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信貸對農業綠色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探討
本文是一篇生產管理論文,筆者圍繞農業、農村、農民發展的根本問題,現階段我國農業不斷探索創新驅動發展路徑,提升土地產出率和綠色發展水平,在向前發展中實現轉型,對我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巨大的貢獻。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義
1.1.1 研究背景
生產管理論文怎么寫
生態環境問題一直以來是農業經濟發展中關注的重點領域之一。1992年,我國政府將可持續發展定為國家發展戰略,并于1993年出臺《農業法》,從法律層面,促進農業污染防治。但在以農業產業經濟增加和糧食增產為導向目標的政策下,政府采取的一系列關于農業面源污染防控的規制并沒有取得預期的成效。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明確指出要堅持綠色發展,構建科學合理的農業發展格局。在我國農業發展過程中,由于防治意識薄弱、基礎科技與投入不足、法規體系不完善等多方面原因,長期粗放式的農業生產帶來日益嚴重的農業面源污染,與城鎮污染以及工業污染的特征相比較,農業面源污染具有“面廣點多、源頭分散、不易監測、難以量化”的特點(任海軍, 2021)。會對土壤、水體,我國生態環境以及糧食安全造成巨大威脅,如果不加以重視與解決,后果會更加嚴重 (翟紫劍, 2021)。
自2013以來,中共中央“一號文件”連續8年涉及“農業綠色發展”的內容,為落實農業綠色發展路線,針對農業面源污染,中央政府出臺《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重點流域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示范工程建設規劃(2016—2020年)》等一系列指導性文件,從頂層設計上提升對農業面源污染問題的重視。2018年《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下發,對農業面源污染制定針對性政策和措施,第二年,中央在“一號文件”指出,要推動農村農業產業綠色發展,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生態循環農業發展,2020年 “一號文件”提出,加快轉變農業生產發展方式,堅持將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擺上突出位置,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將農村水系污染治理納入到工作重點中。“綠色發展”與“高質量發展”不僅是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的主題,也是中國農業發展的主題。2021年《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與監督指導實施方案(試行)》出臺,對我國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總體要求、工作目標以及主要任務提出明確要求。
...................................
1.2 國內外研究綜述
1.2.1 農業信貸供給與需求研究
國內外很多學者一直以來都對農業信貸資金的供給情況進行探討和研究,農業信貸的供給對農業發展來說非常重要,Abedullah (2009)以巴基斯坦為研究對象,發現信貸供給使養殖戶的收入提高了一倍以上,信貸供給在畜牧業中有著重要的作用,不僅有助于擴大規模經濟,而且可以提高畜牧業的生產力,幫助畜牧業吸收失業和未受過培訓的農村勞動力,以畜牧業為收入的家庭月收入取得大幅度增長。政府也對農業信貸供給十分重視,Kumar (2010) 研究發現,印度的政府銀行近年來特別注意確保農業部門獲得足夠的信貸。利用一系列政策措施,如農業信貸一攬子計劃和特別農業信貸計劃(SACP)促使信貸流向農業,以保證農業部門短期內不會受到國內信貸緊縮情況的影響。但農業信貸的供給也存在一定的問題,Gonzalez Vega C (1984)研究指出,亞非拉美的發展中國家內,貧困農民為滿足生產需求而獲取的農業信貸資金非常少,不足以支撐他們進行農業生產活動,農業生產資金充足的富有農民和農場主手中反而聚集了大多數的信貸資金,信貸資金的在農戶之間的配給是不公平的。谷慎(2012)認為目前金融資源已經能夠實現區域之間的自由流動,但由于農村金融機構單純追求盈利目標以及規模化等固有缺陷,使得地方性小型農村金融機構存在監管缺位,金融服務提供不足等多項問題,讓西部農村很難留存大量的金融資源,致使西部農村金融供求嚴重失衡。龍海明等 (2012)經過研究指出,作為我國農村信貸配給兩大因子的利率和制度目前還需要優化。應合理調控利率,實現農村金融環境優化,推進深化改革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
第2章 相關概念及理論基礎
2.1 相關概念
2.1.1 農業信貸
農業信貸作為常見的農業經濟活動,是指信貸資金供給者與資金需求者之間,依據雙方約定,向農業生產、服務各環節的需求者借出一定數額的農業信貸資金,并在一定期限內歸還本金,同時在期限內需要付出資金利息的資金流通過程。
農業信貸根據定義可以分為廣義與狹義的農業信貸。其中廣義農業信貸是由各金融機構或其他信貸資金供給者投入到農業生產、服務各環節中的信貸資金。廣義農業信貸中的金融機構包括規范的金融機構如銀行性質的金融機構與非銀行性質的金融機構以及非規范的金融機構如民間借貸機構、小額借貸機構等。周霆(2005)指出,農業信貸資金中包含政策性信貸、商業性農業貸款、合作性農業貸款以及民間借貸。而將狹義農業信貸定義為,各種金融機構以及信貸供給者投入將信貸資金通過農戶以及農業生產企業投入農業生產中。在查閱各種統計資料發現,我國農業信貸數據統計指標為涉農貸款,統計涉及資金不考慮民間借貸、小額借貸等非規范金融機構。
綜上所述,本論文研究中涉及到的農業信貸概念是廣義農業信貸,也就是說農業信貸流向需求農業信貸需求者的主要途徑是規范的金融機構(銀行性質的金融機構與非銀行性質的金融機構)及其他規范的信貸資金供給者。由他們將投入到農業生產、服務各環節中的信貸資金。所涉及的農業信貸資金指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的經營者從規范金融機構中獲得農業信貸資金,包括合作性農業貸款、商業性農業貸款以及政策性信貸。
.............................
2.2 理論基礎
2.2.1 信貸配給理論
信貸配給指資金出借方所提供的資金少于資金需求方的狀態,是信貸市場上的常態。Keynes(1930)認為這種狀態是影響投資數量的一個重要因素。由于信貸配給是在連續的基礎上存在于借貸市場中,信貸配給的目的是識別那些導致利率在低于市場結算水平上保持的特殊因素。Baltensperger (1978)在研究中對均衡信貸配給的概念進行闡述,無法滿足借款人的信貸需求,即便借款人能接受合同中的所有關于價格的條款以及非價格條款,這種情形就是均衡信貸配給。Stiglitz & Weiss(1981)指出,在同等的借款利率條件下,貸款需求只能滿足部分借貸人,而其余借貸人無法從貸款方滿足自身貸款需求甚至不能得到貸款。同時在研究中他們對信貸配給產生的原因也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利率的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有關造成了信貸配給的出現,使得信貸約束長期存在于信貸市場,為了減少監管和交易成本以銀行為代表的規范金融機構更加傾向于將貸款投放給信用評級較高、規模大并能提供足夠抵押物的企業。所以,農戶和中小微企業將很難獲得銀行等規范金融機構的貸款,這種信貸資源分配的不公平,需要政府對信貸配給進行干預。
在研究農業信貸對農業綠色TFP產生影響的過程中,由于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往往由于信貸配給的原因而存在各類信貸融資約束,所以,由于信貸融資約束問題的存在,農業信貸資金在流向農業生產部門以及各個農業經營主體時,存在一定的選擇性,這就對考慮非期望產出的農業綠色TFP產生影響。所以,參考信貸配給理論對于本文接下來的研究有所助益。
..................................
第3章 我國省際農業綠色TFP的測度與分析 .....................22
3.1 農業綠色績效的測度方法與模型 ..................................... 22
3.1.1 DEA簡介及傳統DEA模型 ................................... 22
3.1.2 SBM模型 ...................................... 25
第4章 農業信貸對農業綠色TFP影響的實證分析 .......................... 41
4.1 影響因素設置與描述 ................................... 41
4.2 研究方法與模型的確定 ............................. 45
4.3 實證結果與分析 .............................. 47
第5章 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 55
5.1 研究結論 ..................................... 55
5.2 政策建議 ................................... 56
第4章 農業信貸對農業綠色TFP影響的實證分析
4.1 影響因素設置與描述
中國農業發展現階段,就農業生產方式而言處于由傳統生產方式向現代綠色生產方式轉型升級的重要階段,信貸作為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要素,農業信貸綠色績效的高低,不但有關于信貸應用效率的高低、糧食安全、環境安全,更加關乎民眾健康。然而由于農業生產是受多種要素影響的復雜經濟活動,農業信貸綠色績效的表現究竟受到那些因素的影響,這絕不是三言兩語就能一概而論,單純地依據一類指標來分析農業信貸綠色績效的高低是不科學的,本文將綜合經濟研究推導出影響農業信貸綠色績效的各項指標,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本文研究假設,對影響農業信貸綠色績效的各項指標進行研究。
生產管理論文參考
4.1.1經濟發展水平
各省份由于過去經濟發展的積累等各方面原因,目前省際之間經濟發展水平依舊存在較大差異,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對于農業信貸資金的投放力度,應用效率以及農業發展過程農藥、化肥、地膜的應用等方面均有較大影響。根據信貸的配給理論知道:信貸資金具有逐利性和高流動性的特點,這決定了向農業領域發放的資金,能通過在相關資本市場中流動,讓信貸資金達到合理配置。同時,信貸資金對于不同效率產業的偏好是不同的,對于低效能產業的偏好遠低于高效能產業。全國范圍內農業信貸資金在不同地區農業產業的流動也具有同樣的道理,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與當地農業產業效率往往相互影響。一個較高經濟發展水平的地區相較于經濟發展較為落后的區域,往往意味著更高的農業產出能力,當信貸資金進入較高經濟發展水平地區的農業產業時,有更高的可能性得到產業間的高效協同,在農業期望產值中得到更高的回報,也意味著農業信貸資金具有更高的可能性得到優化配置。
...............................
第5章 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5.1 研究結論
圍繞著農業、農村、農民發展的根本問題,現階段我國農業不斷探索創新驅動發展路徑,提升土地產出率和綠色發展水平,在向前發展中實現轉型,對我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巨大的貢獻。但目前我國農業生產技術水平發展不均衡、農業生產環保理念不深入、農業生產過程監管不到位的問題也讓我國農業產業長期存在低效率、高污染的問題,對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帶來難題。本文基于可持續發展等相關理論,對農業信貸綠色績效進行測度,針對農業信貸綠色績效產生影響的各因素也進行研究分析,依據前文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針對農業信貸,全國有近一半的省份2020-2013年間農業信貸的綠色績效值低于1,有近三分之一的省份農業信貸的綠色績效值低于0.6,遠低于有效前沿面,考慮非期望產出的農業綠色全要素生產率總體還有較大的上升空間;由于各省份農業與經濟發展水平不盡相同,農業信貸的綠色績效的或高或低也由于不同的原因,比如黑龍江、山東及河南這類傳統意義上的農業大省,雖然農業產業發展迅速,但對環境造成的負外部性也不可忽視,這些省份農業信貸綠色績效均較低,有較大的改進空間,青海、海南、貴州這類省份耕地面積較少,農業生產不拘泥于傳統種植業,青海的智慧農牧業、海南的熱帶觀光農業以及貴州的山地特色高效農業,都在發展農業的同時極大的降低了對環境的負外部性,農業信貸的綠色績效不但位于有效前沿面,且在國內也排名十分靠前。
第二,在區域層面,農業信貸對農業綠色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八大經濟區所體現的特點十分突出,其中只有東部沿海經濟區與南部沿海經濟區地區表現良好,從2002年到2020年均值到達有效前沿面,大西南綜合區在2013年綠色發展理念提出前后,進步明顯,整個區域的農業信貸綠色績效值,十分接近有效前沿面,長江中游及黃河中游經濟區在2013年前后的農業信貸綠色績效略有下降,東北和大西北經濟區兩者在綠色發展理念提出前后的農業信貸綠色績效卻出現大幅度下降,績效值從0.8左右下降至0.6上下,大西北經濟區農業信貸綠色績效是各經濟區中績效值最低的區域,總體來說,除沿海各經濟區外,其余各大經濟區的農業信貸綠色績效還有較大的上升空間。
參考文獻(略)
- 供電作業項目安全生產風險管控系統開發及后評價研究2018-01-28
- 6S生產管理在浙江農行的應用與提升研究2018-02-01
- LY市甲醛行業安全生產多元化管理研究2018-02-13
- L公司中層生產管理人員薪酬體系優化研究2018-03-07
- DL植物工廠規模化經營生產戰略管理研究2018-03-23
- 美卓礦機機械加工件的逆向定價生產管理研究2018-04-23
- 核電數字化分布式儀控系統研制進度風險管理研究2018-05-02
- 尾砂壩加高工程和加高后安全生產管理措施的研究2018-05-15
- 武漢鐵路局漯河車站行車安全生產管理分析研究2018-05-18
- 軌道交通供電運行安全生產管理系統研究與應用2018-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