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科技創新能力與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基于省級
本文是一篇企業管理論文,本文把工匠精神、科技創新能力以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納入同一個分析框架進行理論上的分析和實證上的檢驗。首先,界定了工匠精神、科技創新能力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相關概念,構建相應的評價指標體系對 2007-2019 年我國 31 個省級區域的制造業面板數據進行測算,并進一步分析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間的區域差異。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1.1 現實背景
新時代背景下,我國的經濟高質量發展是重中之重。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具有保持經濟穩定、擴大就業和再就業、促進市場繁榮等重要作用,因此,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對提升我國的綜合國力和經濟的科學健康平穩運行具有重要作用。多年來,我國制造業規模已躍居世界第一,發展優勢明顯,但大而不強、全而不優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變,亟需通過以科技創新為核心驅動力的新發展跨越來補齊提升。在科技和產業變革背景下,制造業經濟再次成為全球競爭的焦點,而智能制造變為新一輪競爭的制高點。隨著我國制造強國戰略的實施,如何全面提升制造業發展質量和水平、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成為廣大學者和專家研究的重要議題。
科技創新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引領作用。工匠精神作為科技創新的內驅力,不僅對改善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有著重要意義,更是新時代實現制造業結構升級、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和重要保障[1][2][3]。2016 年“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第一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之后在 2017-2019 年工匠精神又連續出現。2021 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弘揚工匠精神,以精工細作提升中國制造品質”再次被重提。在黨的十九大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弘揚“工匠精神”、建設“質量強國”、堅持質量第一。在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注重發展質量和效益的當下,追求精益求精、臻于至善的工匠精神日益成為共識,這背后也折射出我國經濟轉型的邏輯。因此研究工匠精神以提升產品質量、提高科技創新能力以推動制造業產業轉型升級,兩者形成有效互動,推進制造業在質量、效率、動力方面變革,進一步促進高質量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1.2 研究問題
目前已有研究理論上指出,需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以創新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14][15][16]。但是,如何從實證角度探討工匠精神、科技創新能力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三者之間的關系正是本文所研究的重點問題。本文研究的具體問題如下:
第一,如何界定工匠精神并構建測量我國各省級區域制造業工匠精神水平的指標?我國各省級區域制造業工匠精神水平如何?是否存在區域差異并分析存在區域差異的原因?
第二,科技創新能力該如何界定?如何構建科技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測算我國各省級區域制造業的科技創新能力水平并分析區域間的差異性及原因?
第三,如何界定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如何根據其界定構建相應的評價指標體系并進一步探討我國各省級區域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水平?是否存在區域差異并分析原因?
第四,在得到我國考察期內的各省級區域工匠精神、科技創新能力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綜合得分后,如何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構建計量模型,厘清工匠精神、科技創新能力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關系?如何進一步構建以科技創新能力為中介變量的工匠精神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面板數據模型?探討工匠精神和科技創新能力的交互作用是否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如何分區域進一步探討以上關系?
2 概念界定與文獻綜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工匠精神
目前學術界尚無關于工匠精神的普適性概念。總結現有工匠精神的文獻,結合李群等(2018;2020)的觀點[17][18],認為制造業工匠精神包括內隱層的職業價值觀和外顯層的態度行為,是在職業價值觀(匠心)的推動下,通過不斷提高專業技能(匠技)對產品持續的精益求精(匠行)。具體如表 2- 1 所示,匠心、匠技和匠行共同構成了工匠精神的三個維度,其中,匠心是職業價值觀,匠技是專業技能,匠行則為工匠表現出的持續求精創新的行為。
2.1.2 科技創新能力
以科技創新作為發力點推進高質量發展是當下乃至未來的發展趨勢。對于科技創新能力目前尚未有一個統一的認識,通常認為其是推動科技進步和運用其發展成果的潛力總和[19]。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區域科技創新能力,是指區域在科技方面的資源投入、成果產出以及對社會所做貢獻的綜合實力[20]。一般來說,一個區域的科技創新能力與經濟發展是相對應的,尤其是在注重發展質量的時代背景下,科技創新能力依然是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從對科技創新能力進行測算的角度,本文借鑒大多數研究,同時根據科技創新的內涵選取相應的指標進行界定[21]。對于科技創新能力的評價,國內外學者已取得很多成果。其中,很多學者從投入和產出兩方面對科技創新能力進行量化評價。何蕓等(2019)在此基礎上考慮創新環境對科技創新能力的影響[22];朱新玲等(2018)考慮創新合作、創新績效等其它因素的影響[23]。總之,對于區域科技創新能力的評價,科技創新基礎、科技創新投入、科技創新產出和科技創新效益等基本核 心要素都被納入其中[24]。
2.2 文獻綜述
2.2.1 工匠精神的相關研究
2008 年之前,我國關于工匠精神的研究比較少。2008 年之后,金融危機導致全球經濟環境惡化,我國制造業發展陷入困境,工匠精神開始進入管理者和學者的視野。尤其是 2016 年“工匠精神”第一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后,工匠精神的動力支撐對一國發展的作用不容忽視。近年來,我國學者對工匠精神的研究成果頗多且日益成熟, 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工匠精神的內涵。工匠精神在現有相關研究中多次被提及,但缺乏準確和一致的描述。有些學者從宏觀與微觀、供給與需求的角度來探討,還有些學者分多個層次闡述了自己的觀點[3][29][30][31],其中肖群忠等(2015)認為,工匠精神是品質及由品質所反映出來的態度,是對產品精益求精、愛崗敬業、持續專注[3]。劉志彪(2016) 則認為,工匠精神在不同角度具有不同表現:“供給角度表現為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細節精神;需求角度表現為滿足消費者需求,不斷改進產品質量和性能;行為方式角度表現為做事認真負責的態度和行為”[29]。李群等(2018)的觀點是制造業工匠精神是將職業勝任力和工作敬業度相結合,在技能的基礎上體現為一種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不斷創新的態度和行為[18]。在現有文獻中,學術界普遍認為工匠精神會表現出愛崗敬業、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持續專注等特征[32]。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工匠精神被賦予不同的內涵,比如工匠精神應當體現創新性,注重產品的推陳出新[33][34], 勇于突破、協同合作[35]。
(2) 工匠精神的缺失原因。包括歷史文化和現存制度[36][37]、近代工業的興起[38] 、教育體系和工資水平[39][40]等。比如,閔繼勝(2017)借助壟斷競爭市場理論,通過構建理論框架,厘清中國“工匠精神”形成、缺失及恢復的經濟邏輯,并以無為電纜產業為案例進行了驗證[39]。胡少云(2019)認為我國制造業發展的瓶頸是新生代農民工工匠精神“系統性缺失”,包括自身的內部因素以及企業和社會的外部因素[40]。
3 理論基礎與研究假設 .............................. 17
3.1 理論基礎 ................17
3.2 工匠精神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機制及研究假設 ................. 17
3.3 科技創新能力的中介作用及研究假設 ........................ 19
4 工匠精神、科技創新能力與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指標與測評 ................ 22
4.1 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與評價方法 ..................... 22
4.1.1 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 22
4.1.2 綜合評價方法 ....................... 26
5 工匠精神、科技創新能力與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實證分析 .................. 38
5.1 變量選取與統計特征 ............................... 38
5.1.1 變量選取及說明 ................................. 38
5.1.2 變量的統計特征 .............................. 39
5 工匠精神、科技創新能力與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實證分析
5.1 變量選取與統計特征
5.1.1 變量選取及說明
為研究工匠精神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差異影響、科技創新能力在工匠精神影響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的中介效應,以及工匠精神和科技創新能力的交互作用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本文選取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被解釋變量,工匠精神作為核心解釋變量,科技創新能力作為中介變量,將工匠精神和科技創新能力先中心化再構造交互項作為解釋變量。另外,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等還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擾, 本文參考相關研究,選取財政支出[131]、政府干預[131]、產業結構[132]、經濟發展水平[132]、資產[152]、利潤[153]作為控制變量。
進一步探討并對比不同地區間的工匠精神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差異影響、工匠精神和科技創新能力的交互作用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差異影響,以及科技創新能力在工匠精神影響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的中介效應。根據本文 3.2 節的分析,參考學者的做法[154],按照人類發展指數(HDI)進行分區,進一步討論兩大區域間的差異。HDI 指數分區數據來自于《中國人類發展報告 2018》,其分區以全國 HDI 平均值 0.734 為界,HDI 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和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地區的具體省份詳見附錄。
(1) 被解釋變量
制造業高質量發展(hqd):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五個主維度構建的 19 個二級指標綜合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代理指標。在第 4 章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測度時,已按照改進后的熵值法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計算過程和結果進行了介紹,此處不再贅述。
(2) 核心解釋變量
工匠精神(craft):以求精創新和專業技能兩個主維度構建 8 個二級指標綜合為 工匠精神的代理指標。在第 4 章工匠精神測度時,已按照改進后的熵值法對工匠精神計算過程和結果進行了介紹,此處不再贅述。
6 研究結論與討論
6.1 研究結論
本文把工匠精神、科技創新能力以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納入同一個分析框架進行理論上的分析和實證上的檢驗。首先,界定了工匠精神、科技創新能力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相關概念,構建相應的評價指標體系對 2007-2019 年我國 31 個省級區域的制造業面板數據進行測算,并進一步分析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間的區域差異。其次,在理論探討的基礎上提出研究假設,實證分析了我國考察期內各省級區域工匠精神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機制、科技創新能力在工匠精神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間的中介效應,以及工匠精神和科技創新能力的交互作用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此外,分別對HDI 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地區和 HDI 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地區的樣本進一步探討。最后,采用改變時間樣本和系統 GMM 方法進行穩健性檢驗。結論如下:
(1) 工匠精神、科技創新能力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測度情況。根據第四章的測度結果,我國 31 個省級區域 2007-2019 年的工匠精神、科技創新能力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綜合得分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其各維度發展態勢良好,但是區域差距仍然存在,無論是東部地區的工匠精神、科技創新能力,還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現狀,均優于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的發展狀況,并且隨著時間的增加,省份之間的差距日益明顯,需要引起重視。
(2) 工匠精神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作用。從全國樣本來看,考察期內 31 個省級區域的工匠精神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c=0.364,p<0.01), 這主要是因為 HDI 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原因,工匠精神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c=0.466,p<0.01),而在 HDI 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的地區,工匠精神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不顯著(c=0.098,p>0.1),究其原因可能是工匠精神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存在門檻效應。以上實證結果均通過穩健性檢驗。因此,對于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區域,可以通過工匠精神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3) 工匠精神對科技創新能力的作用。全國樣本和 HDI 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地區的工匠精神對科技創新能力有積極的影響(c=0.964,p<0.01;c=1.046,p<0.01), 并且兩種方法檢驗結果均穩健。對于 HDI 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地區的工匠精神對科技創新能力仍有影響(c=0.607,p<0.1),但進行穩健性檢驗時只在系統 GMM 方法下仍然有顯著的積極作用(c=0.318,p<0.01)。根據實證結果,工匠精神可以促進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這一結論不可否認。
參考文獻(略)
- DQ煉化公司物資采購管理問題研究2017-12-16
- 旅游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與探索研究2018-02-02
- 中國農業銀行古交市支行競爭力提升策略管理研究2018-02-13
- 蘭州眾邦電纜有限公司員工績效管理考核企業管理研究2018-02-27
- S公司應收賬款管理研究2018-03-17
- 基于價值鏈理論的SDGT集團成本管理研究2018-03-31
- 凱西涂料員工績效考核體系管理改進研究2018-04-06
- 基于ACE體系的S公司流程優化管理研究2018-04-18
- 國家工商總局市場管理改革對政務效率的影響研究2018-04-29
- A核電設備制造企業項目進度管理研究2018-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