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時期中美貿易摩擦對中國產品出口的影響——基
時間:2022-01-12 來源:51mbalunwen作者:vicky
本文是一篇國際貿易論文,筆者認為本次中美貿易摩擦中,高科技產品出口受損相對較大,尤其以高端制造業、5G 相關領域受損最為嚴重。為此有關部門應當適時出臺相應扶持政策,加大對國內高科技企業的扶持力度,確保高科技企業市場主體渡過危機,同時要堅持科技自立自強,提升產品科技含量,提高高科技產品出口的競爭力。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目的和意義
1.1.1 研究目的
中美貿易歷史源遠流長,從 1979 年中美建交以來到現在已經 40 多年,中美的貿易發展較快,雙方互惠互利的原則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中間也經歷了很多波折。歷史上美國從未停止過對中國的貿易限制。1980-2016 年間,美國對華共發起貿易救濟案件達 262 起,涉案金額累計 282.6 億美元。各行各業均有涉及,中美經貿利益沖突從未間斷,而此次中美貿易摩擦使得兩國間經貿利益沖突更加激烈。
特朗普政府就職以來提出的“美國優先”發展戰略與 WTO·的自由貿易原則存在沖突,隨著中國經濟實力、國際地位、全球價值鏈參與程度的不斷提升,該沖突不斷加劇,中國的崛起使美國認為自己的霸權地位面臨嚴重威脅。2017 年美國借口“中美貿易嚴重失衡”、“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等理由對華發起“301”調查,2018 年 7-8 月,美國政府無視國際秩序,借口“301”調查結果,宣布對價值 500 億美元的自中國進口商品加征 25%關稅,隨后,中方也作出同等規模的關稅反制,中美貿易摩擦全面爆發。
在此后將近 2 年的時間里,中國和美國的貿易沖突慢慢升級,各行各業增加關稅的商品越來越多。到 2019 年的 10 月份中美經 13 輪談判磋商后,中美貿易摩擦趨向和緩。但基于當前中美雙邊關系中國和美國的雙邊貿易后期的發展還不太清晰,存在諸多變數,貿易上面的沖突和摩擦也依然存在很多問題沒有解決,更沒有達到平衡。
在本次中美貿易摩擦過程中中美兩國貿易摩擦主要是通過兩國互相加征關稅的形式加以表現。在這樣矛盾激化沒有合理制約辦法的背景下,本文主要是針對中國和美國雙邊貿易的沖突摩擦的不確定因素和產生的影響范圍等問題,主要研究美國對華加征關稅對中國產品出口的影響,通過將加征關稅的時間點作為政策沖擊的虛擬變量采用雙重差分(DID)模型,研究中美貿易摩擦可能對中國產品出口產生的影響,并給出相應的應對策略和方法。
1.2 文獻綜述
貿易沖突和摩擦,主要是指在國際貿易中,雙方在交易的過程中因為自身利益的發展從而導致的問題爭議,只要其中一方覺得自己本國的商品利益受到侵犯不被保障,就會提出相應的策略和方法來保障自身利益,那這樣在某些程度上就會使對方的利益受到影響。貿易摩擦的手段大致可以分為關稅手段和非關稅手段。隨著國際貿易的不斷發展,關稅手段逐漸減少,當前貿易摩擦主要以非關稅措施作為主要的手段。非關稅手段新的表現形式大致有技術性貿易壁壘、環境壁壘及知識產權壁壘。
1.2.1 關于貿易摩擦方面的文獻綜述
1.關于關稅措施的研究
關稅水平上升也會降低企業出口能力,縮減企業出口規模。進口國提高關稅對于出口企業會產生以下的影響。一方面降低海外市場對該商品的需求規模;另一方面,會造成企業出口成本上升。如果企業保持出口價格不變則會使得自身利潤下降,如果如果出口企業在原價格的基礎上加上征收的關稅金額,出口企業的價格會失去國際競爭力,進而減少企業的出口規模。彭冬冬和羅明津(2018)認為進口國征收懲罰性關稅通過降低出口產品的數量來達到抑制出口國制造業出口。謝申祥等(2017)研究證明出口企業繳納高額關稅會降低工業增加值,進而抑制生產率。企業的產品質量也會相應出現下降。
2.關于非關稅措施的研究
非關稅措施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反傾銷”、反補貼”和其他救濟措施等方面,下面將詳細展開。
1.關于反傾銷對中國出口影響的研究目前已有大量文獻研究了反傾銷調查對于中國出口的影響,主要包括對出口數量、價格、種類以及貿易轉移的影響。多數文獻在對出口數量的影響上,達成一致結論,部分學者發現反傾銷措施降低了中國相關產品對美出口數量(White 和 Jones,2000;王孝松,翟光宇和林發勤,2015;蔣為和孫浦陽,2016;張燕和車翼,2018)。唐宜紅,張鵬楊(2016)研究反傾銷措施和中國出口的動態效應兩者的關系,利用中國反傾銷案件數據采取雙重差分法發現短期內反傾銷措施會抑制中國出口規模,長期內這一效應不明顯。Lu,Y.、Tao,Z.和 Zhang,Y(2013)關注反傾銷措施對出口價格的,使用2000—2006 中國出口企業數據研究,發現美國對華反傾銷顯著減少了中國產品對美出口,但對價格未產生顯著影響。龍小寧,方菲菲(2018)基于 2000—2006年企業產品的微觀數據使用雙重差分法實證考察,認為存在出口種類的溢出效應,美國對華實施反傾銷措施顯著促進受影響企業的非傾銷產品對美的出口。關于貿易轉移效應方面,向洪金(2008)進行了理論分析通過構建 “兩國三地”的價格競爭模型,并用 2002—2007 年美國對華紡織品反傾銷案件數據回歸,發現一是美國對華反傾銷措施顯著減少了中國相關產品對美出口,二是韓國、印度等同類產品對美的出口顯著增加。謝建國和黃秋月(2014)重點研究這種貿易轉移的持續性,基于 1990—2011 年美國對華反傾銷案件數據,發現美國對華反傾銷導致中國涉案產品出口轉移,同時這種轉移有一定持續性,對中美貿易的長期失衡影響不顯著。
第2章 中美貿易摩擦理論分析
2.1 保護貿易理論及其應用
貿易摩擦的理論基礎實質就是貿易保護主義。貿易保護主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因為在行業規則來說是不公平的,但是對于有些國家來說卻是有利的,因此角度不同,對此看法也褒貶不一。
1. 重商主義
重商主義,就是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比較重視商業貿易往來,重商主義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實現貿易順差,貿易順差主要指的是一國的出口大于進口總量,重商主義是出現最早的貿易保護學說,代表了商業資產階級的利益。該理論提出加速經濟增長以促進經濟發展,促進了一國資本的原始積累。但錯誤地認為金銀貨幣是唯一的財富,未能正確認識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
2. 最優關稅論
若關稅征收國是一個大國,通過加征關稅會產生以下的效應:一是減少某產品在世界市場上的需求,壓低其國際市場價格;二是通過征稅限制出口,減少該產品在世界市場上的供給,從而提高其國際市場價格。對大國來講,征稅可以增加本國福利,改善自身貿易條件。實施最佳關稅可能獲得比自由貿易更多的利益,但也犧牲了他國利益。征收關稅在改善本國貿易條件的同時,使貿易伙伴國的貿易條件惡化利益受損。
3. 幼稚產業保護理論
幼稚工業理論,表明在某些行業里,國內的生產水平還不夠高,同國外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這個時候如果國與際商品共同較量,則本國商品就會受到壓制,但由于消費者是本國的,一般國家會選擇幼稚保護主義來對本國商品進行保護。但是這種理論只是一種過渡作用,實質上體現的是一種貿易保護。從根本上來說這種手段是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最根本的還是要提高國產商品的質量。
2.2 加征關稅對出口影響的效應分析
貿易效應是因為加征關稅造成的進出口量的變化。國家關稅提高,一般會帶來四種不同結果,具體來說就是貿易破壞、貿易偏轉、貿易轉移、貿易抑制等四大效應的產生。舉例說明,A 國即被征稅國本文用來代替中國,B 國即加征關稅的國家本文用來代替美國,C 國為其他第三國。
1.貿易破壞效應
貿易破壞效應指征稅國和被征稅國之間由于關稅提高,而導致被征稅國的商品成本增加,因此價格也上漲,而消費者往往對一種商品更看重的就是價格,因而被征稅國的商品競爭力下降,其出口貿易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當 B 國增加對 A 國產品的關稅稅收,導致 A 國產品到 B 國的出口成本上升,B 國國內于是減少對 A 國產品的進口需求,A 國于是降低對 B 國的出口。這種惡性循環之下,導致的后果就是雙方的貿易往來會越來越少。
2.貿易偏轉效應
貿易偏轉效應指在貿易破壞效應之后,被征稅國某一商品出口成本提高,導致該商品的出口減少,為了解決這種劣勢,被征稅國會將該商品出口轉移到另外一國。因為 B 國對 A 國發起的貿易摩擦會產生貿易破壞效應,A 國出口到 B 國的成本提高,降低了 B 國對 A 國的進口需求,A 國將該產品的出口轉移到另外一個國家,我們稱之為 C 國,彌補出口損失。但是 C 國作為替代國,一般其對該商品的需求量是小于 B 國的,因此實際上被征稅國的損失不能完全彌補回來,在兩國貿易往來越來越頻繁當中,被征稅國與第三國家的關系越來越密切,而征稅國和被征稅國的關系卻在惡化。
3.貿易轉移效應
貿易轉移和貿易偏轉非常相似,征稅國由于提高了該種商品的進口國的稅收,導致被征稅國轉而將商品銷售給其他國,但是征稅國本國的該種商品不能滿足消費者所有需求,因此征稅國就要再向另外一個國家來進來該種商品。B 國對 A 國發起的貿易摩擦會產生貿易破壞效應,導致 B 國從 A 國進口的相關商品減少,B國因進口的商品減少,而本國的消費需求卻不會有太大的下降,為了滿足消費者需求,轉而向 C 國進口該種商品,這就導致了征稅國和第三國家 C 國的貿易越來越密切。
第 3 章 中美貿易摩擦演進歷程與原因 ..................................... 13
3.1 中美雙邊貿易發展現狀 ................................................... 13
3.2 本次中美貿易摩擦特點及原因分析 ...................................... 15
第 4 章 中美貿易摩擦對中國貿易效應及敏感性分析 ............................ 26
4.1 中美貿易摩擦的貿易效應 .............................................. 26
4.1.1 中美貿易摩擦的貿易破壞效應 ......................................... 26
4.1.2 中美貿易摩擦的貿易偏轉效應 ................................. 28
第 5 章 中美貿易摩擦對我國出口的實證分析 .......................... 35
5.1 模型設計 .................................... 35
5.1.1 模型的構建及數據來源 ................................... 35
5.1.2 基準模型回歸 ........................................ 36
第 5 章 中美貿易摩擦對我國出口的實證分析
5.1 模型設計
5.1.1 模型的構建及數據來源
本文借鑒謝建國和王肖(2021)研究成果,以月度作為時間,并將其視為虛擬變量,而后構建相應的雙重差分模型;另外參考國內學者謝建國等(2019)以及國外學者 Heilmann(2016)研究得出的成果,控制變量的選擇上主要有三個指標,一是 GDP;二是匯率;三是關稅。構造以下的基準回歸模型:
以上數據中,出口額數據源于 UN COMTRADE 數據庫和海關總署統計月報,GDP所代表的為季度數據,月份數據的轉換主要借助移動加權平均法的方式來實現。關稅數據的獲取主要來自 WITS 數據庫。值得注意的是關稅數據均代表的為年度數據;另外,美國基于中國出口商品做出的關稅調整共計包含四次,第一次,2019年 7 月初至 8 月底,基于我國出口的 500 億商品增收關稅調整到 25%;第二次,9 月底基于我國 2000 億商品增收關稅調整到 10%;第三次,2019 年 5 月初,基于此批次的商品增關稅上調到了 25%;第四次,在 2019 年 9 月初對我國出口的1250 億商品增收關稅調整到 15%;結合美國對華加征關稅清單及搜集到的年度數據對關稅數據進行月度調整。
第 6 章 結論與啟示
6.1 本文結論
本文通過研究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此次中美貿易摩擦能夠直接反映出中國與美國兩國在經貿利益上展現出的沖突,此次事件的出現主要由美國挑起,主要的目的在于阻礙我國經濟發展,并對我國高端技術進行打壓。中美貿易摩擦從早期的美國醞釀到兩國進入高潮,貿易領域出現的爭端也逐漸從投資領域以及科技領域等滲透到非貿易領域中。同時美國動用了包括“301”、“337”條款等在內的貿易摩擦手段對中國出口產品進行打擊,多次威脅加征懲罰性關稅挑起兩國的關稅戰,中美兩國關稅博弈都對兩國外貿帶來負面影響。
第二,本次中美貿易摩擦受影響的產品種類較多,從美國加征的關稅清單看幾乎涵蓋所有中國出口至美國的產品,其中資本品和消費品涉及較多;從中國出臺的反制清單來看涉及的商品規模少于美國,主要集中在中間品和資本品。
第三,根據關稅敏感性分析測算可得美國對華加征關稅可能使得我國出口金額下降 13.13 億-1226 億美元,下降金額約占我國出口總額的 0.061%-5.74%。總量上來看中美貿易摩擦對我國出口會造成負面影響但仍處于可控范圍之內。分行業看電子設備、機械設備、皮革紡織及鞋帽受損嚴重,分企業類型來看受損嚴重的有外商獨資企業及私營企業,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受損較重。
第四,回歸結果顯示,美國對華加征關稅使得中國對美國出口產生“貿易破壞效應”我國對美國出口下降 57.8%,多期回歸表明中美貿易摩擦對我國出口負面影響有一定時滯大體上呈現出先下降再上升、最后下降的“倒 U 型”特征。多階段回歸結果表明,各加稅清單對我國產品出口隨著涉稅產品擴大而擴大。分清單規模來看美國對華加征關稅對我國出口的負面影響主要集中在 2000 億美元和3000 億美元清單;從產品性質上看 500 億關稅清單主要影響我國機電和航空設備等資本及技術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主要受到 2000 億、3000億關稅清單的影響。
參考文獻(略)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目的和意義
1.1.1 研究目的
中美貿易歷史源遠流長,從 1979 年中美建交以來到現在已經 40 多年,中美的貿易發展較快,雙方互惠互利的原則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中間也經歷了很多波折。歷史上美國從未停止過對中國的貿易限制。1980-2016 年間,美國對華共發起貿易救濟案件達 262 起,涉案金額累計 282.6 億美元。各行各業均有涉及,中美經貿利益沖突從未間斷,而此次中美貿易摩擦使得兩國間經貿利益沖突更加激烈。
特朗普政府就職以來提出的“美國優先”發展戰略與 WTO·的自由貿易原則存在沖突,隨著中國經濟實力、國際地位、全球價值鏈參與程度的不斷提升,該沖突不斷加劇,中國的崛起使美國認為自己的霸權地位面臨嚴重威脅。2017 年美國借口“中美貿易嚴重失衡”、“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等理由對華發起“301”調查,2018 年 7-8 月,美國政府無視國際秩序,借口“301”調查結果,宣布對價值 500 億美元的自中國進口商品加征 25%關稅,隨后,中方也作出同等規模的關稅反制,中美貿易摩擦全面爆發。
在此后將近 2 年的時間里,中國和美國的貿易沖突慢慢升級,各行各業增加關稅的商品越來越多。到 2019 年的 10 月份中美經 13 輪談判磋商后,中美貿易摩擦趨向和緩。但基于當前中美雙邊關系中國和美國的雙邊貿易后期的發展還不太清晰,存在諸多變數,貿易上面的沖突和摩擦也依然存在很多問題沒有解決,更沒有達到平衡。
在本次中美貿易摩擦過程中中美兩國貿易摩擦主要是通過兩國互相加征關稅的形式加以表現。在這樣矛盾激化沒有合理制約辦法的背景下,本文主要是針對中國和美國雙邊貿易的沖突摩擦的不確定因素和產生的影響范圍等問題,主要研究美國對華加征關稅對中國產品出口的影響,通過將加征關稅的時間點作為政策沖擊的虛擬變量采用雙重差分(DID)模型,研究中美貿易摩擦可能對中國產品出口產生的影響,并給出相應的應對策略和方法。
1.2 文獻綜述
貿易沖突和摩擦,主要是指在國際貿易中,雙方在交易的過程中因為自身利益的發展從而導致的問題爭議,只要其中一方覺得自己本國的商品利益受到侵犯不被保障,就會提出相應的策略和方法來保障自身利益,那這樣在某些程度上就會使對方的利益受到影響。貿易摩擦的手段大致可以分為關稅手段和非關稅手段。隨著國際貿易的不斷發展,關稅手段逐漸減少,當前貿易摩擦主要以非關稅措施作為主要的手段。非關稅手段新的表現形式大致有技術性貿易壁壘、環境壁壘及知識產權壁壘。
1.2.1 關于貿易摩擦方面的文獻綜述
1.關于關稅措施的研究
關稅水平上升也會降低企業出口能力,縮減企業出口規模。進口國提高關稅對于出口企業會產生以下的影響。一方面降低海外市場對該商品的需求規模;另一方面,會造成企業出口成本上升。如果企業保持出口價格不變則會使得自身利潤下降,如果如果出口企業在原價格的基礎上加上征收的關稅金額,出口企業的價格會失去國際競爭力,進而減少企業的出口規模。彭冬冬和羅明津(2018)認為進口國征收懲罰性關稅通過降低出口產品的數量來達到抑制出口國制造業出口。謝申祥等(2017)研究證明出口企業繳納高額關稅會降低工業增加值,進而抑制生產率。企業的產品質量也會相應出現下降。
2.關于非關稅措施的研究
非關稅措施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反傾銷”、反補貼”和其他救濟措施等方面,下面將詳細展開。
1.關于反傾銷對中國出口影響的研究目前已有大量文獻研究了反傾銷調查對于中國出口的影響,主要包括對出口數量、價格、種類以及貿易轉移的影響。多數文獻在對出口數量的影響上,達成一致結論,部分學者發現反傾銷措施降低了中國相關產品對美出口數量(White 和 Jones,2000;王孝松,翟光宇和林發勤,2015;蔣為和孫浦陽,2016;張燕和車翼,2018)。唐宜紅,張鵬楊(2016)研究反傾銷措施和中國出口的動態效應兩者的關系,利用中國反傾銷案件數據采取雙重差分法發現短期內反傾銷措施會抑制中國出口規模,長期內這一效應不明顯。Lu,Y.、Tao,Z.和 Zhang,Y(2013)關注反傾銷措施對出口價格的,使用2000—2006 中國出口企業數據研究,發現美國對華反傾銷顯著減少了中國產品對美出口,但對價格未產生顯著影響。龍小寧,方菲菲(2018)基于 2000—2006年企業產品的微觀數據使用雙重差分法實證考察,認為存在出口種類的溢出效應,美國對華實施反傾銷措施顯著促進受影響企業的非傾銷產品對美的出口。關于貿易轉移效應方面,向洪金(2008)進行了理論分析通過構建 “兩國三地”的價格競爭模型,并用 2002—2007 年美國對華紡織品反傾銷案件數據回歸,發現一是美國對華反傾銷措施顯著減少了中國相關產品對美出口,二是韓國、印度等同類產品對美的出口顯著增加。謝建國和黃秋月(2014)重點研究這種貿易轉移的持續性,基于 1990—2011 年美國對華反傾銷案件數據,發現美國對華反傾銷導致中國涉案產品出口轉移,同時這種轉移有一定持續性,對中美貿易的長期失衡影響不顯著。
第2章 中美貿易摩擦理論分析
2.1 保護貿易理論及其應用
貿易摩擦的理論基礎實質就是貿易保護主義。貿易保護主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因為在行業規則來說是不公平的,但是對于有些國家來說卻是有利的,因此角度不同,對此看法也褒貶不一。
1. 重商主義
重商主義,就是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比較重視商業貿易往來,重商主義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實現貿易順差,貿易順差主要指的是一國的出口大于進口總量,重商主義是出現最早的貿易保護學說,代表了商業資產階級的利益。該理論提出加速經濟增長以促進經濟發展,促進了一國資本的原始積累。但錯誤地認為金銀貨幣是唯一的財富,未能正確認識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
2. 最優關稅論
若關稅征收國是一個大國,通過加征關稅會產生以下的效應:一是減少某產品在世界市場上的需求,壓低其國際市場價格;二是通過征稅限制出口,減少該產品在世界市場上的供給,從而提高其國際市場價格。對大國來講,征稅可以增加本國福利,改善自身貿易條件。實施最佳關稅可能獲得比自由貿易更多的利益,但也犧牲了他國利益。征收關稅在改善本國貿易條件的同時,使貿易伙伴國的貿易條件惡化利益受損。
3. 幼稚產業保護理論
幼稚工業理論,表明在某些行業里,國內的生產水平還不夠高,同國外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這個時候如果國與際商品共同較量,則本國商品就會受到壓制,但由于消費者是本國的,一般國家會選擇幼稚保護主義來對本國商品進行保護。但是這種理論只是一種過渡作用,實質上體現的是一種貿易保護。從根本上來說這種手段是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最根本的還是要提高國產商品的質量。
2.2 加征關稅對出口影響的效應分析
貿易效應是因為加征關稅造成的進出口量的變化。國家關稅提高,一般會帶來四種不同結果,具體來說就是貿易破壞、貿易偏轉、貿易轉移、貿易抑制等四大效應的產生。舉例說明,A 國即被征稅國本文用來代替中國,B 國即加征關稅的國家本文用來代替美國,C 國為其他第三國。
1.貿易破壞效應
貿易破壞效應指征稅國和被征稅國之間由于關稅提高,而導致被征稅國的商品成本增加,因此價格也上漲,而消費者往往對一種商品更看重的就是價格,因而被征稅國的商品競爭力下降,其出口貿易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當 B 國增加對 A 國產品的關稅稅收,導致 A 國產品到 B 國的出口成本上升,B 國國內于是減少對 A 國產品的進口需求,A 國于是降低對 B 國的出口。這種惡性循環之下,導致的后果就是雙方的貿易往來會越來越少。
2.貿易偏轉效應
貿易偏轉效應指在貿易破壞效應之后,被征稅國某一商品出口成本提高,導致該商品的出口減少,為了解決這種劣勢,被征稅國會將該商品出口轉移到另外一國。因為 B 國對 A 國發起的貿易摩擦會產生貿易破壞效應,A 國出口到 B 國的成本提高,降低了 B 國對 A 國的進口需求,A 國將該產品的出口轉移到另外一個國家,我們稱之為 C 國,彌補出口損失。但是 C 國作為替代國,一般其對該商品的需求量是小于 B 國的,因此實際上被征稅國的損失不能完全彌補回來,在兩國貿易往來越來越頻繁當中,被征稅國與第三國家的關系越來越密切,而征稅國和被征稅國的關系卻在惡化。
3.貿易轉移效應
貿易轉移和貿易偏轉非常相似,征稅國由于提高了該種商品的進口國的稅收,導致被征稅國轉而將商品銷售給其他國,但是征稅國本國的該種商品不能滿足消費者所有需求,因此征稅國就要再向另外一個國家來進來該種商品。B 國對 A 國發起的貿易摩擦會產生貿易破壞效應,導致 B 國從 A 國進口的相關商品減少,B國因進口的商品減少,而本國的消費需求卻不會有太大的下降,為了滿足消費者需求,轉而向 C 國進口該種商品,這就導致了征稅國和第三國家 C 國的貿易越來越密切。
第 3 章 中美貿易摩擦演進歷程與原因 ..................................... 13
3.1 中美雙邊貿易發展現狀 ................................................... 13
3.2 本次中美貿易摩擦特點及原因分析 ...................................... 15
第 4 章 中美貿易摩擦對中國貿易效應及敏感性分析 ............................ 26
4.1 中美貿易摩擦的貿易效應 .............................................. 26
4.1.1 中美貿易摩擦的貿易破壞效應 ......................................... 26
4.1.2 中美貿易摩擦的貿易偏轉效應 ................................. 28
第 5 章 中美貿易摩擦對我國出口的實證分析 .......................... 35
5.1 模型設計 .................................... 35
5.1.1 模型的構建及數據來源 ................................... 35
5.1.2 基準模型回歸 ........................................ 36
第 5 章 中美貿易摩擦對我國出口的實證分析
5.1 模型設計
5.1.1 模型的構建及數據來源
本文借鑒謝建國和王肖(2021)研究成果,以月度作為時間,并將其視為虛擬變量,而后構建相應的雙重差分模型;另外參考國內學者謝建國等(2019)以及國外學者 Heilmann(2016)研究得出的成果,控制變量的選擇上主要有三個指標,一是 GDP;二是匯率;三是關稅。構造以下的基準回歸模型:
以上數據中,出口額數據源于 UN COMTRADE 數據庫和海關總署統計月報,GDP所代表的為季度數據,月份數據的轉換主要借助移動加權平均法的方式來實現。關稅數據的獲取主要來自 WITS 數據庫。值得注意的是關稅數據均代表的為年度數據;另外,美國基于中國出口商品做出的關稅調整共計包含四次,第一次,2019年 7 月初至 8 月底,基于我國出口的 500 億商品增收關稅調整到 25%;第二次,9 月底基于我國 2000 億商品增收關稅調整到 10%;第三次,2019 年 5 月初,基于此批次的商品增關稅上調到了 25%;第四次,在 2019 年 9 月初對我國出口的1250 億商品增收關稅調整到 15%;結合美國對華加征關稅清單及搜集到的年度數據對關稅數據進行月度調整。
第 6 章 結論與啟示
6.1 本文結論
本文通過研究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此次中美貿易摩擦能夠直接反映出中國與美國兩國在經貿利益上展現出的沖突,此次事件的出現主要由美國挑起,主要的目的在于阻礙我國經濟發展,并對我國高端技術進行打壓。中美貿易摩擦從早期的美國醞釀到兩國進入高潮,貿易領域出現的爭端也逐漸從投資領域以及科技領域等滲透到非貿易領域中。同時美國動用了包括“301”、“337”條款等在內的貿易摩擦手段對中國出口產品進行打擊,多次威脅加征懲罰性關稅挑起兩國的關稅戰,中美兩國關稅博弈都對兩國外貿帶來負面影響。
第二,本次中美貿易摩擦受影響的產品種類較多,從美國加征的關稅清單看幾乎涵蓋所有中國出口至美國的產品,其中資本品和消費品涉及較多;從中國出臺的反制清單來看涉及的商品規模少于美國,主要集中在中間品和資本品。
第三,根據關稅敏感性分析測算可得美國對華加征關稅可能使得我國出口金額下降 13.13 億-1226 億美元,下降金額約占我國出口總額的 0.061%-5.74%。總量上來看中美貿易摩擦對我國出口會造成負面影響但仍處于可控范圍之內。分行業看電子設備、機械設備、皮革紡織及鞋帽受損嚴重,分企業類型來看受損嚴重的有外商獨資企業及私營企業,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受損較重。
第四,回歸結果顯示,美國對華加征關稅使得中國對美國出口產生“貿易破壞效應”我國對美國出口下降 57.8%,多期回歸表明中美貿易摩擦對我國出口負面影響有一定時滯大體上呈現出先下降再上升、最后下降的“倒 U 型”特征。多階段回歸結果表明,各加稅清單對我國產品出口隨著涉稅產品擴大而擴大。分清單規模來看美國對華加征關稅對我國出口的負面影響主要集中在 2000 億美元和3000 億美元清單;從產品性質上看 500 億關稅清單主要影響我國機電和航空設備等資本及技術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主要受到 2000 億、3000億關稅清單的影響。
參考文獻(略)
相關閱讀
- 匯率對俄羅斯對外貿易的影響2018-01-30
- 我國生產性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2018-03-09
- 京津冀服務貿易競爭力影響因素研究2018-03-18
- 中國農產品企業國際貿易市場進入模式選擇研究2018-03-28
- 結構突變下國際原油價格與中美股票價格的波動溢出效應2018-04-20
- 我國重化工業產業調整與轉移對區域碳排放差異貿易影響2018-05-31
- 中國出口對國內消費貿易需求的擠出效應研究2018-06-25
- 中國對西亞四國出口貿易的驅動效應及其影響因素2018-07-14
- 碳補貼政策下供應鏈企業一體化國際貿易策略選擇2018-07-29
- 碳配額不同分配機制下供應鏈碳減排策略及國際貿易...2018-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