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創業生態系統發展水平綜合評價及優化思考
時間:2022-07-22 來源:51mbalunwen.com作者:vicky
本文是一篇創業管理論文,本文以文獻研究等方法先梳理創業及創業生態系統的相關知識理論,結合江西省創業生態系統發展的實際情況初步構建指標,經過一再篩選驗證得到8個一級指標和21個二級指標,通過運用熵值法和TOPSIS法對所構建的指標體系進行賦權和綜合分析,并針對評價結果提出相關建議與對策。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1.1.1 研究背景
創業是促進經濟增長和帶動社會進步的源動力[1]。上世紀60年代中期,富有平等、自由、開放創業文化和創業精神的美國硅谷、印度班加尼爾、中國臺灣新竹和中關村等為代表的創業活動集中區域吸引著一大批有著創業意愿的人爭相涌入。這些區域的創業活動蓬勃發展,使得當地社會經濟、人均收入、幸福指數等有了大幅度的提升。這不僅為市場注入新活力,并且解決了一大批就業失業問題,各國及各地政府相繼效仿此類創業現象,“某某硅谷”“某某中關村”出現在世界各地。異常矚目的創業活動不僅吸引了政府的目光,也讓國內外的學者們將研究的視線聚焦到創業相關的領域上。 創新是創業的根莖,而創業是創新的枝干。自2014年,李克強總理明確提出要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造為推動中國經濟繼續前行的重要引擎,黨中央、國務院先后頒布了大量有利于創新創業活動的支持政策,以期推動我國創業生態系統向更高質量、高水平發展。為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激發群眾創業活力,江西省緊跟國家和黨中央的步伐,先后頒布《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實施意見》(贛府發[2015]36號)《、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贛府廳發[2015]49號)、《關于印發(江西省創業補助資金職業培訓補貼管理辦法)的通知》(贛人社發[2019]3號)等政策,不僅降低了創新創業門檻,更全方位促進江西省創新創業活動的蓬勃發展。
無論是從現實情況出發,還是理論層面考慮,對江西省創業生態系統發展水平的綜合評價研究都是十分必要的,創業生態系統發展水平的好壞,直接影響地區經濟活力。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當下全球創業熱持續高漲,關于創業的相關研究也受到越來越多國內外學者的關注,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學者們普遍認為創業活動受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并且因所在區域不同而存在不同的發展路徑,這就延伸出對創業企業內外部環境的相關研究。當交叉學科研究被學者們重視,生態學被引用到創業研究領域,由生態系統與創業活動共同構成的創業生態系統的研究逐漸興起。創業生態系統存在的目的就是提高所在區域的創業活動效率,進而推動該區域的社會經濟發展。研究創業生態系統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創業企業降低創業失敗率,也利于政府能夠為創業生態系統的良好運行運行產生正面的影響,進而激發區域的經濟活力。創業生態系統本身具有顯著的復雜性和異質性,關于創業生態系統的研究歷史也比較悠長,但是由于我國的創業研究起步晚于國外,所以涉及的范疇相對較窄。隨著改革開放進程地不斷加快,我國創業活躍度越來越高,越來越多學者開始關注從生態學視角進行解讀的創業生態系統研究。隨著創業生態系統內涵等理論的不斷豐富成熟,針對不同區域、研究主體的創業生態系統評價也受到學者的重視。通過對不同區域、各主體主導的創業生態系統的評價,學者們期望能夠運用量化的方式對其發展水平和發展狀況進行評價分析,并推動創業生態系統的發展優化。
隨著圍繞創業的相關評價研究逐漸深入,創業生態系統一詞出現在各界學者視野中,關于創業生態系統評價的研究就逐漸興起并受到廣泛地關注和重視。由于還未明確創業生態系統的內涵界定,不同的學者根據自身對創業生態系統的定義理解,構建了存在主觀認知差異的創業生態系統評價指標體系。在創業生態系統之前,最初是Lansiti和Levien(2004)從商業生態系統的生產力、穩健性和創造力三方面構建評價指標,并對其進行評價[6]。Vogel(2013)認為對創業生態系統發展水平的評估應該從創業者、組織機構和社區三個方面著手,他提出不同層次的個體或機構有不同需求和服務性能,這些因素對創業活動成功與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7]。另外一些學者則認為創業生態系統內部存在過程性和階段性,Mason&Brown(2014)認為初創企業以及其發展的不同階段所需求的創業環境不同,并分析創業生態3個層次、8個方面的要素(如金融機構、文化環境、政策支持等),構建了創業生態系統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理論模型[8]。
第2章 相關概念與理論基礎
2.1 創業的相關概念
2.1.1 創業的概念
關于創業(Entrepreneurship)一詞最早出現在1755年一位叫Mirabeau的人出資出版的法國經濟學家Richard Cantillon的《商業性質概論》著作中,Cantillon提出將創業者和創業活動中的風險聯系在一起,這是關于創業的第一次定義,即創業代表著承擔風險[20]。
Entrepreneurship是從Entrepreneur演化而來的,英文中對Entrepreneurship的解釋是“新建企業的過程中會有風險,并在風險中進行運作和組織的互動”。雖然創業一詞是從經濟研究領域中被人們熟知,但是一直以來各位學者對創業的含義各持己見,尚未達成一致。本文梳理了國內外學者對創業的相關定義和研究成果。
Frank Knight(1921)認為創業的本質就是“創業者處理風險和不確定性的能力”[21]。Gartner(1985)曾用德爾菲法對創業的相關概念進行了實驗研究,研究得出創業是新的組織的創建過程,并認為創業的內涵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創業者的個人特性,另一方面是創業行為的最終結果[22]。Stevenson Roberts和Grousbeck(1989)提出,無論是獨立創業,還是一個組織共同參與并緊抓創業機遇,在這一系列過程中與行為人當時控制的資源并無關系[23]。Morris(1998)研究并整理了當時在歐美地區期刊、雜志、教材等書籍中出現的關于創業的77個定義,其中出現的高頻詞主要有:開創新事業、創建新組織、風險承擔、價值創造、資源的重新分配等[24]。Timmons(1999)認為創業是一種思考、推理和行動的方法,其不僅要受創業機會的影響,同時還要求創業者具有縝密完備的實施計劃和高度平衡技巧的領導能力[25]。Shane和Siropolis(2000)兩位學者把創業定義為創業者根據自己的知識儲備、思想和創業意愿,通過努力工作來創辦一個新企業、新組織,包括創立新公司、生產新產品或提供新服務來實現自己的創業理想[4]。
2.2 創業生態系統的相關研究
2.2.1 創業生態系統的內涵
創業生態系統研究源于創業活動與生物學中生態系統的結合。關于企業與生態系統這兩者產生交集,最開始是Hannan和Freeman(1977)從生態視角對企業進行研究,提出組織生態和企業種群等概念,從生態學的角度對企業進行理論詮釋,強調在對企業進行分析時,要與其生存發展的外部環境加以結合。隨后,一些學者開始將生態系統與創業問題進行融合研究[58]。Dubini(1989)首次提出初創企業(Start-ups)所處的生態系統,他認為此類生態系統的特點體現在種群性的商業群體,多樣化的區域經濟體,有良好的商業基礎設施環境以及可供投資的資本,支持性的文化和有利于建立新公司的政策文件等方面[59]。學者Aldrich(1990)通過對生態學中種群內部與種群間關系的分析,對制度要素與企業創業關系進行重點研究[60]。而后,Moore(1993)首次將生態系統引入企業研究領域并提出商業生態系統的概念,將其定義為“一種基于組織互動的經濟聯合體”[61]。直到由Spillin(g1996)首次提出創業生態系統(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EES)的概念,才開始了以創業生態系統描述市場中關于創業的一系列過程與活動 [62]。
隨著創業生態系統一詞的出現,關于創業生態系統的研究逐漸受到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直至2005年之后,創業生態系統方面的研究才有了較大突破。Dunn(2005)以大學為切入點,通過構建大學創業生態系統提出了創業生態系統的基本框架,但未明確創業生態系統的定義 [63]。Cohen(2006)提出創業生態系統是特定區域內相互作用的主體形成的群落,它通過支持和促進新企業的創建和成長來實現可持續發展,創造社會和經濟價值[64]。Isenberg(2010,2011)則從政府角度提出百森創業生態系統項目,通過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創業生態系統來優化創業環境,借此提高當地的創業水平。同時他認為當創業者或創業企業處于一個容易獲得資金和人才資源、政府能夠提供政策保障、社會有鼓勵創新的文化、便捷完善的基礎設施環境以及其他創業支持要素的環境中時,創業活動最容易獲得成功[65-66]。
第3章 江西省創業生態系統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 24
3.1 指標設計原則 .......................... 24
3.2 指標構建 ................................. 25
第4章 江西省創業生態系統發展水平綜合評價 .......................... 34
4.1 江西省創業生態系統發展現狀 ............................... 34
4.2 指標權重確定 ............................. 38
第5章 江西省創業生態系統評價結果及優化建議 .................... 51
5.1 評價結果 ......................................... 51
5.1.1 各地市評價結果 .............................. 51
5.1.2 各地市發展分類 ............................... 52
第5章 江西省創業生態系統評價結果及優化建議
5.1 評價結果
5.1.1 各地市評價結果 根據本文構建的江西省創業生態系統指標體系,運用TOPSIS法,對江西省各地市創業生態系統發展水平進行綜合評價,計算得到江西省11個地市創業生態系統發展水平的綜合評價結果和排名情況。排名前三的分別是南昌、贛州和九江,后三名分別是萍鄉、景德鎮和鷹潭。根據2019年江西省統計公報公布的11個地市經濟發展排名情況來看,前三分別是南昌、九江和贛州,后三名是鷹潭、萍鄉和景德鎮,目前排名第一的南昌與排名最后的鷹潭得分相差0.887。
第6章 研究結論與展望
6.1研究結論
本文以文獻研究等方法先梳理創業及創業生態系統的相關知識理論,結合江西省創業生態系統發展的實際情況初步構建指標,經過一再篩選驗證得到8個一級指標和21個二級指標,通過運用熵值法和TOPSIS法對所構建的指標體系進行賦權和綜合分析,并針對評價結果提出相關建議與對策。本文的主要工作與結論如下:
第一,通過對前人關于創業生態系統文獻的梳理,結合江西省關于創業活動和創業行為的發展現狀,在遵循構建指標體系的全面性、科學性、可行性和簡潔性原則之后,初步形成江西省創業生態系統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考慮了構成創業生態系統的創業生態環境和創業生態企業主體,總共包括8個一級指標以及相對應的46個二級指標。8個一級分別是經濟環境、基礎設施環境、研發環境、教育環境、政府政策、服務機構、文化環境和企業主體。
第二,在初步構建了指標體系之后,對相關數據進行收集、整理,為了保證研究的現實意義,切實反映江西省創業生態系統的整體發展水平情況,通過收集江西省11個地市的指標數據,運用相關分析、R型聚類分析以及因子分析方法對指標體系進行進一步的篩選,最終在江西省創業生態系統評價指標體系中保留21個指標,并對21個指標進行檢驗,得到21個指標的信息貢獻量為91.14%,貢獻量顯著大于80%,指標體系合理。
第三,采用熵值法對構建的江西省創業生態系統發展水平評價指標中的8個一級指標及21個二級指標進行賦權,得到研發環境0.214>教育環境為0.187>服務機構0.173>企業主體0.154>政府政策0.106>基礎設施環境0.064>文化環境0.058>經濟環境0.043的權重結果。在各個一級指標中權重占比比較大的二級指標分別是X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0.436、X8郵電業務總量0.509、X19科研從業人數0.486、X20高校數量0.423、X30財政科學技術支出額0.456、X39文化館0.602以及X43私營企業數0.442,以上二級指標在提出優化創業生態系統發展水平的建議時需著重關注。
參考文獻(略)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1.1.1 研究背景
創業是促進經濟增長和帶動社會進步的源動力[1]。上世紀60年代中期,富有平等、自由、開放創業文化和創業精神的美國硅谷、印度班加尼爾、中國臺灣新竹和中關村等為代表的創業活動集中區域吸引著一大批有著創業意愿的人爭相涌入。這些區域的創業活動蓬勃發展,使得當地社會經濟、人均收入、幸福指數等有了大幅度的提升。這不僅為市場注入新活力,并且解決了一大批就業失業問題,各國及各地政府相繼效仿此類創業現象,“某某硅谷”“某某中關村”出現在世界各地。異常矚目的創業活動不僅吸引了政府的目光,也讓國內外的學者們將研究的視線聚焦到創業相關的領域上。 創新是創業的根莖,而創業是創新的枝干。自2014年,李克強總理明確提出要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造為推動中國經濟繼續前行的重要引擎,黨中央、國務院先后頒布了大量有利于創新創業活動的支持政策,以期推動我國創業生態系統向更高質量、高水平發展。為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激發群眾創業活力,江西省緊跟國家和黨中央的步伐,先后頒布《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實施意見》(贛府發[2015]36號)《、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贛府廳發[2015]49號)、《關于印發(江西省創業補助資金職業培訓補貼管理辦法)的通知》(贛人社發[2019]3號)等政策,不僅降低了創新創業門檻,更全方位促進江西省創新創業活動的蓬勃發展。
無論是從現實情況出發,還是理論層面考慮,對江西省創業生態系統發展水平的綜合評價研究都是十分必要的,創業生態系統發展水平的好壞,直接影響地區經濟活力。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當下全球創業熱持續高漲,關于創業的相關研究也受到越來越多國內外學者的關注,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學者們普遍認為創業活動受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并且因所在區域不同而存在不同的發展路徑,這就延伸出對創業企業內外部環境的相關研究。當交叉學科研究被學者們重視,生態學被引用到創業研究領域,由生態系統與創業活動共同構成的創業生態系統的研究逐漸興起。創業生態系統存在的目的就是提高所在區域的創業活動效率,進而推動該區域的社會經濟發展。研究創業生態系統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創業企業降低創業失敗率,也利于政府能夠為創業生態系統的良好運行運行產生正面的影響,進而激發區域的經濟活力。創業生態系統本身具有顯著的復雜性和異質性,關于創業生態系統的研究歷史也比較悠長,但是由于我國的創業研究起步晚于國外,所以涉及的范疇相對較窄。隨著改革開放進程地不斷加快,我國創業活躍度越來越高,越來越多學者開始關注從生態學視角進行解讀的創業生態系統研究。隨著創業生態系統內涵等理論的不斷豐富成熟,針對不同區域、研究主體的創業生態系統評價也受到學者的重視。通過對不同區域、各主體主導的創業生態系統的評價,學者們期望能夠運用量化的方式對其發展水平和發展狀況進行評價分析,并推動創業生態系統的發展優化。
隨著圍繞創業的相關評價研究逐漸深入,創業生態系統一詞出現在各界學者視野中,關于創業生態系統評價的研究就逐漸興起并受到廣泛地關注和重視。由于還未明確創業生態系統的內涵界定,不同的學者根據自身對創業生態系統的定義理解,構建了存在主觀認知差異的創業生態系統評價指標體系。在創業生態系統之前,最初是Lansiti和Levien(2004)從商業生態系統的生產力、穩健性和創造力三方面構建評價指標,并對其進行評價[6]。Vogel(2013)認為對創業生態系統發展水平的評估應該從創業者、組織機構和社區三個方面著手,他提出不同層次的個體或機構有不同需求和服務性能,這些因素對創業活動成功與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7]。另外一些學者則認為創業生態系統內部存在過程性和階段性,Mason&Brown(2014)認為初創企業以及其發展的不同階段所需求的創業環境不同,并分析創業生態3個層次、8個方面的要素(如金融機構、文化環境、政策支持等),構建了創業生態系統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理論模型[8]。
第2章 相關概念與理論基礎
2.1 創業的相關概念
2.1.1 創業的概念
關于創業(Entrepreneurship)一詞最早出現在1755年一位叫Mirabeau的人出資出版的法國經濟學家Richard Cantillon的《商業性質概論》著作中,Cantillon提出將創業者和創業活動中的風險聯系在一起,這是關于創業的第一次定義,即創業代表著承擔風險[20]。
Entrepreneurship是從Entrepreneur演化而來的,英文中對Entrepreneurship的解釋是“新建企業的過程中會有風險,并在風險中進行運作和組織的互動”。雖然創業一詞是從經濟研究領域中被人們熟知,但是一直以來各位學者對創業的含義各持己見,尚未達成一致。本文梳理了國內外學者對創業的相關定義和研究成果。
Frank Knight(1921)認為創業的本質就是“創業者處理風險和不確定性的能力”[21]。Gartner(1985)曾用德爾菲法對創業的相關概念進行了實驗研究,研究得出創業是新的組織的創建過程,并認為創業的內涵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創業者的個人特性,另一方面是創業行為的最終結果[22]。Stevenson Roberts和Grousbeck(1989)提出,無論是獨立創業,還是一個組織共同參與并緊抓創業機遇,在這一系列過程中與行為人當時控制的資源并無關系[23]。Morris(1998)研究并整理了當時在歐美地區期刊、雜志、教材等書籍中出現的關于創業的77個定義,其中出現的高頻詞主要有:開創新事業、創建新組織、風險承擔、價值創造、資源的重新分配等[24]。Timmons(1999)認為創業是一種思考、推理和行動的方法,其不僅要受創業機會的影響,同時還要求創業者具有縝密完備的實施計劃和高度平衡技巧的領導能力[25]。Shane和Siropolis(2000)兩位學者把創業定義為創業者根據自己的知識儲備、思想和創業意愿,通過努力工作來創辦一個新企業、新組織,包括創立新公司、生產新產品或提供新服務來實現自己的創業理想[4]。
2.2 創業生態系統的相關研究
2.2.1 創業生態系統的內涵
創業生態系統研究源于創業活動與生物學中生態系統的結合。關于企業與生態系統這兩者產生交集,最開始是Hannan和Freeman(1977)從生態視角對企業進行研究,提出組織生態和企業種群等概念,從生態學的角度對企業進行理論詮釋,強調在對企業進行分析時,要與其生存發展的外部環境加以結合。隨后,一些學者開始將生態系統與創業問題進行融合研究[58]。Dubini(1989)首次提出初創企業(Start-ups)所處的生態系統,他認為此類生態系統的特點體現在種群性的商業群體,多樣化的區域經濟體,有良好的商業基礎設施環境以及可供投資的資本,支持性的文化和有利于建立新公司的政策文件等方面[59]。學者Aldrich(1990)通過對生態學中種群內部與種群間關系的分析,對制度要素與企業創業關系進行重點研究[60]。而后,Moore(1993)首次將生態系統引入企業研究領域并提出商業生態系統的概念,將其定義為“一種基于組織互動的經濟聯合體”[61]。直到由Spillin(g1996)首次提出創業生態系統(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EES)的概念,才開始了以創業生態系統描述市場中關于創業的一系列過程與活動 [62]。
隨著創業生態系統一詞的出現,關于創業生態系統的研究逐漸受到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直至2005年之后,創業生態系統方面的研究才有了較大突破。Dunn(2005)以大學為切入點,通過構建大學創業生態系統提出了創業生態系統的基本框架,但未明確創業生態系統的定義 [63]。Cohen(2006)提出創業生態系統是特定區域內相互作用的主體形成的群落,它通過支持和促進新企業的創建和成長來實現可持續發展,創造社會和經濟價值[64]。Isenberg(2010,2011)則從政府角度提出百森創業生態系統項目,通過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創業生態系統來優化創業環境,借此提高當地的創業水平。同時他認為當創業者或創業企業處于一個容易獲得資金和人才資源、政府能夠提供政策保障、社會有鼓勵創新的文化、便捷完善的基礎設施環境以及其他創業支持要素的環境中時,創業活動最容易獲得成功[65-66]。
第3章 江西省創業生態系統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 24
3.1 指標設計原則 .......................... 24
3.2 指標構建 ................................. 25
第4章 江西省創業生態系統發展水平綜合評價 .......................... 34
4.1 江西省創業生態系統發展現狀 ............................... 34
4.2 指標權重確定 ............................. 38
第5章 江西省創業生態系統評價結果及優化建議 .................... 51
5.1 評價結果 ......................................... 51
5.1.1 各地市評價結果 .............................. 51
5.1.2 各地市發展分類 ............................... 52
第5章 江西省創業生態系統評價結果及優化建議
5.1 評價結果
5.1.1 各地市評價結果 根據本文構建的江西省創業生態系統指標體系,運用TOPSIS法,對江西省各地市創業生態系統發展水平進行綜合評價,計算得到江西省11個地市創業生態系統發展水平的綜合評價結果和排名情況。排名前三的分別是南昌、贛州和九江,后三名分別是萍鄉、景德鎮和鷹潭。根據2019年江西省統計公報公布的11個地市經濟發展排名情況來看,前三分別是南昌、九江和贛州,后三名是鷹潭、萍鄉和景德鎮,目前排名第一的南昌與排名最后的鷹潭得分相差0.887。
第6章 研究結論與展望
6.1研究結論
本文以文獻研究等方法先梳理創業及創業生態系統的相關知識理論,結合江西省創業生態系統發展的實際情況初步構建指標,經過一再篩選驗證得到8個一級指標和21個二級指標,通過運用熵值法和TOPSIS法對所構建的指標體系進行賦權和綜合分析,并針對評價結果提出相關建議與對策。本文的主要工作與結論如下:
第一,通過對前人關于創業生態系統文獻的梳理,結合江西省關于創業活動和創業行為的發展現狀,在遵循構建指標體系的全面性、科學性、可行性和簡潔性原則之后,初步形成江西省創業生態系統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考慮了構成創業生態系統的創業生態環境和創業生態企業主體,總共包括8個一級指標以及相對應的46個二級指標。8個一級分別是經濟環境、基礎設施環境、研發環境、教育環境、政府政策、服務機構、文化環境和企業主體。
第二,在初步構建了指標體系之后,對相關數據進行收集、整理,為了保證研究的現實意義,切實反映江西省創業生態系統的整體發展水平情況,通過收集江西省11個地市的指標數據,運用相關分析、R型聚類分析以及因子分析方法對指標體系進行進一步的篩選,最終在江西省創業生態系統評價指標體系中保留21個指標,并對21個指標進行檢驗,得到21個指標的信息貢獻量為91.14%,貢獻量顯著大于80%,指標體系合理。
第三,采用熵值法對構建的江西省創業生態系統發展水平評價指標中的8個一級指標及21個二級指標進行賦權,得到研發環境0.214>教育環境為0.187>服務機構0.173>企業主體0.154>政府政策0.106>基礎設施環境0.064>文化環境0.058>經濟環境0.043的權重結果。在各個一級指標中權重占比比較大的二級指標分別是X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0.436、X8郵電業務總量0.509、X19科研從業人數0.486、X20高校數量0.423、X30財政科學技術支出額0.456、X39文化館0.602以及X43私營企業數0.442,以上二級指標在提出優化創業生態系統發展水平的建議時需著重關注。
參考文獻(略)
相關閱讀
- 創業管理論文:金輪科創油淬火鋼絲項目商業計劃書2015-09-14
- 高校畢業生擇業信息源對于擇業意向的影響研究2015-10-12
- 鑫和投資的運營創業管理與發展策略研究2018-02-01
- 農行景德鎮分行信貨風險管理研究2018-02-13
- 創業機會識別管理對創業職業轉換決策的效應研究2020-02-27
- 基于政府管理視角下的孝感市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管...2020-03-15
- 創業管理碩士研究生的畢業論文要求多少字?要求3萬...2020-04-09
- 民辦高校創業基地管理研究--以鄭州科技學院為例2020-04-20
- 創業成長型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管理研究2020-05-01
- 福州CA免漆家具有限公司創業計劃管理研究2020-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