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人工智能A股上市企業 技術競爭力探討
時間:2022-05-10 來源:51mbalunwen作者:vicky
本文是一篇企業管理論文,通過研究,本文得到的主要結論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在研發資源投入方面,人工智能企業的 R&D 人員強度普遍較高,是典型的知識和技術密集型企業。技術競爭力是該類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但相較人工智能企業迅速發展所增加的人才需求,專業型人才還存在缺口。
第 1 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義
1956 年提出人工智能概念至今,人工智能領域共經歷了三次高潮階段。2000 年至今是人工智能發展的第三個高潮期,是人工智能技術實現產業化應用的飛躍時期,是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的戰略機遇期。中央、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地方政府相繼出臺了《中國制造 2025》《“互聯網+”人工智能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浙江省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 年)》《深圳市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3 年)》等一系列支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戰略和規劃,中國人工智能技術、企業、產業蓬勃發展。
中商產業研究院的報告顯示,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不斷增長,2020 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達到 1606.9 億元,同比增速 24.43%;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研究中心等編寫的《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報告 2019》顯示,截至 2019 年 2 月,國內人工智能企業共有 745 家,約占全世界人工智能企業總數的 21.67%。745 家人工智能企業中,發生融資事件的企業為 577 家,融資總額為 3832.22 億元,是 2017 年的 2.04倍,排名全球第一;《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指數》中指出,2019 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指數為 64.5,2017 年-2019 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 5.1%。可見,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市場份額逐漸擴大,產業發展呈穩步增長態勢,越來越多的企業投身到人工智能產業中,并且被廣大投資者看好。
近年來,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成效顯著與該產業中的一批具有高技術競爭力的企業有關。這些企業不斷追加資源投入,努力攻關技術難題,產出了諸多專利、產品,開發了多種業務模式。伴隨著人工智能話題的持續升溫,越來越多的學者就人工智能企業展開研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方面,人工智能企業是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載體,是整個產業發展的基石;另一方面,我國大力提倡自主創新、打造全方位的國家創新體系,企業是國家創新體系中至關重要的一環,由企業的創新帶動全社會包括學校、科研院所、政府等在內的力量共同創新是提升我國發展質量的堅實一步。 1.2 國內外文獻研究綜述
技術競爭力作為企業競爭力的核心層面,對人工智能企業等以企業技術競爭力為最重要競爭優勢的企業來說至關重要。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技術迭代速度日益加快,企業管理者和學者們開展了廣泛的關于企業技術競爭力的討論。
1.2.1 技術競爭力國內外研究綜述
影響企業技術競爭力的因素有很多。分析企業技術競爭力的來源是建立技術競爭力評價指標的基礎和關鍵,是研究企業技術競爭力的第一步。對這一話題的研究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學派,資源學派和能力學派。
其中資源學派認為,每個企業的資源稟賦不盡相同,那些獨特而又難以模仿的有形和無形資源是各個企業保持持久競爭優勢的原動力。Narula 和 Wakelin 的研究表明了國際直接投資(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有利于提高企業的技術競爭水平[1]。此外,R&D 投入、R&D 人員等也是能夠提高企業技術競爭力的重要資源[2,3,4]。能力學派認為,企業利用信息技術資源、組織資源和管理資源來獲得競爭優勢的能力決定著企業的技術競爭力。Grindly 認為傳統的將技術能力作為企業成功關鍵因素的觀點是錯誤的,只有具有良好組織能力的企業才能獲得技術競爭優勢,因此,組織能力對企業至關重要[5]。Hemais 和 Barros 等以巴西的聚合物工業企業為研究對象,認為該行業以科學為基礎,因此,創造技術的能力是企業在市場中長期生存的關鍵[6]。陸菊春、韓國文認為 R&D 能力、投入能力、組織管理能力、營銷能力、財務能力影響企業技術創新能力[7]。Jin Zhouying 指出發展中國家要通過不斷創新軟技術和創造更加有力的軟環境來縮小其與發達國家技術競爭力之間的差距[8]。Jolly 研究表明技術競爭力首先取決于應用研究、開發團隊能力、技術與公司核心業務的關聯性、競爭的時間優勢以及融資潛力[9]。Andrés 和 Aurelia 強調了研發和技術組織(RTO)對于企業競爭力的重要影響,并通過多元模型解釋各項指標的影響程度[10]。Ernst 等從專利申請量和專利質量兩方面評價企業的技術競爭力[11]。
第 2 章 相關基礎理論研究
2.1 相關概念界定
2.1.1 競爭力與企業競爭力
競爭力是一個相對概念,是企業在競爭環境下相互比較、較量所展現出的一種綜合實力。它可以進一步細分為區域競爭力、產業競爭力和企業競爭力。 企業競爭力是指在競爭的市場條件下,企業通過綜合利用內外部的資源和能力為顧客創造價值并實現自身價值的綜合性能力。企業競爭力主要表現在三個層面,產品層、制度層和核心層。產品層是企業提供產品或服務以滿足目標客戶需求時表現出來的能力;制度層更多的體現在管理層通過建立企業運行機制、調整規模、結構以保證企業正常運行的能力;核心層則指企業運營理念、價值觀念、使命、文化、品牌、創新等延續企業生命力的能力。本文認為,核心層面的競爭力在三種能力中起到決定性作用。人工智能企業的企業競爭力應該由其知識密集、技術創新驅動的特點所決定,因此,不斷創新的能力是企業競爭力。
2.1.2 企業技術競爭力
企業技術競爭力處于企業競爭力的核心層面,是企業在技術上表現出來的獨特競爭優勢,是企業應對外部市場條件變化,保持長久競爭活力的關鍵。
學者們對企業技術競爭力的定義可以概括為三類:一類學者認為企業技術競爭力是企業的技術研發能力、技術轉換能力、技術保護能力、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技術壟斷競爭力、技術利用競爭力、設計、生產并銷售貨物及提供服務的能力等能力方面所產生的優勢[46,40];一類學者則認為企業技術競爭力是企業利用內部資源,特別是 R&D經費、R&D 人員等技術資源的數量、質量、效率,進而給企業帶來的優勢[3,23];還有一類學者認為,資源和能力對于企業同樣重要,企業技術競爭力是運用資源和能力,給目標顧客提供更佳的產品和服務從而戰勝競爭對手的能力[43,44]。本文認同第三類學者的觀點,認為人工智能企業的技術競爭力是企業利用自身及外部資源條件和能力,持續精進技術,從而在競爭中保持優勢的能力。
2.2 相關理論基礎
2.2.1 企業競爭力的外生論
企業競爭力外生論主要探討了外部環境對企業發展的影響。理論代表是邁克爾·波特。邁克爾·波特提出了競爭優勢理論,強調企業的競爭力與企業在所屬行業中的競爭環境至關重要,并在其《競爭戰略》一書中提出了在企業競爭理論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五力模型。該模型指出,現有競爭者間的競爭能力、潛在進入者進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供應商的討價還價能力、顧客的討價還價能力均影響著企業競爭戰略的決策。五力模型整合了產業經濟與企業管理理論,總結出了影響企業競爭力的外在因素,并分析了企業各情況下應該選擇的競爭戰略。但該理論的理論假設只考慮了外部因素對企業發展的影響,忽略了企業自身資源和能力的重要性。 在此基礎上邁克爾·波特還提出了國際競爭優勢理論,并開發了決定本國企業國際競爭優勢的鉆石模型,其中包括六種影響企業競爭優勢的要素,分別為生產要素、需求條件、相關支持產業、企業戰略、組織結構及競爭對手、隨機事件和政府。該模型為企業積極創新及適應外部環境方面帶來極大的啟示。然而,雖然該模型也指出了本國企業的組織結構、管理方式及戰略選擇在全球競爭中的重要性,但整個模型還是強調產業環境、國際環境等外部因素對企業競爭優勢的影響。
第 3 章 人工智能上市企業研究樣本確定及企業發展概要 ........................ 18
3.1 人工智能上市企業研究樣本確定 .............................. 18
3.2 人工智能上市企業發展概要 ............................ 19
第 4 章 人工智能企業技術競爭力綜合評價模型構建 ................................ 23
4.1 人工智能企業技術競爭力評價的概念模型 .................................. 23
4.2 人工智能企業技術競爭力評價指標選擇與權重確定 ............................ 24
第 5 章 人工智能上市企業技術競爭力綜合評價及結果分析 .................... 30
5.1 人工智能上市企業技術競爭力綜合評價 .................................... 30
5.1.1 基于創新投入與產出的人工智能上市企業技術競爭力評價 .................. 30
5.1.2 基于產業鏈的人工智能上市企業技術競爭力評價 .................................. 38
第 6 章 人工智能企業技術競爭力提升策略
6.1 研發人才方面
6.1.1 建立高質量人才供給體系
第一,優化學科專業建設。全面推進人工智能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支持科研基礎好的高校增設人工智能學科。第二,強化技能人才培養。加大人工智能實訓力度,支持相關研究機構、高等院校與企業開展培訓合作,開展人工智能基礎知識和應用教育。推進集團化辦學,打造人工智能工作室、創新工作室、師徒工作間,培養高技能人工智能人才。第三,完善人才引進機制。從 R&D 經費中劃撥一部分資金用來招聘高端人才;通過協議、特聘、兼職、技術咨詢等方式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開展校企合作機制,建立長期穩定的引才平臺型;從企業內部挖掘和培養熱愛企業、認同文化、具有創新思維的員工,培養符合企業自身業務特點的專門人才。
6.1.2 完善企業激勵機制
有效的激勵機制是激發研發人員工作積極性的重要舉措。對企業中優秀的研發人員報酬福利、精神獎勵、允許員工持股;對于獲得國內外重要獎項的個人及其團隊給予高額獎勵;對成果轉化項目優先給予資金支持;從生活等方面給予關懷,可適當解決配偶就業、子女教育等其關心問題;新引進的高端人才給予一次性落地費用補貼。
6.1.3 提升研發人員知識儲備
提高企業的研發實力必須努力提升研發人員知識水平。定期設置培訓課程,邀請企業內外部優秀研發人員為企業員工授課;增加員工外出學習的機會,鼓勵個人及團隊參加國內外的高端賽事及科技論壇;支持員工到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深造;員工自費學習高端技術的可以適當報銷。
第 7 章 結論與展望
7.1 主要工作及結論
本文運用綜合評價方法、專利計量方法、競爭位勢分析法等對 65 家我國人工智能 A 股上市企業進行了技術競爭力綜合分析和評價。首先本文從創新投入與產出視角出發運用綜合分析方法中的因子分析方法,選擇企業財務優勢、研發資源、研發產出三個維度的 13 個評價指標綜合評價了 65 家企業的技術競爭力,以各因子得分以及綜合得分排序的方式展現了各個企業技術競爭力的強弱。緊接著,本文根據各企業所處產業鏈的位置及細分領域進行分析,就技術競爭力進一步進行評價。再者,本文運用專利組合分析方法分析這 65 家企業的技術競爭位勢,分別得到處在技術領先地位、潛在競爭地位、技術落后地位、研發活躍地位的企業,并用散點圖的方式繪制在坐標系中。最后,本文綜合分析各研究方法所得到的結論,在研發資源投入、研發產出、研發環境三個維度就人工智能企業如何提升技術競爭力提出了具體的提升策略。
通過研究,本文得到的主要結論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在研發資源投入方面,人工智能企業的 R&D 人員強度普遍較高,是典型的知識和技術密集型企業。技術競爭力是該類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但相較人工智能企業迅速發展所增加的人才需求,專業型人才還存在缺口。研發經費是企業取得研發產出的先決條件。但也存在 R&D 經費強度不高但技術競爭力很高的企業,因此,研發投入的增加并不必然導致研發產出的增加。同時,目前我國人工智能企業的創新投入產出轉化能力弱,存在一定程度的資源浪費。
第二,在研發產出方面,首先,我國人工智能企業技術競爭力普遍偏弱。16.92%的研究對象處于技術領先地位,超過 70%的企業處于技術落后地位,說明我國人工智能企業的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大多數企業在不斷摸索,因此,這些企業的未來發展情況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中國人工智能企業的整體水平。其次,我國人工智能上市企業的技術競爭力差距較大。處于各競爭地位的企業在數量上很不平衡,大部分處于技術領先地位的企業在技術活躍度和技術價值度方面都遠超行業平均值,這些企業將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引領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再次,少數處于潛在競爭地位和研發活躍地位的企業有著較強的研發氛圍和發展潛力,未來很有可能成為技術領先型企業。處于潛在競爭地位和研發活躍地位的人工智能企業分別占研究對象總數的 3.08%和 6.15%,他們已經有了相對穩定的發展方向或一定程度的研發基礎,未來發展潛力大,很有可能進軍行業領先地位。然而,這些企業的技術活躍度和技術價值度都在行業平均水平附近,因此還應追加研發投入或保持長遠的戰略眼光。
參考文獻(略)
第 1 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義
1956 年提出人工智能概念至今,人工智能領域共經歷了三次高潮階段。2000 年至今是人工智能發展的第三個高潮期,是人工智能技術實現產業化應用的飛躍時期,是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的戰略機遇期。中央、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地方政府相繼出臺了《中國制造 2025》《“互聯網+”人工智能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浙江省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 年)》《深圳市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3 年)》等一系列支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戰略和規劃,中國人工智能技術、企業、產業蓬勃發展。
中商產業研究院的報告顯示,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不斷增長,2020 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達到 1606.9 億元,同比增速 24.43%;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研究中心等編寫的《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報告 2019》顯示,截至 2019 年 2 月,國內人工智能企業共有 745 家,約占全世界人工智能企業總數的 21.67%。745 家人工智能企業中,發生融資事件的企業為 577 家,融資總額為 3832.22 億元,是 2017 年的 2.04倍,排名全球第一;《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指數》中指出,2019 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指數為 64.5,2017 年-2019 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 5.1%。可見,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市場份額逐漸擴大,產業發展呈穩步增長態勢,越來越多的企業投身到人工智能產業中,并且被廣大投資者看好。
近年來,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成效顯著與該產業中的一批具有高技術競爭力的企業有關。這些企業不斷追加資源投入,努力攻關技術難題,產出了諸多專利、產品,開發了多種業務模式。伴隨著人工智能話題的持續升溫,越來越多的學者就人工智能企業展開研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方面,人工智能企業是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載體,是整個產業發展的基石;另一方面,我國大力提倡自主創新、打造全方位的國家創新體系,企業是國家創新體系中至關重要的一環,由企業的創新帶動全社會包括學校、科研院所、政府等在內的力量共同創新是提升我國發展質量的堅實一步。 1.2 國內外文獻研究綜述
技術競爭力作為企業競爭力的核心層面,對人工智能企業等以企業技術競爭力為最重要競爭優勢的企業來說至關重要。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技術迭代速度日益加快,企業管理者和學者們開展了廣泛的關于企業技術競爭力的討論。
1.2.1 技術競爭力國內外研究綜述
影響企業技術競爭力的因素有很多。分析企業技術競爭力的來源是建立技術競爭力評價指標的基礎和關鍵,是研究企業技術競爭力的第一步。對這一話題的研究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學派,資源學派和能力學派。
其中資源學派認為,每個企業的資源稟賦不盡相同,那些獨特而又難以模仿的有形和無形資源是各個企業保持持久競爭優勢的原動力。Narula 和 Wakelin 的研究表明了國際直接投資(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有利于提高企業的技術競爭水平[1]。此外,R&D 投入、R&D 人員等也是能夠提高企業技術競爭力的重要資源[2,3,4]。能力學派認為,企業利用信息技術資源、組織資源和管理資源來獲得競爭優勢的能力決定著企業的技術競爭力。Grindly 認為傳統的將技術能力作為企業成功關鍵因素的觀點是錯誤的,只有具有良好組織能力的企業才能獲得技術競爭優勢,因此,組織能力對企業至關重要[5]。Hemais 和 Barros 等以巴西的聚合物工業企業為研究對象,認為該行業以科學為基礎,因此,創造技術的能力是企業在市場中長期生存的關鍵[6]。陸菊春、韓國文認為 R&D 能力、投入能力、組織管理能力、營銷能力、財務能力影響企業技術創新能力[7]。Jin Zhouying 指出發展中國家要通過不斷創新軟技術和創造更加有力的軟環境來縮小其與發達國家技術競爭力之間的差距[8]。Jolly 研究表明技術競爭力首先取決于應用研究、開發團隊能力、技術與公司核心業務的關聯性、競爭的時間優勢以及融資潛力[9]。Andrés 和 Aurelia 強調了研發和技術組織(RTO)對于企業競爭力的重要影響,并通過多元模型解釋各項指標的影響程度[10]。Ernst 等從專利申請量和專利質量兩方面評價企業的技術競爭力[11]。
第 2 章 相關基礎理論研究
2.1 相關概念界定
2.1.1 競爭力與企業競爭力
競爭力是一個相對概念,是企業在競爭環境下相互比較、較量所展現出的一種綜合實力。它可以進一步細分為區域競爭力、產業競爭力和企業競爭力。 企業競爭力是指在競爭的市場條件下,企業通過綜合利用內外部的資源和能力為顧客創造價值并實現自身價值的綜合性能力。企業競爭力主要表現在三個層面,產品層、制度層和核心層。產品層是企業提供產品或服務以滿足目標客戶需求時表現出來的能力;制度層更多的體現在管理層通過建立企業運行機制、調整規模、結構以保證企業正常運行的能力;核心層則指企業運營理念、價值觀念、使命、文化、品牌、創新等延續企業生命力的能力。本文認為,核心層面的競爭力在三種能力中起到決定性作用。人工智能企業的企業競爭力應該由其知識密集、技術創新驅動的特點所決定,因此,不斷創新的能力是企業競爭力。
2.1.2 企業技術競爭力
企業技術競爭力處于企業競爭力的核心層面,是企業在技術上表現出來的獨特競爭優勢,是企業應對外部市場條件變化,保持長久競爭活力的關鍵。
學者們對企業技術競爭力的定義可以概括為三類:一類學者認為企業技術競爭力是企業的技術研發能力、技術轉換能力、技術保護能力、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技術壟斷競爭力、技術利用競爭力、設計、生產并銷售貨物及提供服務的能力等能力方面所產生的優勢[46,40];一類學者則認為企業技術競爭力是企業利用內部資源,特別是 R&D經費、R&D 人員等技術資源的數量、質量、效率,進而給企業帶來的優勢[3,23];還有一類學者認為,資源和能力對于企業同樣重要,企業技術競爭力是運用資源和能力,給目標顧客提供更佳的產品和服務從而戰勝競爭對手的能力[43,44]。本文認同第三類學者的觀點,認為人工智能企業的技術競爭力是企業利用自身及外部資源條件和能力,持續精進技術,從而在競爭中保持優勢的能力。
2.2 相關理論基礎
2.2.1 企業競爭力的外生論
企業競爭力外生論主要探討了外部環境對企業發展的影響。理論代表是邁克爾·波特。邁克爾·波特提出了競爭優勢理論,強調企業的競爭力與企業在所屬行業中的競爭環境至關重要,并在其《競爭戰略》一書中提出了在企業競爭理論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五力模型。該模型指出,現有競爭者間的競爭能力、潛在進入者進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供應商的討價還價能力、顧客的討價還價能力均影響著企業競爭戰略的決策。五力模型整合了產業經濟與企業管理理論,總結出了影響企業競爭力的外在因素,并分析了企業各情況下應該選擇的競爭戰略。但該理論的理論假設只考慮了外部因素對企業發展的影響,忽略了企業自身資源和能力的重要性。 在此基礎上邁克爾·波特還提出了國際競爭優勢理論,并開發了決定本國企業國際競爭優勢的鉆石模型,其中包括六種影響企業競爭優勢的要素,分別為生產要素、需求條件、相關支持產業、企業戰略、組織結構及競爭對手、隨機事件和政府。該模型為企業積極創新及適應外部環境方面帶來極大的啟示。然而,雖然該模型也指出了本國企業的組織結構、管理方式及戰略選擇在全球競爭中的重要性,但整個模型還是強調產業環境、國際環境等外部因素對企業競爭優勢的影響。
第 3 章 人工智能上市企業研究樣本確定及企業發展概要 ........................ 18
3.1 人工智能上市企業研究樣本確定 .............................. 18
3.2 人工智能上市企業發展概要 ............................ 19
第 4 章 人工智能企業技術競爭力綜合評價模型構建 ................................ 23
4.1 人工智能企業技術競爭力評價的概念模型 .................................. 23
4.2 人工智能企業技術競爭力評價指標選擇與權重確定 ............................ 24
第 5 章 人工智能上市企業技術競爭力綜合評價及結果分析 .................... 30
5.1 人工智能上市企業技術競爭力綜合評價 .................................... 30
5.1.1 基于創新投入與產出的人工智能上市企業技術競爭力評價 .................. 30
5.1.2 基于產業鏈的人工智能上市企業技術競爭力評價 .................................. 38
第 6 章 人工智能企業技術競爭力提升策略
6.1 研發人才方面
6.1.1 建立高質量人才供給體系
第一,優化學科專業建設。全面推進人工智能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支持科研基礎好的高校增設人工智能學科。第二,強化技能人才培養。加大人工智能實訓力度,支持相關研究機構、高等院校與企業開展培訓合作,開展人工智能基礎知識和應用教育。推進集團化辦學,打造人工智能工作室、創新工作室、師徒工作間,培養高技能人工智能人才。第三,完善人才引進機制。從 R&D 經費中劃撥一部分資金用來招聘高端人才;通過協議、特聘、兼職、技術咨詢等方式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開展校企合作機制,建立長期穩定的引才平臺型;從企業內部挖掘和培養熱愛企業、認同文化、具有創新思維的員工,培養符合企業自身業務特點的專門人才。
6.1.2 完善企業激勵機制
有效的激勵機制是激發研發人員工作積極性的重要舉措。對企業中優秀的研發人員報酬福利、精神獎勵、允許員工持股;對于獲得國內外重要獎項的個人及其團隊給予高額獎勵;對成果轉化項目優先給予資金支持;從生活等方面給予關懷,可適當解決配偶就業、子女教育等其關心問題;新引進的高端人才給予一次性落地費用補貼。
6.1.3 提升研發人員知識儲備
提高企業的研發實力必須努力提升研發人員知識水平。定期設置培訓課程,邀請企業內外部優秀研發人員為企業員工授課;增加員工外出學習的機會,鼓勵個人及團隊參加國內外的高端賽事及科技論壇;支持員工到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深造;員工自費學習高端技術的可以適當報銷。
第 7 章 結論與展望
7.1 主要工作及結論
本文運用綜合評價方法、專利計量方法、競爭位勢分析法等對 65 家我國人工智能 A 股上市企業進行了技術競爭力綜合分析和評價。首先本文從創新投入與產出視角出發運用綜合分析方法中的因子分析方法,選擇企業財務優勢、研發資源、研發產出三個維度的 13 個評價指標綜合評價了 65 家企業的技術競爭力,以各因子得分以及綜合得分排序的方式展現了各個企業技術競爭力的強弱。緊接著,本文根據各企業所處產業鏈的位置及細分領域進行分析,就技術競爭力進一步進行評價。再者,本文運用專利組合分析方法分析這 65 家企業的技術競爭位勢,分別得到處在技術領先地位、潛在競爭地位、技術落后地位、研發活躍地位的企業,并用散點圖的方式繪制在坐標系中。最后,本文綜合分析各研究方法所得到的結論,在研發資源投入、研發產出、研發環境三個維度就人工智能企業如何提升技術競爭力提出了具體的提升策略。
通過研究,本文得到的主要結論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在研發資源投入方面,人工智能企業的 R&D 人員強度普遍較高,是典型的知識和技術密集型企業。技術競爭力是該類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但相較人工智能企業迅速發展所增加的人才需求,專業型人才還存在缺口。研發經費是企業取得研發產出的先決條件。但也存在 R&D 經費強度不高但技術競爭力很高的企業,因此,研發投入的增加并不必然導致研發產出的增加。同時,目前我國人工智能企業的創新投入產出轉化能力弱,存在一定程度的資源浪費。
第二,在研發產出方面,首先,我國人工智能企業技術競爭力普遍偏弱。16.92%的研究對象處于技術領先地位,超過 70%的企業處于技術落后地位,說明我國人工智能企業的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大多數企業在不斷摸索,因此,這些企業的未來發展情況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中國人工智能企業的整體水平。其次,我國人工智能上市企業的技術競爭力差距較大。處于各競爭地位的企業在數量上很不平衡,大部分處于技術領先地位的企業在技術活躍度和技術價值度方面都遠超行業平均值,這些企業將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引領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再次,少數處于潛在競爭地位和研發活躍地位的企業有著較強的研發氛圍和發展潛力,未來很有可能成為技術領先型企業。處于潛在競爭地位和研發活躍地位的人工智能企業分別占研究對象總數的 3.08%和 6.15%,他們已經有了相對穩定的發展方向或一定程度的研發基礎,未來發展潛力大,很有可能進軍行業領先地位。然而,這些企業的技術活躍度和技術價值度都在行業平均水平附近,因此還應追加研發投入或保持長遠的戰略眼光。
參考文獻(略)
相關閱讀
暫無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