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權的價值計量模型實證研究
時間:2015-01-24 來源:www.xayqsn.com作者:admin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1.1 我國環境問題現狀
近年來隨著全球變暖、溫室效應、排放空間有限等全球環境問題的日益嚴重,節能減排已經成為全球各國共同追求的目標之一。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科學技術、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環境污染問題給我國各方面帶來的危害也在不斷加深。亞洲開發銀行和清華大學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環境分析》報告中指出中國有太原、北京、烏魯木齊、蘭州、重慶等七個城市位居全球十大污染城市,另外據調查我國能達到世界衛生組織空氣質量標準的城市比例還不到 1%。在環保部最新發布的 2013 年第一季度我國調查的 74 個城市空氣質量中總體達標天數比例僅為 44.4%,超標天數比例高達為55.6%,合格比例還不足一半。其中居于我國 2013 年第一季度污染城市第一的石家莊市在 2013 年一月到五月期間僅有 12 天空氣質量達到了優良等級。僅 2012年全國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就為 2 423.7 萬噸,氨氮排放量為 253.6 萬噸,廢氣中二氧化硫排放量為 2 117.6 萬噸,氮氧化物排放量為 2 337.8 萬噸[1]。這些數據清楚的顯示出我國的環境污染問題已經成為危害民生的大問題,雖然 2012 年污染物排放量相較去年有所下降但是長期這樣龐大規模的污染物排放量帶來的環境問題令人堪憂。由于硫化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質的大量排放不僅給空氣帶來嚴重污染,也對水源質量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在 198 個城市 4 929 個地下水監測點位中,優良-良好-較好水質的監測點比例為 42.7%,較差-極差水質的監測點比例為 57.3%,我國的酸雨范圍已經達到了國土面積的 12.2%。為了更加直觀了解我國近年來環境污染的程度,本文根據近 13 年的我國環境統計公報,列舉出 2000-2013 年上半年四種主要污染物在我國的排放總量,具體情況如表 1-1 所示。從這些觸目驚心的數據可以看出我國的環境污染問題正在日益加劇,并且已經成為了危害民生、阻礙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必須盡快找到合理有效的方法減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環境,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
...................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排污權相關理論研究
本文在對排污權會計的確認與價值計量等問題的研究之始,應該首先了解兩個基本問題:一是什么是排污權;二是排污權是否具有科學的理論依據支撐。首先我們先來解釋第一個問題——什么是排污權。國際財務報告解釋公告第3號對排污權定義是:政府(或政府機構)確定一定時期內其控制區內污染物的排放總量,然后通過頒發許可證的方式向控制區內的排放者按比例分配排污權(可以以免費的方式來頒發許可證,也可以向排放者收取一定的費用),并允許排污權在市場上交易。通過上述定義可以看出排污權具有以下幾個特征:首先,排污權交易制度的實施必須建立在一定時期和區域的污染物總量控制基礎上,在污染物總量得到總體控制的前提下進行各地各企業排污許可證的分配工作;其次,在國家相關機構的監督管理下,進行科學的排污量的分配,尤其是在我國排污權發展不成熟的現階段,國家機關有效的監督管理可以防止排污權交易市場不完善帶來的各種弊病;最后,在控制區域內進行合理比例的排污許可證的分配,這樣有利于各區域、各行業的均衡發展。
排污權交易是發展低碳經濟的一種市場化手段,并且作為現階段最有效的減排手段之一,其科學性也值得深思,下面我們將排污權的理論依據進行詳細分析:
(1)資源稀缺理論角度下的“公地悲劇”。資源稀缺性是經濟學首要的原則,相對于有限的資源而言,人的需求具有無限增長和擴大的趨勢,為了滿足這種需求就需要更多的物品和勞務,從而就需要更多的資源,而在一定時間與空間范圍內資源總是有限的,相對不足的資源與人類絕對增長的需求相比就造成了資源的稀缺性。在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中,任何資源相對于人類這種無限擴張的需求都可以說是“稀缺的”。馬爾薩斯(Malthus.T.S)的“絕對稀缺論”和戴利(H. E. Daly)的“穩態稀缺論”都科學闡述了自然資源數量的有限性及稀缺性,而李嘉圖(David Ricardo)[6]的“相對稀缺論”雖然不認為有“絕對稀缺”的存在,但是他也指出對于自然資源應該合理利用,改進技術,提高利用率。面對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加及人類工業、科技等各方面的發展,人類無限制地使用和污染地球資源,最終必然導致人類唯一賴以生存的家園走向資源枯竭、環境惡劣的狀況。面對地球有限的自然資源及人類無限制地生存需求這對矛盾,應該辨證的看待這個問題。馬克思認為矛盾體都是對立統一的,有限的自然資源與無限的人類需求雖然是對立的,但不是不可調和的。人類只要合理的利用自然資源,使自然資源的消耗速度與自然資源的自我調節速度相協調,就可以使人類發展與環境保護并駕齊驅,和諧共存。
.................
第二章 我國排污權會計確認
2.1 排污權的資產確認
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在 1984 年 12 月定義“確認”為:把一個項目作為資產、負債、收入和費用等正式加以記錄及列入企業財務會計報表的過程。確認包括以文字和數字描述一個項目,其數額包括于財務報表的合計數之內。就資產和負債而言,確認包括記錄該項目的取得或發生,也包括確認其隨后的變動。
雖然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提出的上述定義被認為是迄今為止較為權威的會計確認的定義,但是對于會計確認的標準至今還沒有一個統一的結論。文章對于當今主流的會計確認標準進行以下的歸納總結,如表 2-1。
................
2.2 排污權相關會計資產類別對比分析
雖然至今國內外對于排污權會計確認的資產類別還沒有統一的標準,但是分析匯總國內外會計準則、國家法規及專家意見,對于排污權會計確認的資產類別選擇的不同觀點主要集中在無形資產、存貨及金融資產。歐美國家早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就已經開始排污權交易,現在已經發展的相對成熟,而排污權交易在我國起步的較晚,現在還處于推廣階段。雖然國外有些國家在排污權會計方面已經有了較為規范、完整的規定,但是由于我國的排污權交易市場還不成熟,國內外排污權發展現狀不同,因此在排污權的會計確認與計量過程中不能完全照搬國際會計準則或其他國家的經驗。我國排污權的會計確認與計量工作應該以我國的實際情況為大前提,并結合我國會計準則及國際會計準則綜合分析,制定出適合我國現階段排污權交易的會計確認及計量方法。因此,在進行排污權會計項目的確認時首先找出國內外學術界認為與排污權相關的三類資產——無形資產、存貨及金融資產,將我國會計準則中對這三類資產的定義分別與排污權的特征進行對比分析,找出其間的異同,然后將對比結果與國際會計準則相關規定進行綜合分析,找出適合我國現階段的排污權會計資產類別。
2.2.1 排污權與存貨的特征對比分析
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第 1 號——存貨》在第二章第三條中給出存貨定義,即存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持有以備出售的產成品或商品、處在生產過程中的在產品、在生產過程或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美國聯邦能源管理委員會(FERC)在 1993 年 3 月制定的會計與報告程序指出:當溫室氣體排放企業進行生產時,在生產過程中同時產生了副產品,即排放的溫室氣體,就要求企業擁有有效的碳資產,才能符合《清潔空氣法案》的規定,這也就使購買碳資產的成本成為生產成本的必需的一部分。因此,FERC 將用以補償當期污染物排放的排污權列為“存貨”。國內也有一些觀點認為排污權以出售為最終目的,而存貨的最基本特征也是以出售為最終目的。
.................
第三章 排污權價值計量的方法選擇..........19
3.1 排污權價值內涵及特征.................19
3.1.1 排污權價值的內涵 ....................19
3.1.1.1 排污權的使用價值...........19
第四章 排污權的價值計量模型實證研究........28
4.1 排污權價值計量中引入實物期權理論的適用性分析 ..........28
4.1.1 排污權中的期權因素.............28
第五章 某火電廠排污權項目價值評估案例分析.............37
5.1 案例背景資料介紹......................37
5.2 期權識別...........38
第五章 某火電廠排污權項目價值評估案例分析
5.1 案例背景資料介紹
北京京能熱源集團主要以傳統燃煤發電,在北京地區熱電供應方面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該企業在最初上市時可控裝機容量僅有 800 MW 而截至 2012 年底已超過 6 500 MW,同時年發電量超過也已經是原來 50 億 kW.h 的 6 倍之多,不難看出京能熱電集團近年來處于擴張發展階段。而且,該公司控股的機組大多為近些年新增投入的,有著單機容量大、運行狀況良好等特點,這就表明企業不需要過多的投入資本以進行機組的日常維護與維修。該企業在發展與設備投入方面充分考慮節能環保的理念,引進先進的節能環保的機組設備,提高煤電水等各方面的成本利用率。目前企業仍處于加速發展的階段,除了在建康巴什熱電項目與長治欣隆前期項目之外,集團手中仍有較多優異資產,存在后續資產注入的可能性,公司未來發展前景較好。
由于北京污染問題的日益嚴重及國家各項節能減排政策的推出,作為重點監察對象的火力發電企業的減排技術必然要不斷提高以符合國家政策要求。業內人士分析國家有可能提高火力發電企業的節能減排標準,規定排放物中二氧化碳濃度要繼續降低。此時該企業為響應國家號召,符合國家節能減排標準,該企業就必須引進先進的煙氣脫碳技術,使二氧化碳濃度符合國家標準,同時企業每年碳排放總量也會出現大幅度的下降。根據國家節能減排工作的業內人士分析,我國火電行業排放物中碳含量降低的政策性要求提出的可能性為 80%。
................
第六章 結論與展望
6.1 主要結論
排污權交易制度作為一種新型并且有效的節能減排方法正在我國范圍內迅速推廣,但是與之相對應的排污權各種會計問題仍處于相對空白的狀態。文章結合國內外排污權會計相關理論、國內外會計準則與我國排污權發展現狀等各方面因素對排污權會計兩個核心問題——會計確認與價值計量進行研究,并將文中提到的價值計量模型應用到實例中進行實證分析。文章主要結論歸納如下:
(1)在排污權的會計確認方面,文章對國內外學者的主要觀點進行歸納總結,找出排污權會計確認的主要觀點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存貨、金融資產與無形資產,然后結合我國會計準則中這三類資產規定及我國排污權特征進行對比分析。通過對比結果可看出,現階段我國排污權會計應確認為——無形資產。
(2)對排污權價值的內涵及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第三章中分析了排污權的價值包括經濟價值與稀缺性價值,同時分析了排污權價值的特征以及影響排污權價值的各種因素。根據排污權價值的內涵、特征及影響因素,指出傳統價值計量方法與一般實物期權定價法在排污權價值計量過程中存在的缺陷與不足,同時提出適用于排污權特點的科學價值計量方法——混合風險復合實物期權定價樹圖模型法進行排污權的價值計量。
(3)對混合風險復合實物期權定價樹圖模型法進行詳細解釋,同時引入實例對該模型進行實證分析,證明該模型適用于排污權項目的價值計量。
(4)混合風險復合實物期權定價樹圖模型以動態最優的思想進行排污權項目的整體分析。該方法相較于傳統價值計量方法,考慮到了標的資產的不確定性價值、風險價值與管理柔性價值等,深入挖掘排污權的潛在價值。該方法有利于投資決策這在不確定投資環境下根據情況變化靈活調整投資政策。
參考文獻(略)
相關閱讀
暫無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