境下抓住機會,逐步實現貿易強國建設之路。
..........................
1.2 研究意義
1.2.1 理論意義
(1)對會展業理論聚焦點進行適時轉變
會展業經過多年發展在歐美很多地區已成為重要的經濟產業,在各國貿易發展的進程中也貢獻不少力量。專家學者們已經注意到這一產業的發展,并做出了深入的討論。然而目前階段,對博覽會的相關理論分析多是基于會展經濟——在先進的世界級城市或公共設施先進齊全的旅游地,通過多場論壇、峰會與展覽活動的進行,以推動經濟增長、獲取社會效益、構建城市品牌的一類經濟實踐——關注該產業的強關聯性、高收益性、良互動性,更多的是將博覽會當做一種營銷工具。但當下我國經貿發展態勢處在一種全新的境地,前進道路也有新的方向,轉型升級逐步成為貿易活動要達成的重要目標。我們需要以創新的視角去再度審視博覽會在貿易轉型升級中的作用。本文嘗試著將博覽會與平臺經濟理論、中國貿易現狀三者有機結合,適時發現博覽會在最新理論下的更多貿易促進功能,使得本文的探討更與當下中國貿易發展現狀特點與現存問題相符合
(2)將平臺經濟理論與博覽會效應進行了邏輯整合
平臺是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模式代表,得到了國外眾多專家的關注。2014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法國學者 Jean·Tirole 對雙邊市場進行了詳細研究,他認為雙邊或多邊市場就是平臺的一種形式,具有推動經濟的若干特性。上海交通大學徐晉提出平臺是一種具有促成參與的各方用戶彼此合作或交易能力的真實或虛擬的一類空間。平臺經濟學主要探討平臺的競爭現狀與壟斷能力,加權市場結構的影響,通過交易成本和合約理論,剖析各模式下平臺的成長、競爭原理,再輔以政策建議。而博覽會本質上也是一個雙邊或多邊平臺,不管在表現形式上、歷史演進上還是平臺分類、自身特性上都符合著平臺經濟學的理論定義,可以說博覽會就具有著平臺這一形式所具有的各種特性與功能,我們將平臺經濟理論與博覽會相結合,進一步研究博覽會的特性對中國貿易現存問題的優化作用,如貿易結構改善、企業競爭力、世界貿易話語權的提升等方面的作用,對建設貿易強國的促進作用。
............................
第 3 章 貿易博覽會的平臺本質與經濟特點 .............................. 91.2 研究意義
1.2.1 理論意義
(1)對會展業理論聚焦點進行適時轉變
會展業經過多年發展在歐美很多地區已成為重要的經濟產業,在各國貿易發展的進程中也貢獻不少力量。專家學者們已經注意到這一產業的發展,并做出了深入的討論。然而目前階段,對博覽會的相關理論分析多是基于會展經濟——在先進的世界級城市或公共設施先進齊全的旅游地,通過多場論壇、峰會與展覽活動的進行,以推動經濟增長、獲取社會效益、構建城市品牌的一類經濟實踐——關注該產業的強關聯性、高收益性、良互動性,更多的是將博覽會當做一種營銷工具。但當下我國經貿發展態勢處在一種全新的境地,前進道路也有新的方向,轉型升級逐步成為貿易活動要達成的重要目標。我們需要以創新的視角去再度審視博覽會在貿易轉型升級中的作用。本文嘗試著將博覽會與平臺經濟理論、中國貿易現狀三者有機結合,適時發現博覽會在最新理論下的更多貿易促進功能,使得本文的探討更與當下中國貿易發展現狀特點與現存問題相符合
(2)將平臺經濟理論與博覽會效應進行了邏輯整合
平臺是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模式代表,得到了國外眾多專家的關注。2014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法國學者 Jean·Tirole 對雙邊市場進行了詳細研究,他認為雙邊或多邊市場就是平臺的一種形式,具有推動經濟的若干特性。上海交通大學徐晉提出平臺是一種具有促成參與的各方用戶彼此合作或交易能力的真實或虛擬的一類空間。平臺經濟學主要探討平臺的競爭現狀與壟斷能力,加權市場結構的影響,通過交易成本和合約理論,剖析各模式下平臺的成長、競爭原理,再輔以政策建議。而博覽會本質上也是一個雙邊或多邊平臺,不管在表現形式上、歷史演進上還是平臺分類、自身特性上都符合著平臺經濟學的理論定義,可以說博覽會就具有著平臺這一形式所具有的各種特性與功能,我們將平臺經濟理論與博覽會相結合,進一步研究博覽會的特性對中國貿易現存問題的優化作用,如貿易結構改善、企業競爭力、世界貿易話語權的提升等方面的作用,對建設貿易強國的促進作用。
............................
第 2 章 文獻綜述
2.1 平臺經濟
2.1.1 國內研究現狀
上海交通大學徐晉、張祥建在研讀過大量外國文獻的基礎上,以雙邊市場理論為出發點,率先確定“平臺經濟學”的概念,主張平臺經濟學應歸屬于產業經濟學范疇,它是“研究平臺之間競爭與壟斷情況,強調市場結構作用,通過交易成本和合約理論,分析不同類型平臺的發展模式與競爭機制,并提出相應政策建議的新經濟學科”。①《平臺經濟學:平臺競爭的理論與實踐》是國內第一本關于平臺經濟學說的專著,作者徐晉在《平臺經濟學初探》的基礎上進行了“平臺經濟學”理論體系的構建。首先給出平臺的定義,平臺外部性與多屬行為,然后介紹其分類、業務模式、定價模式、影響因素與收費動機;其次對平臺競爭的形成與表現、反壟斷與間侵權行了闡述,最后對相關的產業平臺行了分析。②在國內外研究的理論支撐上,平臺市場的效應被具體細分,如雙邊市場特性、價格杠桿功能、產業的空間集聚效應、全球資源配置作用、協同創新功效和市場學習機制等(李凌,2013)。在此基礎上,平臺經濟的特征進一步明確,如依賴用戶的深度使用、供求雙方信息的精準對接、雙邊網絡外部性與大范圍跨界(呂本富,2018)。平臺經濟被認為是加快經濟轉型發展的助推力,有助推進現代市場體系建設,推動產業持續創新,帶頭新興經濟成長,帶動制造業與服務業交融互促,變革消費方式(張鵬,2014)。
2.1 平臺經濟
2.1.1 國內研究現狀
上海交通大學徐晉、張祥建在研讀過大量外國文獻的基礎上,以雙邊市場理論為出發點,率先確定“平臺經濟學”的概念,主張平臺經濟學應歸屬于產業經濟學范疇,它是“研究平臺之間競爭與壟斷情況,強調市場結構作用,通過交易成本和合約理論,分析不同類型平臺的發展模式與競爭機制,并提出相應政策建議的新經濟學科”。①《平臺經濟學:平臺競爭的理論與實踐》是國內第一本關于平臺經濟學說的專著,作者徐晉在《平臺經濟學初探》的基礎上進行了“平臺經濟學”理論體系的構建。首先給出平臺的定義,平臺外部性與多屬行為,然后介紹其分類、業務模式、定價模式、影響因素與收費動機;其次對平臺競爭的形成與表現、反壟斷與間侵權行了闡述,最后對相關的產業平臺行了分析。②在國內外研究的理論支撐上,平臺市場的效應被具體細分,如雙邊市場特性、價格杠桿功能、產業的空間集聚效應、全球資源配置作用、協同創新功效和市場學習機制等(李凌,2013)。在此基礎上,平臺經濟的特征進一步明確,如依賴用戶的深度使用、供求雙方信息的精準對接、雙邊網絡外部性與大范圍跨界(呂本富,2018)。平臺經濟被認為是加快經濟轉型發展的助推力,有助推進現代市場體系建設,推動產業持續創新,帶頭新興經濟成長,帶動制造業與服務業交融互促,變革消費方式(張鵬,2014)。
2.1.2 國外研究現狀
進入到 21 世紀后,平臺經濟理論越來越多地引發學術界和業界的關注與討論。從某一個特定角度出發詳實研究,傳統經濟認知在平臺經濟理論下受到沖擊并開始改革,產生了根源性上的轉型和進步。平臺經濟的理論框架由雙邊市場理論與網絡外部性理論兩大部分作為支撐。
(1)雙邊市場理論
與平臺相聯系的雙邊市場理論已經形成,其中 Rochet、Tirole(2003),Caillaud 和Jullien(2003),Armstrong(2004)等為平臺的研究做出了開創性貢獻。2004 年在法國產業經濟研究所(IDEI)、政策研究中心(CEPR)兩家單位在圖盧茲共同舉辦的“雙邊市場經濟學”會議意味著它的成型。我們可以把“雙邊市場”差異于“單邊市場”的特點敘述為:在平臺上建構雙邊市場并以參與交易的主體兩者間規定的價格總值保持一定作為前提,此時交易總量的變化由交易的兩者之間的價格結構變化所帶動,該交易市場便被看作為“雙邊市場”(two-sided markets);反之,若市場交易總數只單單受制于平臺價格總水平,而不受雙邊用戶的價格結構變化影響的情況下,該市場被看作為“單邊市場”(one-sided market)(Rochet,Tirole,2004)。換句話說,在雙邊市場上,當向參與的使用者設置的價格總水平維持一定時,價格組成結構的每一個變化都對各使用方用戶對平臺的需求和使用平臺的深度起作用,所以,價格結構成為協調雙邊用戶需求的關鍵影響因素。需要采用平臺方式交易的雙方,其中一方的盈利被另一方的數量決定(Armstrong,2004)。雙邊市場所涉及的兩種類型互異的用戶,在共用平臺上彼此影響而取得價值(Wright,2004)。判斷雙邊市場有三個原則:兩組不同類型的用戶;兩組使用者存在外部性聯系;在用戶中間活躍著一個平臺企業,有能力將不同類型用戶彼此間生長出的外部性內部化,能夠有效的促進雙邊市場的協同(Evans,2003)。
進入到 21 世紀后,平臺經濟理論越來越多地引發學術界和業界的關注與討論。從某一個特定角度出發詳實研究,傳統經濟認知在平臺經濟理論下受到沖擊并開始改革,產生了根源性上的轉型和進步。平臺經濟的理論框架由雙邊市場理論與網絡外部性理論兩大部分作為支撐。
(1)雙邊市場理論
與平臺相聯系的雙邊市場理論已經形成,其中 Rochet、Tirole(2003),Caillaud 和Jullien(2003),Armstrong(2004)等為平臺的研究做出了開創性貢獻。2004 年在法國產業經濟研究所(IDEI)、政策研究中心(CEPR)兩家單位在圖盧茲共同舉辦的“雙邊市場經濟學”會議意味著它的成型。我們可以把“雙邊市場”差異于“單邊市場”的特點敘述為:在平臺上建構雙邊市場并以參與交易的主體兩者間規定的價格總值保持一定作為前提,此時交易總量的變化由交易的兩者之間的價格結構變化所帶動,該交易市場便被看作為“雙邊市場”(two-sided markets);反之,若市場交易總數只單單受制于平臺價格總水平,而不受雙邊用戶的價格結構變化影響的情況下,該市場被看作為“單邊市場”(one-sided market)(Rochet,Tirole,2004)。換句話說,在雙邊市場上,當向參與的使用者設置的價格總水平維持一定時,價格組成結構的每一個變化都對各使用方用戶對平臺的需求和使用平臺的深度起作用,所以,價格結構成為協調雙邊用戶需求的關鍵影響因素。需要采用平臺方式交易的雙方,其中一方的盈利被另一方的數量決定(Armstrong,2004)。雙邊市場所涉及的兩種類型互異的用戶,在共用平臺上彼此影響而取得價值(Wright,2004)。判斷雙邊市場有三個原則:兩組不同類型的用戶;兩組使用者存在外部性聯系;在用戶中間活躍著一個平臺企業,有能力將不同類型用戶彼此間生長出的外部性內部化,能夠有效的促進雙邊市場的協同(Evans,2003)。
............................
2.2 會展產業
會展已經是成熟的規模化營銷交流服務行業,形式上為現場聚集,方法上為實物展示,功能上是連接供求各方,目的是促進合作增強競爭,匹配各參與方對資源的渴望和發展訴求,會展基于此成為市場經濟的內含需求和帶動模式(張敏,2009)。會展業在以會展行業為主體部分的基礎上,由行業與企業供應全面配套的精致服務和全面支持,實現功能清晰且獨特的經濟作用,由核心層、輔助層和配套層三層次構成(史國祥,賀學良,2008)。
會展已經是成熟的規模化營銷交流服務行業,形式上為現場聚集,方法上為實物展示,功能上是連接供求各方,目的是促進合作增強競爭,匹配各參與方對資源的渴望和發展訴求,會展基于此成為市場經濟的內含需求和帶動模式(張敏,2009)。會展業在以會展行業為主體部分的基礎上,由行業與企業供應全面配套的精致服務和全面支持,實現功能清晰且獨特的經濟作用,由核心層、輔助層和配套層三層次構成(史國祥,賀學良,2008)。
2.2.1 國內研究現狀
國內對會展業的研究大部分關注下文三個方面:
國內對會展業的研究大部分關注下文三個方面:
第一,總體層面會展業的發展與意見。典型的研究如基于聚類分析的統計方法去探索會展和其他產業、其他經濟指標的關聯,從短期和長期兩方面的前進態勢進行預測(王新剛,2004)。從健全法律法規這一層面切入,意在促進中國會展業的良性發展,帶領會展業朝著品牌化、規模化道路邁進發表了相關措施及建議(祖強,2006)。此外,針對增強中國會展的總體效果,在對發達國家成熟的會展操作借鑒后,對提升中國會展總體效益寫下有關提議(陳君俊,2007)。會展業的壯大在當下離不開國際間的多邊貿易的支持,若要推動會展業進步,便要推行融合會展與貿易的新體制(王新平,2008)。與雙邊市場理論結合,對會展平臺的市場創造型市場內涵、網絡外部交叉效應、非對稱價格結構、外部性效應進行分析,辨析了平臺運營策略并以中國—東盟博覽會為例的研究(梁君,2014)。
第二,會展與區域經濟發展研究。從國內區域經濟依賴的方向切入,點明當下會展在區域層面上優化產業結構、加速產業技術進步的作用,有益于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劉春濟,2004)。會展的經濟效應將通過各產業合作產生的聚集效應得以延伸(張娟,2005)。會展的區域空間依存性和區域指向性,增強區域范圍內技術交易與商務活動,對當下會展的地點偏好和展臺分布,當下會展與所在地及周邊地區的產業結構、區域形象、地區可持續發展等多層次的影響模式做出全面的研究(曾武佳,2006)。具體到某一城市的會展產業,闡述了區域性展會持續舉辦的特性也具有加速市政建設與帶動產業進步的功效(付樺,2006)
.................................
3.1 博覽會的平臺本質 ..................................... 9
3.1.1 博覽會的平臺本質界定 .............................. 9
3.1.2 博覽會的表現形式與突出特征 ............................ 9
第 4 章 博覽會對中國建設貿易強國的影響機制 ............................. 14
4.1 中國建設貿易強國的挑戰 ....................................... 14
4.1.1 加工貿易占比依然較高,勞動力成本優勢逐漸喪失 .............................. 14
4.1.2 服務貿易水平較低,逆差不斷加大 .......................... 15
第 5 章 國際經驗: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案例分析 .............................. 22
5.1 漢諾威工業博覽會發展 ...................................... 22
5.1.1 漢諾威工業博覽會的發展歷程 ............................... 22
5.1.2 漢諾威工業博覽會的發展現狀 ................................ 23
第 6 章 我國推動博覽會發展帶動貿易政策建議
6.1 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
6.1.1 立足全面指引作用,賦能博覽會貿易推動機制
政府應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博覽會的舉辦,明確政府定位,確定資源引導者的職能。因地制宜,結合不同地區區位特點、行業規模與結構、要素稟賦,呼應城市的發展藍圖,帶領當地企業抓住博覽會舉辦時的多資源匯聚的機會,尤其是要聚焦到延展戰略性行業及相關產業的價值鏈的資源上去。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完善展品保護法律法規,鼓勵全球新品上海首發,通過知識產權合作與引進、吸收、再創新,進行關稅減免等政策支持做大做強技術轉移,擴大中高端有效供給、改善市場供求關系,構建以我國為主的全球分工商品供應鏈、價值鏈, 形成標準、規則、定價、渠道的中國話語權。同時,注重各行業的聯動效應,注重物流、住宿、旅游等行業的共同作用,為通過博覽會成交的貨物往來、人員出入境、會展活動等提供支持,為貿易伙伴的貿易行為提供便利、為服務貿易發展提供契機,使得博覽會的貿易促進功能進一步增強。
6.1.2 完善線上展會功能,將“博覽會+跨境電商”模式推廣
6.1.1 立足全面指引作用,賦能博覽會貿易推動機制
政府應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博覽會的舉辦,明確政府定位,確定資源引導者的職能。因地制宜,結合不同地區區位特點、行業規模與結構、要素稟賦,呼應城市的發展藍圖,帶領當地企業抓住博覽會舉辦時的多資源匯聚的機會,尤其是要聚焦到延展戰略性行業及相關產業的價值鏈的資源上去。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完善展品保護法律法規,鼓勵全球新品上海首發,通過知識產權合作與引進、吸收、再創新,進行關稅減免等政策支持做大做強技術轉移,擴大中高端有效供給、改善市場供求關系,構建以我國為主的全球分工商品供應鏈、價值鏈, 形成標準、規則、定價、渠道的中國話語權。同時,注重各行業的聯動效應,注重物流、住宿、旅游等行業的共同作用,為通過博覽會成交的貨物往來、人員出入境、會展活動等提供支持,為貿易伙伴的貿易行為提供便利、為服務貿易發展提供契機,使得博覽會的貿易促進功能進一步增強。
6.1.2 完善線上展會功能,將“博覽會+跨境電商”模式推廣
由平臺經濟的理論啟發而來,“線上博覽會”更充分的利用了互聯網的技術,“線上展會”掙脫了時間和空間對于“線下博覽會”的硬性束縛,不僅打破區域之間的柵欄,還開闊了我們的視野,看到廣闊的市場;數字化手段明顯減少了信息傳遞轉換的成本,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更是加快了資源往來與互換的頻次,在信息傳播、產品展示、展后互動方面大大提高了展會效果的廣度、深度和精度;貿易層面此前的科技含量并不高,但英特網技術、物聯網模式、云計算、無線網卡、QR 碼都將應用到博覽會新形式上,極大的增加貿易技術含量、改善貿易質量。
............................
結論與展望
當前全球經濟形勢面臨巨大的變革,為堅決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推動發展自由貿易,促進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以及應對中美貿易爭端,中國創造性地舉辦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博覽會是在展館或其它地理空間舉辦,由主辦者、參展廠家、觀展者三者參與,以定期或不定期的產品與服務展示、技術交流和信息交換等手段進行,實現推動參展商和觀展者交流洽談的目標。縱觀之前學者們的研究多基于會展理論,從營銷學與聚合理論等角度將博覽會視為一種營銷工具,還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在結合 21 世紀大熱的平臺經濟理論后,認為博覽會是一種服務型平臺經濟,一種開放的、縱向的平臺,更是一種市場制造者平臺,具有突出的成員正外部性。貿易博覽會可以通過促進技術交流與延伸產業鏈、價值增值最大化、推動貿易市場多元化、資源集聚高效化、服務范圍最大化等途徑,助力解決中國對外貿易中現存的加工貿易占比較大、服務貿易總額較少、世界貿易話語權不強等問題,提升中國在全球經貿合作領域中的影響力,從而有利于貿易強國的建設。在對世界上最負盛名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發展過程、發展現狀、運行模式、展會經濟作用進行系統詳細的分析,并分析了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成功背后德國各級政府、德國經濟展覽和博覽會委員會所體現的作用和巨大貢獻后,對我國如何更好發揮博覽會對貿易的促進作用進行了政府、行業協會、企業三層次針對性的建議,希冀能夠對我國利用博覽會這一形式促進貿易發展、技術革新有所幫助。
當前全球經濟形勢面臨巨大的變革,為堅決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推動發展自由貿易,促進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以及應對中美貿易爭端,中國創造性地舉辦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博覽會是在展館或其它地理空間舉辦,由主辦者、參展廠家、觀展者三者參與,以定期或不定期的產品與服務展示、技術交流和信息交換等手段進行,實現推動參展商和觀展者交流洽談的目標。縱觀之前學者們的研究多基于會展理論,從營銷學與聚合理論等角度將博覽會視為一種營銷工具,還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在結合 21 世紀大熱的平臺經濟理論后,認為博覽會是一種服務型平臺經濟,一種開放的、縱向的平臺,更是一種市場制造者平臺,具有突出的成員正外部性。貿易博覽會可以通過促進技術交流與延伸產業鏈、價值增值最大化、推動貿易市場多元化、資源集聚高效化、服務范圍最大化等途徑,助力解決中國對外貿易中現存的加工貿易占比較大、服務貿易總額較少、世界貿易話語權不強等問題,提升中國在全球經貿合作領域中的影響力,從而有利于貿易強國的建設。在對世界上最負盛名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發展過程、發展現狀、運行模式、展會經濟作用進行系統詳細的分析,并分析了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成功背后德國各級政府、德國經濟展覽和博覽會委員會所體現的作用和巨大貢獻后,對我國如何更好發揮博覽會對貿易的促進作用進行了政府、行業協會、企業三層次針對性的建議,希冀能夠對我國利用博覽會這一形式促進貿易發展、技術革新有所幫助。
本篇論文采用了理論闡述與案例分析的方法去界定博覽會的平臺屬性與附帶的經濟效應,輔以分析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的實例,從中借鑒先進經驗去幫助我國。雖然存在一些可取之處,但對于博覽會的某些關鍵因素在貿易發展上的具體推動效應并沒有的到具體的實際數字,導致實證模型沒有得以建立,無法斷定博覽會對于貿易的拉動作用在怎樣的水平。在一些關鍵數據如某個博覽會或者全國每年全體博覽會完成多少對外商業合同與合同成交金額的模糊,并沒有得出博覽會拉動貿易增長的增長率是否超過國家或城市范圍內的一般外貿增長率或除去博覽會其他行業的平均增長率,進而判斷博覽會在整體與部分品牌上的具體表現,只能停留在簡單的正向促進作用層面上。此外,在跨境電商與博覽會相結合的這一新形式上也沒有得到具體的數據去更好的討論正面效應,缺乏具體的實施細節。這是本文的一些不足之處。
參考文獻(略)
參考文獻(略)
相關閱讀
暫無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