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管新規下商業銀行理財業務轉型研究——以中國工商銀行Z
時間:2020-12-07 來源:51mbalunwen作者:vicky
本文通過運用多元線性回歸進行實證分析,得出以下結論:理財產品期限、預期收益率、起購金額、風險等級、募集期以及產品是否納入銷售人員績效考核確實對 Z 分行理財產品的銷量存在著顯著性影響。其次論述資管新規落地后工商銀行 Z 分行理財業務實現平穩過渡所采取的有效戰略轉型,以及其轉型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及其采取的系列保障措施,對我國商業銀行理財業務轉型發展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第 1 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1.1 研究背景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民經濟飛速增長,居民收入呈跨越式提升,居民生活條件不斷改善。尤其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戰略思想提出后,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截至2018 年末,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較改革開放初期增長 22.8 倍。居民個人資產財富的積累,使得單一的銀行儲蓄存款遠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財富增值需求,財富的保值以及更快增值成為人們越來越關注的問題,金融服務需求也日益多樣化。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具有收益可觀、風險等級低、可選擇期限多等特點,日漸成為老百姓信得過的資管產品,這也造就了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高速發展,對推進利率市場化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自我國 2004 年發行第一款理財產品以來,理財產品規模急劇攀升,商業銀行的理財業務發展呈指數型增長,理財業務帶來的中間業務收入也成為商業銀行基礎中收的主要組成部分,帶來了可觀的經營利潤。在追求這種經營利潤的過程中,金融市場的眾多參與主體圍繞“理財”開發多樣化的產品和服務,金融市場的理財產品種類增多且數量增加,資管業務快速發展。圍繞信托計劃、股票投資、基金管理和銀行理財等建立起了全新的資產管理格局,促進我國金融市場快速發展,這也就是業內人士所稱的大資管時代。
資管行業歷經了十余年的高速發展,在為投資者帶來可觀收益的同時,也為銀行帶來更多的存續資金,更是為實體經濟提供了資金支持。但是其在發展過程中也積累了不少問題。在過去的一個發展時期內,資管行業尚未建立統一標準的監管系統,杠桿過高、剛性兌付等問題嚴重影響資管行業的發展秩序。從資金鏈來看,金融機構通過剛性兌付方式把市場閑置資金進行吸收整合;采用多層嵌套方式鉆取監管漏洞;無法有效整合和利用底層資產,導致難以控制資金流向。從實體經濟角度來說,一些金融機構為了套利進行重復加杠桿,同時支付較低的融資成本,提高資產的流動性,但是實體經濟回報率較高時才能支持這種套利,如果實體經濟回報率較低,資金會出現空轉現象,難以高效利用金融資源,同時也會加大金融風險,融資成本也會進一步提高。自 2012 年起,我國金融市場進一步放開,商業銀行理財業務飛速發展,2017 年末理財業務規模達 29.54 萬億元。
3.1 中國工商銀行 Z 分行概況及理財業務體系......................... 28
3.1.2 中國工商銀行 Z 分行概況................................ 28
3.1.2 中國工商銀行 Z 分行理財產品體系........................ 28
第 4 章 資管新規發布后 Z 分行理財產品銷量影響因素實證研究..............................33
4.1 研究思路.................................... 33
4.2 研究設計................................. 33
第 5 章 資管新規下工商銀行 Z 分行理財業務轉型策略及保障措施..........................44
5.1 合理選擇受投資者青睞的產品............................. 44
5.1.1 重點推薦符合資管新規要求的保本類產品.......................... 44
5.1.2 重點推薦起購金額低的理財產品............................ 45
第 5 章 資管新規下工商銀行 Z 分行理財業務轉型策略及保障措施
5.1 合理選擇受投資者青睞的產品
陳步雨[38](2013)突出需求服務是理財的需要,要想在理財服務領域有突破,必須給投資者計劃最適合的理財產品。Z 地區屬國內欠發達地區,投資者投資理念相對保守,風險承受能力較低,投資者較難接受浮動收益的凈值類產品,保本理財退出歷史舞臺勢必會對 Z 地區理財產品銷售造成較大沖擊,資管新規下如何尋求理財業務的平穩過渡,理財產品銷售轉型顯得尤為重要。
資管新規出臺以后,Z 分行組織全行零售條線人員研讀新規要求,學習資管新規具體核心要義。行內理財銷售策略制定人員從 Z 地區實際情況出發,通過工商銀行 Z 分行歷史銷售理財產品數據分析 Z 地區投資者對于理財產品類型、投資期限、起購金額等多方面投資偏好,分析并整理出新規出臺后適合 Z 地區銷售的理財產品銷售清單,有針對性的進行選擇性銷售,通過第四章實證分析,保本類型、投資期限短、起購金額低等理財產品屬性與理財產品銷量正相關,最終實現新規出臺后理財業務的平穩過渡。
.............................
結論及展望
資管新規出臺以后,極大沖擊了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傳統市場格局,形成更加規范、嚴格的監管環境,商業銀行為適應新的監管規定及模式,亟需解決品牌管理策略、產品創新策略、客戶關系策略、銷售渠道策略、風險管理策略方面的問題。資管新規的落地造成了我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銷量下降、平均預期收益率下調、理財產品發行數量下降、保本理財發行量占比持續降低,多方面沖擊著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發展。商業銀行需要在新的監管模式下,尋求理財業務戰略轉型,這對商業銀行來說既是挑戰,同時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首先本文通過分析資管新規核心要義以及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理論基礎,以工商銀行 Z 分行為實例,研究工商銀行 Z 分行理財業務的的實際經營發展情況,通過運用多元線性回歸進行實證分析,得出以下結論:理財產品期限、預期收益率、起購金額、風險等級、募集期以及產品是否納入銷售人員績效考核確實對 Z 分行理財產品的銷量存在著顯著性影響。其次論述資管新規落地后工商銀行 Z 分行理財業務實現平穩過渡所采取的有效戰略轉型,以及其轉型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及其采取的系列保障措施,對我國商業銀行理財業務轉型發展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最后,筆者的學術研究水平有限,掌握的專業知識較少,導致論文還存在很多問題,包括理論基礎薄弱、實證部分仍存在不足。如在資管新規背景下,銀行理財產品的市場細分營銷策略、理財產品的設計與與營銷的影響因素等均是筆者今后重點研究和完善之處。而且,伴隨著資管新規過渡期的結束,整體銀行業理財產品的結構也會做出重大調整,消費者對理財產品的認識也會發生變化,在此背景下,銀行業理財業務發展轉型也需要做出調整,因此,后期商業銀行轉型策略的調整和最終“形態”也是今后關注和研究的方向。此外,關于工商銀行 Z 分行的戰略轉型策略可能由于各大銀行自身特點以及所處地區環境的不同,轉型策略的普適性不高,因此,將不同商業銀行的自身特點納入理財業務發展轉型的研究中是今后重要的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略)
第 1 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1.1 研究背景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民經濟飛速增長,居民收入呈跨越式提升,居民生活條件不斷改善。尤其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戰略思想提出后,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截至2018 年末,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較改革開放初期增長 22.8 倍。居民個人資產財富的積累,使得單一的銀行儲蓄存款遠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財富增值需求,財富的保值以及更快增值成為人們越來越關注的問題,金融服務需求也日益多樣化。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具有收益可觀、風險等級低、可選擇期限多等特點,日漸成為老百姓信得過的資管產品,這也造就了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高速發展,對推進利率市場化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自我國 2004 年發行第一款理財產品以來,理財產品規模急劇攀升,商業銀行的理財業務發展呈指數型增長,理財業務帶來的中間業務收入也成為商業銀行基礎中收的主要組成部分,帶來了可觀的經營利潤。在追求這種經營利潤的過程中,金融市場的眾多參與主體圍繞“理財”開發多樣化的產品和服務,金融市場的理財產品種類增多且數量增加,資管業務快速發展。圍繞信托計劃、股票投資、基金管理和銀行理財等建立起了全新的資產管理格局,促進我國金融市場快速發展,這也就是業內人士所稱的大資管時代。
資管行業歷經了十余年的高速發展,在為投資者帶來可觀收益的同時,也為銀行帶來更多的存續資金,更是為實體經濟提供了資金支持。但是其在發展過程中也積累了不少問題。在過去的一個發展時期內,資管行業尚未建立統一標準的監管系統,杠桿過高、剛性兌付等問題嚴重影響資管行業的發展秩序。從資金鏈來看,金融機構通過剛性兌付方式把市場閑置資金進行吸收整合;采用多層嵌套方式鉆取監管漏洞;無法有效整合和利用底層資產,導致難以控制資金流向。從實體經濟角度來說,一些金融機構為了套利進行重復加杠桿,同時支付較低的融資成本,提高資產的流動性,但是實體經濟回報率較高時才能支持這種套利,如果實體經濟回報率較低,資金會出現空轉現象,難以高效利用金融資源,同時也會加大金融風險,融資成本也會進一步提高。自 2012 年起,我國金融市場進一步放開,商業銀行理財業務飛速發展,2017 年末理財業務規模達 29.54 萬億元。
.............................
1.2 國內外研究綜述
上個世紀 30 年代,國外開始推行個人理財業務,并最先在歐美發達國家和地區率先開展。不過,基于當時法律制度及市場環境還不完善,理財產品規模小且較為簡單。從國外銀行業來看,20 世紀 70 年代出現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引發的貨幣匯率風險影響不斷擴大,受此影響,在股市較為低迷的情況下,銀行客戶理財需求日益增加,這就為銀行理財業務迅速發展創造機遇,理財業務迅速發展成為銀行的核心業務之一,同時也成為商業銀行實現盈利極為重要的渠道。大多數境外商業銀行已將理財業務作為穩定收入、降低經營風險的戰略性業務主線,并從資源配置、經營策略、產品和服務創新、市場營銷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學者對這一領域的研究不斷完善和創新。
上個世紀 30 年代,國外開始推行個人理財業務,并最先在歐美發達國家和地區率先開展。不過,基于當時法律制度及市場環境還不完善,理財產品規模小且較為簡單。從國外銀行業來看,20 世紀 70 年代出現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引發的貨幣匯率風險影響不斷擴大,受此影響,在股市較為低迷的情況下,銀行客戶理財需求日益增加,這就為銀行理財業務迅速發展創造機遇,理財業務迅速發展成為銀行的核心業務之一,同時也成為商業銀行實現盈利極為重要的渠道。大多數境外商業銀行已將理財業務作為穩定收入、降低經營風險的戰略性業務主線,并從資源配置、經營策略、產品和服務創新、市場營銷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學者對這一領域的研究不斷完善和創新。
1.2.1 國外研究現狀
第 3 章 中國工商銀行分行理財業務發展現狀........................281.關于理財產品定價原理和定價機制的研究
國外學者涉及該領域的研究較多,其中早期階段主要集中在開發與設計層面,如探究理財產品的定價原理,以及定價機制等相關問題。美國經濟學家 Satyajit Das[1](2002)就是該領域研究的代表,其在研究中選擇以美國市場近 50 家商業銀行作為實證研究對象,經研究發現金融市場中的衍生品定價原理,與銀行理財產品的定價原理未存在明顯差異,其還在研究中指出銀行應注重落實風險防控工作,避免陷入理財風險困境。Matthias[2](2013)在探究該領域問題時著重對場外交易市場的理財產品與美交所的憑證價格進行對比分析,通過研究發現,兩者在定價方面均遠在理財產品市場均價之上??傮w上來說,國外學者在探究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方面著重分析理財產品定價問題,主要涉及產品定價是否合理、如何篩選定價模型、產品定價受到哪些因素影響等。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和 Black-Scholes 期權定價模型提出之后,國外學者在探究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影響因素時開始以該類定價模型作為基礎進行研究。
.........................
國外學者涉及該領域的研究較多,其中早期階段主要集中在開發與設計層面,如探究理財產品的定價原理,以及定價機制等相關問題。美國經濟學家 Satyajit Das[1](2002)就是該領域研究的代表,其在研究中選擇以美國市場近 50 家商業銀行作為實證研究對象,經研究發現金融市場中的衍生品定價原理,與銀行理財產品的定價原理未存在明顯差異,其還在研究中指出銀行應注重落實風險防控工作,避免陷入理財風險困境。Matthias[2](2013)在探究該領域問題時著重對場外交易市場的理財產品與美交所的憑證價格進行對比分析,通過研究發現,兩者在定價方面均遠在理財產品市場均價之上??傮w上來說,國外學者在探究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方面著重分析理財產品定價問題,主要涉及產品定價是否合理、如何篩選定價模型、產品定價受到哪些因素影響等。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和 Black-Scholes 期權定價模型提出之后,國外學者在探究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影響因素時開始以該類定價模型作為基礎進行研究。
.........................
第 2 章 資管新規與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理論基礎
2.1 資管新規概述
2.1.1 資管新規概念
近年來我國資管行業呈爆發式增長,由于一直缺乏行之有效的系統性監管,存在剛性兌付及監管套利過高問題,此外影子銀行及杠桿過高等問題也不容忽視。影子銀行是金融加杠桿及實體加杠桿的特有渠道,長期以來,一直存在的剛性兌付,也為杠桿繼續擴大提供基礎支持。從根本上來講,資管新規的出臺,與中央下決心去杠桿、控風險的中心思想保持高度一致,也是監管層整肅影子銀行的進一步升華。資管新規發布的根本要義就是通過打破剛性兌付進一步實現金融去杠桿及實體經濟去杠桿的宏觀大目標,以期達到有效抑制系統風險的目的需要。
2.1 資管新規概述
2.1.1 資管新規概念
近年來我國資管行業呈爆發式增長,由于一直缺乏行之有效的系統性監管,存在剛性兌付及監管套利過高問題,此外影子銀行及杠桿過高等問題也不容忽視。影子銀行是金融加杠桿及實體加杠桿的特有渠道,長期以來,一直存在的剛性兌付,也為杠桿繼續擴大提供基礎支持。從根本上來講,資管新規的出臺,與中央下決心去杠桿、控風險的中心思想保持高度一致,也是監管層整肅影子銀行的進一步升華。資管新規發布的根本要義就是通過打破剛性兌付進一步實現金融去杠桿及實體經濟去杠桿的宏觀大目標,以期達到有效抑制系統風險的目的需要。
2017 年 11 月,央行發布的《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也就是如今眾口相傳的資管新規。其根本目的是從根本上防范跨行業及市場傳遞風險,并為資管業務、銀行理財業務建立統一的監管標準。2018 年 4月《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由人民銀行、證監會、銀保監會、外管局等各部門共同頒布與實施,詳細情況如表 2.1 所示。全面考察資管市場的自身承受能力,給金融機構贏得更多的時間進行轉型與發展,力求資管業務能夠更加平穩的過渡,與 2017 年執行的征求意見進行對比分析,最新制定的規則,其指導意見針對控制非標與過渡時間做出了相應的調整,把過渡期進行了延長,直到 2020年年底,對過渡期結束以后,仍然沒有到期的非標資產,同樣給出了指導意見。資管新規的出臺規范了銀行理財業務的資金池運作,對銀行資管產品提出單獨管理要求,要加強期限錯配,加強流動性風險管理;銀行非保本理財業務必須實行與公募基金相類似的凈值化管理,徹底打破剛性兌付。
............................
............................
2.2 我國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發展概況
在此次研究過程當中,將理財業務相關理論作為研究的基礎,主要是為了實現理財業務的大眾化,給整篇文章的論證帶來基礎理論。研究資管新規落地后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轉型發展,依然需要建立在科學的理論基礎上才能完成。從本文的研究目的與方法來看,品牌理論、服務營銷相關理論、市場細分理論、金融創新理論、風險管理理論、差異化營銷理論及巴塞爾協議項下的資本約束理論等都能夠作為研究的理論基礎與依據。
2.2.1 商業銀行理財業務基本理論
1.品牌理論
針對品牌理論的研究時間比較長,上世紀 50 年代左右,邁向了古典理論時期,出現了很多非常成熟的理論結果。在此次研究的過程當中,并不會關注產品的無形價值,將重點放在品牌的媒介性質上,積極給消費者帶來差異化的體驗,將其視為產品或服務與客戶銜接的橋梁。除此之外,品牌進行傳播時,表現出很強的互動性,企業在宣傳自己的產品時,要把相關的信息付到產品中,借助客戶的力量,將自身的情感寄托在產品當中。針對品牌來講,需要客戶借助產品把情感轉移給品牌。品牌的特征明顯,具體包含:文化特征、價值特征、利益特征以及屬性特征等等。而識別特征指的是借助品牌獨有的造型符號,便于消費者做出識別,將本產品與其他產品區分開來。利益特征實際上就是品牌表達自我購買屬性時,把功能與情感利益同時傳遞給消費者。屬性特征主要涉及到:消費者給予相關品牌的情感屬性、產品給予消費者的群體屬性。價值特征實際上是無形的資產價值,主要通過品牌所附帶的知名度來體現,與產品的有形價值相比,更為重要。商業銀行所推廣的理財業務,其實就是給消費者提供金融服務,與我們常見的食物產品存在明顯的差別,金融服務表現出很強的不可感知性。在對商業銀行的品牌進行宣傳時,遇到了兩大難題:第一,消費者對于金融產品的解讀可能存在明顯的差異,在進行營銷時,涉及的內容更為復雜化;第二,商業銀行不可能向客戶進行實體展示,因此在宣傳過程當中缺乏載體。因此在進行銷售時,與常規的實物產品肯定會存在明顯的差別。在這種情況下,品牌本身攜帶的附加價值將表現出很強的引導功能,借助品牌效應來刺激消費群體,以品牌的信用為擔保,做出相應的消費決策。
...........................
在此次研究過程當中,將理財業務相關理論作為研究的基礎,主要是為了實現理財業務的大眾化,給整篇文章的論證帶來基礎理論。研究資管新規落地后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轉型發展,依然需要建立在科學的理論基礎上才能完成。從本文的研究目的與方法來看,品牌理論、服務營銷相關理論、市場細分理論、金融創新理論、風險管理理論、差異化營銷理論及巴塞爾協議項下的資本約束理論等都能夠作為研究的理論基礎與依據。
2.2.1 商業銀行理財業務基本理論
1.品牌理論
針對品牌理論的研究時間比較長,上世紀 50 年代左右,邁向了古典理論時期,出現了很多非常成熟的理論結果。在此次研究的過程當中,并不會關注產品的無形價值,將重點放在品牌的媒介性質上,積極給消費者帶來差異化的體驗,將其視為產品或服務與客戶銜接的橋梁。除此之外,品牌進行傳播時,表現出很強的互動性,企業在宣傳自己的產品時,要把相關的信息付到產品中,借助客戶的力量,將自身的情感寄托在產品當中。針對品牌來講,需要客戶借助產品把情感轉移給品牌。品牌的特征明顯,具體包含:文化特征、價值特征、利益特征以及屬性特征等等。而識別特征指的是借助品牌獨有的造型符號,便于消費者做出識別,將本產品與其他產品區分開來。利益特征實際上就是品牌表達自我購買屬性時,把功能與情感利益同時傳遞給消費者。屬性特征主要涉及到:消費者給予相關品牌的情感屬性、產品給予消費者的群體屬性。價值特征實際上是無形的資產價值,主要通過品牌所附帶的知名度來體現,與產品的有形價值相比,更為重要。商業銀行所推廣的理財業務,其實就是給消費者提供金融服務,與我們常見的食物產品存在明顯的差別,金融服務表現出很強的不可感知性。在對商業銀行的品牌進行宣傳時,遇到了兩大難題:第一,消費者對于金融產品的解讀可能存在明顯的差異,在進行營銷時,涉及的內容更為復雜化;第二,商業銀行不可能向客戶進行實體展示,因此在宣傳過程當中缺乏載體。因此在進行銷售時,與常規的實物產品肯定會存在明顯的差別。在這種情況下,品牌本身攜帶的附加價值將表現出很強的引導功能,借助品牌效應來刺激消費群體,以品牌的信用為擔保,做出相應的消費決策。
...........................
3.1 中國工商銀行 Z 分行概況及理財業務體系......................... 28
3.1.2 中國工商銀行 Z 分行概況................................ 28
3.1.2 中國工商銀行 Z 分行理財產品體系........................ 28
第 4 章 資管新規發布后 Z 分行理財產品銷量影響因素實證研究..............................33
4.1 研究思路.................................... 33
4.2 研究設計................................. 33
第 5 章 資管新規下工商銀行 Z 分行理財業務轉型策略及保障措施..........................44
5.1 合理選擇受投資者青睞的產品............................. 44
5.1.1 重點推薦符合資管新規要求的保本類產品.......................... 44
5.1.2 重點推薦起購金額低的理財產品............................ 45
第 5 章 資管新規下工商銀行 Z 分行理財業務轉型策略及保障措施
5.1 合理選擇受投資者青睞的產品
陳步雨[38](2013)突出需求服務是理財的需要,要想在理財服務領域有突破,必須給投資者計劃最適合的理財產品。Z 地區屬國內欠發達地區,投資者投資理念相對保守,風險承受能力較低,投資者較難接受浮動收益的凈值類產品,保本理財退出歷史舞臺勢必會對 Z 地區理財產品銷售造成較大沖擊,資管新規下如何尋求理財業務的平穩過渡,理財產品銷售轉型顯得尤為重要。
資管新規出臺以后,Z 分行組織全行零售條線人員研讀新規要求,學習資管新規具體核心要義。行內理財銷售策略制定人員從 Z 地區實際情況出發,通過工商銀行 Z 分行歷史銷售理財產品數據分析 Z 地區投資者對于理財產品類型、投資期限、起購金額等多方面投資偏好,分析并整理出新規出臺后適合 Z 地區銷售的理財產品銷售清單,有針對性的進行選擇性銷售,通過第四章實證分析,保本類型、投資期限短、起購金額低等理財產品屬性與理財產品銷量正相關,最終實現新規出臺后理財業務的平穩過渡。
結論及展望
資管新規出臺以后,極大沖擊了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傳統市場格局,形成更加規范、嚴格的監管環境,商業銀行為適應新的監管規定及模式,亟需解決品牌管理策略、產品創新策略、客戶關系策略、銷售渠道策略、風險管理策略方面的問題。資管新規的落地造成了我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銷量下降、平均預期收益率下調、理財產品發行數量下降、保本理財發行量占比持續降低,多方面沖擊著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發展。商業銀行需要在新的監管模式下,尋求理財業務戰略轉型,這對商業銀行來說既是挑戰,同時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首先本文通過分析資管新規核心要義以及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理論基礎,以工商銀行 Z 分行為實例,研究工商銀行 Z 分行理財業務的的實際經營發展情況,通過運用多元線性回歸進行實證分析,得出以下結論:理財產品期限、預期收益率、起購金額、風險等級、募集期以及產品是否納入銷售人員績效考核確實對 Z 分行理財產品的銷量存在著顯著性影響。其次論述資管新規落地后工商銀行 Z 分行理財業務實現平穩過渡所采取的有效戰略轉型,以及其轉型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及其采取的系列保障措施,對我國商業銀行理財業務轉型發展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最后,筆者的學術研究水平有限,掌握的專業知識較少,導致論文還存在很多問題,包括理論基礎薄弱、實證部分仍存在不足。如在資管新規背景下,銀行理財產品的市場細分營銷策略、理財產品的設計與與營銷的影響因素等均是筆者今后重點研究和完善之處。而且,伴隨著資管新規過渡期的結束,整體銀行業理財產品的結構也會做出重大調整,消費者對理財產品的認識也會發生變化,在此背景下,銀行業理財業務發展轉型也需要做出調整,因此,后期商業銀行轉型策略的調整和最終“形態”也是今后關注和研究的方向。此外,關于工商銀行 Z 分行的戰略轉型策略可能由于各大銀行自身特點以及所處地區環境的不同,轉型策略的普適性不高,因此,將不同商業銀行的自身特點納入理財業務發展轉型的研究中是今后重要的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略)
相關閱讀
暫無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