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成員國物流績效對中國跨境電商出口貿易的影響探討
時間:2023-03-05 來源:www.xayqsn.com作者:vicky
本文是一篇國際貿易論文,本文首先選取世界銀行發布的物流績效指數及其六個分項指標作為衡量一國物流發展水平的標準,分析了RCEP成員國的物流發展狀況,并結合我國對RCEP其他成員國跨境電商出口貿易的發展狀況,從定性的角度對物流績效如何影響跨境電商出口貿易進行分析,最后利用擴展的貿易引力模型,從實證分析的角度驗證了RCEP成員國物流績效對我國跨境電商出口貿易的正向促進作用。
第1章緒論
1.1研究背景及意義
1.1.1研究背景
受“逆全球化”以及近年來新冠疫情的影響,全球經貿環境持續惡化,一些在全球化中推行“去工業化”的發達國家對其在全球化進程中獲取的諸多利益視而不見,反而卻把失業率攀升、貧富差距加大等國內矛盾歸咎于全球化,單邊主義、孤立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勢力抬頭。在該背景下,新興經濟體的崛起對世界格局的變革及經濟貿易規則的制定發揮著愈加重要的作用,中國作為新興經濟大國的代表,順勢提出“一帶一路”合作倡議,旨在積極推動與貿易伙伴國進行自貿區建設以及經濟貿易一體化進程。2020年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以下簡稱RCEP)正式落地。根據2019年的統計數據,RCEP覆蓋了擁有22億人口(占全球約3成以上)、26.2萬億美元GDP(占全球的比例約30%)和將近28%的全球貿易的廣闊市場,且擁有全球近50%的制造業產出,是我國目前參與地域最為廣闊、成員最為多元化、影響最為深遠的區域自由貿易協定,其成立將通過降低關稅等貿易壁壘、促進區域內國家投資合作等方式加強各成員國的經濟貿易往來。在當前逆全球化思潮泛起、多邊主義受到挑戰、貿易保護主義升溫、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經貿陷入衰退之際,RCEP的簽署,是我國深度參與經濟全球化所做出的重大努力,也是區域內各方在危機與挑戰并存的局勢下積極尋找應對策略而達成的共識。
國際貿易論文怎么寫
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加速普及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跨境電商憑借低交易成本和低風險、貿易環節精簡、靈活便捷等優勢吸引了很多外貿和互聯網企業。在過去的十余年中,我國跨境電商的交易規模持續增長,在國際貿易中所占的比重不斷上升。據統計,2020年我國跨境電商市場規模達到12.5萬億元,占當年我國進出口總值32.16萬億的比重為38.87%。受貿易摩擦以及新冠疫情不利影響的背景下,跨境電子商務依舊展現出巨大的活力,更是成為推動我國外貿轉型升級、鞏固外循環的著力點和突破口,不論是在自貿區還是國家層面都得到廣泛重視。
..............................
1.2研究內容及結構安排
1.2.1研究的內容
本文研究的核心問題是結合RCEP簽署的背景之下區域內各成員國的物流績效對我國跨境電商出口貿易產生何種影響。為此,本文首先將有關物流績效、跨境電商及兩者關系的國內外文獻進行了系統的歸納與總結,在此基礎上,詳細闡述了物流績效指數、跨境電商、RCEP自貿區及相關條款等基本概念,并對物流成本影響國際貿易的相關理論做出回顧與總結。其次,本文基于世界銀行發布的物流績效指數,分別立足于整體、分項指標、聚類分析和變異系數等角度對RCEP成員國物流發展情況進行定性分析,并對近年來我國對RCEP成員國跨境電商出口貿易的發展趨勢進行分析,從LPI分項指標的六個不同維度探究物流績效對跨境電商出口貿易的作用機制并得出二者之間存在何種相關性的初步結論。最后,本文借鑒拓展的貿易引力模型,選取2012-2019年RCEP成員國的面板數據,分別以LPI及其六個分項指標作為核心變量,經過對數據的檢驗并對比各實證模型后,選擇合適的模型研究RCEP成員國物流績效對我國跨境電商出口貿易的影響,對得出的實證結果進行分析后結合各國發展實際提出可行性建議,以期從物流績效的角度對我國與RCEP其他成員國之間跨境電商貿易以及RCEP區域物流一體化建設和自貿區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啟示。
................................
第2章文獻綜述
2.1關于物流績效的研究
現存最早的有關物流活動的文獻記載始于英國,二戰時期美軍首次采用“物流管理”這一新穎的管理辦法來解決戰爭裝備運輸、物資配給等軍隊管理混亂的問題。戰后,物流管理更廣泛地被應用于公司治理等軍事以外的其他領域中。著名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提出應重視物流在經濟活動中的重要性,認為高效的物流成本管理有利于企業改善盈利水平、促進企業發展;日本早稻田大學教授西澤修將物流視為“第三利潤源”,認為先進的物流環節可以減少交易成本,進而相當于間接地增加企業的營業利潤,這標志著國外對物流活動的認識開始從“費用觀”轉為“利潤觀”。現代意義上的物流管理出現于20世紀80年代,其范圍延展到除運輸之外的需求預測、采購、生產計劃、存貨管理、配送與客戶服務等各個企業運營的環節,將物流環節作為一項統籌管理手段貫穿于各個生產流程上的不同職能,以達到各項組織活動整體協同運轉最優化。而國際物流的概念則是物流活動由國內突破國界的限制,通過陸運、空運、海運或多式聯運的方式,采用適當的運作模式消除復雜的經濟、政治、社會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實現國際范圍內的貨物流通。
物流“利潤觀”的觀點被提出后,更多學者將研究視角延伸至物流績效的領域,即一個企業或國家以何種標準去衡量物流發展水平。國內外學者最初主要從企業層面開展對物流績效的研究。如Rhea和Shrock(1987)首次將物流效用的概念界定為商品流通過程中的“人類勞動”和“去勞動或對象化的勞動”兩者的投入帶來產品效用的增量,并據此提出測度指標[1];Andersson(1989)按照生產、銷售等不同環節將企業物流進行分類,并以商品庫存價值、生產效率、資金周轉率等作為前者的評判標準,后者的評價指標則包括對客戶的服務水平、提前期等[2];Krauth et al.(2005)認為企業的物流績效不僅可以從效率、效用等方面來考量,客戶滿意度、信息技術能力和創新性等方面也是考核的重要方面[3]。
.............................
2.2關于跨境電商的研究
跨境電商的誕生是互聯網時代全球貿易一體化發展的必然結果,在傳統外貿環境惡化的背景下逆勢增長,吸引了眾多國內外學者對跨境電商展開各項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跨境電商與國際貿易的關系及二者之間的影響機制;②跨境電商貿易流程的影響因素分析;③跨境電商與中小企業參與國際貿易的研究及實踐應用;④關于跨境支付、海關監管、稅收、物流等跨境電商各個環節的研究。由于本文主要關注物流績效對跨境電商的影響,下文主要對有關跨境電商的影響因素以及國際物流的文獻進行分析。
2.2.1跨境電商的影響因素研究
從跨境電商企業的角度來看,林楚和儲雪儉(2018)在研究中小跨境電商企業時,以人才、營銷、企業外部因素和企業自身硬實力四個方面為主體,建立跨境電商發展水平評估模型,指出人才、政策、物流、第三方支付等是關鍵影響因素[12]。楊曉榮和杜榮(2019)利用問卷調查獲得的數據進行結構方程模型分析,認為在跨境電商平臺設立共享社區,并采取措施促進顧客在網絡平臺進行知識共享,提高跨境電商網站的服務質量,提高顧客的保留率和轉化率[13]。
從貿易便利化的角度出發,沈中奇(2020)考慮到貿易摩擦對我國跨境電商出口貿易的影響,認為我國及進口國產出、對外貿易依存度、兩國間的消費差距、信息技術發展水平的提升能夠大幅促進我國跨境電商出口貿易額的增長[14]。張燕(2021)等在研究貿易便利化對我國跨境電商出口貿易的影響時發現,電子商務、金融和制度方面的發展環境以及海關、物流與口岸效率五個維度可以產生顯著的正向促進作用,其中海關環境的完善對于提升新興國家的出口規模意義重大[15]。王俊娟(2021)認為跨境物流、跨境支付、貨物通關等是影響跨境電商貿易的幾個關鍵環節,并基于該框架建立了貿易便利化評價體系,實證分析了我國與“一帶一路”16個中東歐國家跨境電商進出口存在何種貿易便利化效應[16]。
.............................
第3章概念界定及理論基礎.........................15
3.1相關概念.............................15
3.1.1國際物流績效指數...........................15
3.1.2跨境電商..................................16
第4章RCEP成員國物流績效及我國對其跨境電商出口現狀分析..............21
4.1 RCEP國家物流績效現狀分析.....................................21
4.1.1整體物流績效指數分析...............................21
4.1.2物流績效指數分項指標分析.......................24
第5章物流績效對中國跨境電商出口貿易影響的實證分析..................45
5.1模型變量選取及數據來源..............................45
5.1.1模型設定及變量說明............................45
5.1.2數據來源及處理說明...............................48
第5章物流績效對中國跨境電商出口貿易影響的實證分析
5.1模型變量選取及數據來源
5.1.1模型設定及變量說明
引力模型最早起源于物理學中牛頓提出的萬有引力,后經過經濟學家改良應用于經濟貿易領域。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Isard&Peck(1954)和Beckerman(1956)就曾發現,兩國雙邊貿易規模與他們之間的相對地理距離成反比。Tinbergen(1962)和Poyhonen(1963)是最早將引力模型用于研究國際貿易的經濟學家,他們利用引力模型對國際貿易中雙邊貿易流量進行研究,分析后發現兩國的經濟總量越大、地理距離越小,他們雙邊的貿易規模就越大[59][60]。此后,引力模型作為國際貿易領域的實證工具,經過不斷的拓展后為更多的學者所使用。
國際貿易論文參考
隨著國際貿易研究的不斷深入,影響雙邊貿易流量的因素也在不斷被學者們所完善,因此原始的貿易引力模型被不斷地引入新的變量,從而更為恰當地分析復雜因素對國際貿易的影響。Linnemann(1966)在貿易引力模型中首次引入人口規模變量,Leamer(1974)引入人均國民收入變量從而考慮到人口規模因素的影響,Bergstrand(1989)增加匯率變量等。隨著Anderson(1979)、Helpmann和Krugman(1985)等經濟學家提出新的貿易理論,以及大量有影響力的關于該模型應用方面的文獻被發表,引力模型的理論基礎愈加完善,打消了部分學者對其的批判和質疑并為更多學者所認可。此外,面板數據分析法的產生和應用,改善了橫截面數據存在的忽視國家和特定時間效應問題等弊端,也使得貿易引力模型在應用方面更加成熟,并逐漸成為國際貿易研究中的主流模型。
...........................
第6章結論與建議
6.1本文結論
在RCEP簽署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趨勢及全球貿易摩擦、新冠疫情等不確定性事件并行的背景下,本文研究了RCEP成員國物流績效對我國跨境電商出口貿易的影響作用,旨在從物流發展的角度提出如何利用RCEP成立的契機促進我國跨境電商出口貿易的發展。本文首先選取世界銀行發布的物流績效指數及其六個分項指標作為衡量一國物流發展水平的標準,分析了RCEP成員國的物流發展狀況,并結合我國對RCEP其他成員國跨境電商出口貿易的發展狀況,從定性的角度對物流績效如何影響跨境電商出口貿易進行分析,最后利用擴展的貿易引力模型,從實證分析的角度驗證了RCEP成員國物流績效對我國跨境電商出口貿易的正向促進作用。本文最終得出的結論可以總結如下:
(1)RCEP成員國的物流發展水平極不均衡,歷年來整體呈現上升趨勢,且區域內國家間的物流績效差異在逐漸縮小。區域內存在諸如日本和新加坡等代表當今世界物流最高發展水平的國家,也不乏新西蘭、中國、韓國等物流中高水平發展國家,而東盟十國中也存在諸如緬甸、柬埔寨、老撾等物流發展水平落后的國家。究其原因,是由于RCEP成員國多元化的特征所致,其中各國在經濟發展水平、自然地理環境、資源等方面都存在著較大差異。區域內物流發展水平相對滯后的東盟國家,對于今后RCEP高水平的實施是不容忽視的問題。
(2)從整體來看,RCEP的15個成員國物流發展水平較高,LPI平均得分高于世界范圍內各國的平均水平,且歷年來均呈現出大于0.37分的顯著差距,說明RCEP國家物流績效的整體發展在全球范圍內處于中上水平。RCEP范圍內既有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亞等老牌經濟發達國家,也有中國、韓國以及東盟的越南、泰國等極具發展活力的新興經濟體,良好的經濟發展水平確保了區域內較高水平的物流績效。無論是在RCEP范圍內還是同世界其他國家進行貿易往來時,相對低廉的物流成本、高水平的物流服務質量等都會成為RCEP國家所擁有的巨大優勢。
參考文獻(略)
第1章緒論
1.1研究背景及意義
1.1.1研究背景
受“逆全球化”以及近年來新冠疫情的影響,全球經貿環境持續惡化,一些在全球化中推行“去工業化”的發達國家對其在全球化進程中獲取的諸多利益視而不見,反而卻把失業率攀升、貧富差距加大等國內矛盾歸咎于全球化,單邊主義、孤立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勢力抬頭。在該背景下,新興經濟體的崛起對世界格局的變革及經濟貿易規則的制定發揮著愈加重要的作用,中國作為新興經濟大國的代表,順勢提出“一帶一路”合作倡議,旨在積極推動與貿易伙伴國進行自貿區建設以及經濟貿易一體化進程。2020年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以下簡稱RCEP)正式落地。根據2019年的統計數據,RCEP覆蓋了擁有22億人口(占全球約3成以上)、26.2萬億美元GDP(占全球的比例約30%)和將近28%的全球貿易的廣闊市場,且擁有全球近50%的制造業產出,是我國目前參與地域最為廣闊、成員最為多元化、影響最為深遠的區域自由貿易協定,其成立將通過降低關稅等貿易壁壘、促進區域內國家投資合作等方式加強各成員國的經濟貿易往來。在當前逆全球化思潮泛起、多邊主義受到挑戰、貿易保護主義升溫、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經貿陷入衰退之際,RCEP的簽署,是我國深度參與經濟全球化所做出的重大努力,也是區域內各方在危機與挑戰并存的局勢下積極尋找應對策略而達成的共識。
國際貿易論文怎么寫
..............................
1.2研究內容及結構安排
1.2.1研究的內容
本文研究的核心問題是結合RCEP簽署的背景之下區域內各成員國的物流績效對我國跨境電商出口貿易產生何種影響。為此,本文首先將有關物流績效、跨境電商及兩者關系的國內外文獻進行了系統的歸納與總結,在此基礎上,詳細闡述了物流績效指數、跨境電商、RCEP自貿區及相關條款等基本概念,并對物流成本影響國際貿易的相關理論做出回顧與總結。其次,本文基于世界銀行發布的物流績效指數,分別立足于整體、分項指標、聚類分析和變異系數等角度對RCEP成員國物流發展情況進行定性分析,并對近年來我國對RCEP成員國跨境電商出口貿易的發展趨勢進行分析,從LPI分項指標的六個不同維度探究物流績效對跨境電商出口貿易的作用機制并得出二者之間存在何種相關性的初步結論。最后,本文借鑒拓展的貿易引力模型,選取2012-2019年RCEP成員國的面板數據,分別以LPI及其六個分項指標作為核心變量,經過對數據的檢驗并對比各實證模型后,選擇合適的模型研究RCEP成員國物流績效對我國跨境電商出口貿易的影響,對得出的實證結果進行分析后結合各國發展實際提出可行性建議,以期從物流績效的角度對我國與RCEP其他成員國之間跨境電商貿易以及RCEP區域物流一體化建設和自貿區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啟示。
................................
第2章文獻綜述
2.1關于物流績效的研究
現存最早的有關物流活動的文獻記載始于英國,二戰時期美軍首次采用“物流管理”這一新穎的管理辦法來解決戰爭裝備運輸、物資配給等軍隊管理混亂的問題。戰后,物流管理更廣泛地被應用于公司治理等軍事以外的其他領域中。著名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提出應重視物流在經濟活動中的重要性,認為高效的物流成本管理有利于企業改善盈利水平、促進企業發展;日本早稻田大學教授西澤修將物流視為“第三利潤源”,認為先進的物流環節可以減少交易成本,進而相當于間接地增加企業的營業利潤,這標志著國外對物流活動的認識開始從“費用觀”轉為“利潤觀”。現代意義上的物流管理出現于20世紀80年代,其范圍延展到除運輸之外的需求預測、采購、生產計劃、存貨管理、配送與客戶服務等各個企業運營的環節,將物流環節作為一項統籌管理手段貫穿于各個生產流程上的不同職能,以達到各項組織活動整體協同運轉最優化。而國際物流的概念則是物流活動由國內突破國界的限制,通過陸運、空運、海運或多式聯運的方式,采用適當的運作模式消除復雜的經濟、政治、社會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實現國際范圍內的貨物流通。
物流“利潤觀”的觀點被提出后,更多學者將研究視角延伸至物流績效的領域,即一個企業或國家以何種標準去衡量物流發展水平。國內外學者最初主要從企業層面開展對物流績效的研究。如Rhea和Shrock(1987)首次將物流效用的概念界定為商品流通過程中的“人類勞動”和“去勞動或對象化的勞動”兩者的投入帶來產品效用的增量,并據此提出測度指標[1];Andersson(1989)按照生產、銷售等不同環節將企業物流進行分類,并以商品庫存價值、生產效率、資金周轉率等作為前者的評判標準,后者的評價指標則包括對客戶的服務水平、提前期等[2];Krauth et al.(2005)認為企業的物流績效不僅可以從效率、效用等方面來考量,客戶滿意度、信息技術能力和創新性等方面也是考核的重要方面[3]。
.............................
2.2關于跨境電商的研究
跨境電商的誕生是互聯網時代全球貿易一體化發展的必然結果,在傳統外貿環境惡化的背景下逆勢增長,吸引了眾多國內外學者對跨境電商展開各項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跨境電商與國際貿易的關系及二者之間的影響機制;②跨境電商貿易流程的影響因素分析;③跨境電商與中小企業參與國際貿易的研究及實踐應用;④關于跨境支付、海關監管、稅收、物流等跨境電商各個環節的研究。由于本文主要關注物流績效對跨境電商的影響,下文主要對有關跨境電商的影響因素以及國際物流的文獻進行分析。
2.2.1跨境電商的影響因素研究
從跨境電商企業的角度來看,林楚和儲雪儉(2018)在研究中小跨境電商企業時,以人才、營銷、企業外部因素和企業自身硬實力四個方面為主體,建立跨境電商發展水平評估模型,指出人才、政策、物流、第三方支付等是關鍵影響因素[12]。楊曉榮和杜榮(2019)利用問卷調查獲得的數據進行結構方程模型分析,認為在跨境電商平臺設立共享社區,并采取措施促進顧客在網絡平臺進行知識共享,提高跨境電商網站的服務質量,提高顧客的保留率和轉化率[13]。
從貿易便利化的角度出發,沈中奇(2020)考慮到貿易摩擦對我國跨境電商出口貿易的影響,認為我國及進口國產出、對外貿易依存度、兩國間的消費差距、信息技術發展水平的提升能夠大幅促進我國跨境電商出口貿易額的增長[14]。張燕(2021)等在研究貿易便利化對我國跨境電商出口貿易的影響時發現,電子商務、金融和制度方面的發展環境以及海關、物流與口岸效率五個維度可以產生顯著的正向促進作用,其中海關環境的完善對于提升新興國家的出口規模意義重大[15]。王俊娟(2021)認為跨境物流、跨境支付、貨物通關等是影響跨境電商貿易的幾個關鍵環節,并基于該框架建立了貿易便利化評價體系,實證分析了我國與“一帶一路”16個中東歐國家跨境電商進出口存在何種貿易便利化效應[16]。
.............................
第3章概念界定及理論基礎.........................15
3.1相關概念.............................15
3.1.1國際物流績效指數...........................15
3.1.2跨境電商..................................16
第4章RCEP成員國物流績效及我國對其跨境電商出口現狀分析..............21
4.1 RCEP國家物流績效現狀分析.....................................21
4.1.1整體物流績效指數分析...............................21
4.1.2物流績效指數分項指標分析.......................24
第5章物流績效對中國跨境電商出口貿易影響的實證分析..................45
5.1模型變量選取及數據來源..............................45
5.1.1模型設定及變量說明............................45
5.1.2數據來源及處理說明...............................48
第5章物流績效對中國跨境電商出口貿易影響的實證分析
5.1模型變量選取及數據來源
5.1.1模型設定及變量說明
引力模型最早起源于物理學中牛頓提出的萬有引力,后經過經濟學家改良應用于經濟貿易領域。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Isard&Peck(1954)和Beckerman(1956)就曾發現,兩國雙邊貿易規模與他們之間的相對地理距離成反比。Tinbergen(1962)和Poyhonen(1963)是最早將引力模型用于研究國際貿易的經濟學家,他們利用引力模型對國際貿易中雙邊貿易流量進行研究,分析后發現兩國的經濟總量越大、地理距離越小,他們雙邊的貿易規模就越大[59][60]。此后,引力模型作為國際貿易領域的實證工具,經過不斷的拓展后為更多的學者所使用。
國際貿易論文參考
...........................
第6章結論與建議
6.1本文結論
在RCEP簽署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趨勢及全球貿易摩擦、新冠疫情等不確定性事件并行的背景下,本文研究了RCEP成員國物流績效對我國跨境電商出口貿易的影響作用,旨在從物流發展的角度提出如何利用RCEP成立的契機促進我國跨境電商出口貿易的發展。本文首先選取世界銀行發布的物流績效指數及其六個分項指標作為衡量一國物流發展水平的標準,分析了RCEP成員國的物流發展狀況,并結合我國對RCEP其他成員國跨境電商出口貿易的發展狀況,從定性的角度對物流績效如何影響跨境電商出口貿易進行分析,最后利用擴展的貿易引力模型,從實證分析的角度驗證了RCEP成員國物流績效對我國跨境電商出口貿易的正向促進作用。本文最終得出的結論可以總結如下:
(1)RCEP成員國的物流發展水平極不均衡,歷年來整體呈現上升趨勢,且區域內國家間的物流績效差異在逐漸縮小。區域內存在諸如日本和新加坡等代表當今世界物流最高發展水平的國家,也不乏新西蘭、中國、韓國等物流中高水平發展國家,而東盟十國中也存在諸如緬甸、柬埔寨、老撾等物流發展水平落后的國家。究其原因,是由于RCEP成員國多元化的特征所致,其中各國在經濟發展水平、自然地理環境、資源等方面都存在著較大差異。區域內物流發展水平相對滯后的東盟國家,對于今后RCEP高水平的實施是不容忽視的問題。
(2)從整體來看,RCEP的15個成員國物流發展水平較高,LPI平均得分高于世界范圍內各國的平均水平,且歷年來均呈現出大于0.37分的顯著差距,說明RCEP國家物流績效的整體發展在全球范圍內處于中上水平。RCEP范圍內既有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亞等老牌經濟發達國家,也有中國、韓國以及東盟的越南、泰國等極具發展活力的新興經濟體,良好的經濟發展水平確保了區域內較高水平的物流績效。無論是在RCEP范圍內還是同世界其他國家進行貿易往來時,相對低廉的物流成本、高水平的物流服務質量等都會成為RCEP國家所擁有的巨大優勢。
參考文獻(略)
相關閱讀
- 匯率對俄羅斯對外貿易的影響2018-01-30
- 我國生產性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2018-03-09
- 京津冀服務貿易競爭力影響因素研究2018-03-18
- 中國農產品企業國際貿易市場進入模式選擇研究2018-03-28
- 結構突變下國際原油價格與中美股票價格的波動溢出效應2018-04-20
- 我國重化工業產業調整與轉移對區域碳排放差異貿易影響2018-05-31
- 中國出口對國內消費貿易需求的擠出效應研究2018-06-25
- 中國對西亞四國出口貿易的驅動效應及其影響因素2018-07-14
- 碳補貼政策下供應鏈企業一體化國際貿易策略選擇2018-07-29
- 碳配額不同分配機制下供應鏈碳減排策略及國際貿易...2018-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