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經濟發展對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的影響研究
本文是一篇國際金融論文,筆者認為國際金融組織貸款并不是普通的商業貸款,國際金融組織對華貸款近40年雖有階段性的戰略調整,但總體目標是幫助中國減少貧困、改善環境、減少不平等,實現平衡發展。
第1章 引言
1.1研究背景
國際金融論文怎么寫
改革開放以來,為了促進國內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我國引入了大量的外資用于國內民生和經濟建設。其中,國際金融組織貸款項目是我國利用外資的重要途徑之一,是由財政部擔保的國家主權外債。1981年,中國向世界銀行申請了第一筆支持國內大學發展項目的貸款,此后開始了利用國際金融組織貸款支持國內項目發展的進程。
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世界銀行、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歐洲投資銀行、歐佩克基金、北歐投資銀行、亞洲開發銀行、新開發銀行等)貸款累計承諾額達1,058.09億美元,總提款826.74億美元,償還貸款本金475.16億美元,債務余額(已收回的未償貸款)351.58億美元1。國際金融組織的貸款覆蓋中國29個省份,用于支持中國1069個涉及大氣污染防治、教育、交通、城市建設、農業、能源、衛生等領域的項目。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改革開放初期建設資金不足、技術裝備落后、民生急需的矛盾,實現了一系列工程。廣泛而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促進了各項民生經濟事業的發展。國際金融組織貸款項目已成為我國利用外資的重要組成部分。
國際金融組織貸款不同于一般商業貸款(高利率、短周期、高利率驅動)。它們旨在幫助成員國發展經濟、開發資源和平衡國際收支。他們具有很強的社會性和公益性,非常重視社會效益。國際金融組織貸款具有利率低、貸款周期長的獨特優勢,大大緩解了申請者所在地政府的金融壓力。20世紀90年代開始,國際金融組織貸款開始向我國中西部地區傾斜,以公共福利為主要目標,國際金融組織貸款一般用于民生工程,旨在改善當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環境,重點解決教育、醫療、環境等民生問題,以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這種公益性是它與一般商業貸款項目的本質區別。我國不同省份利用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的情況有所差異,本文對國際金融組織貸款在我國各省份的使用情況以及我國不同區域獲得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的額度的影響因素進行了研究。
..............................
1.2研究意義
為保證貸款的利用效率和效果,國際金融機構嚴格監督和管理貸款流程和項目流程。財政部作為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的統一管理部門,要綜合考慮不同省市、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基礎設施水平和貸款的收益與使用效果。項目的所有者,也就是借款人申請的資金不能直接使用,需要一系列復雜的審查程序和管理程序。中國最開始使用國際金融機構貸款時,許多省市發展程度有限,很多項目的采買流程還沒有完善,參加的國際金融機關的貸款項目數也屈指可數。此外,有資格的招標代理機構和供應商的數量也有限,無法識別或忽略項目中存在的問題和風險。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越來越多的省市地方企業看到了國際金融組織融資的優勢,申請國際金融組織融資項目的所有者日益增加。在眾多申請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的省級政府中,哪些省市和地區更容易獲得貸款,他們的各項地區經濟發展指標、財政指標對貸款的可得性有怎樣的影響是本文研究的重點內容。
本論文研究的是國際金融機組織貸款項目,國際金融組織貸款本身就是我國利用外資的一種形式,貸款具貸款期限長、利率低的特點,同時也一般也具有購買金額大、采購設備多、投標時間短、執行時間長的特點。對于中央政府而言,保證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的使用效果或者說是提升國際金融組織貸款項目績效,實現不同地區平衡發展是其出發點,而對于地方政府而言,由于國際金融組織貸款是低成本、長期的融資渠道,而且有機會引入先進技術與先進的項目管理經驗,對地方經濟發展起到積極作用,則要在可控范圍內盡量多的爭取國際金融組織貸款。本文的研究對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的劃撥傾向性以及不同地區更好的辨別貸款可得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
第2章 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綜述
2.1國際金融組織與貸款簡述
國際金融機構是許多國家建立的金融機構的總稱,分為區域和全球國際金融機構。世界上的國際金融機構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I-BRD)和國際農業發展基金(I-FAD)。區域性國際金融機構包括亞洲開發銀行(ADB),美洲開發銀行(IDB),非洲開發銀行(ADB)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BRD)等。
貸款是指國際金融機構為國際和區域金融機構向成員國提供的非商業信貸,用于資源開發,經濟發展和尋求成員國的國際收支平衡。借款的主要目標是國際金融機構。向發展中國家提供中長期貸款,發展基礎產業,為低收入貧困國家的發展項目和文化教育提供長期貸款,并向世界各國的個體企業提供中小企業貸款發展。國際金融機構貸款是政府信貸擔保的主權信用,而中國財政部是政府貸款的統一管理部門。目前,中國較為常用的貸款是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歐洲投資銀行和新開發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
............................
2.2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的特點
2.2.1貸款條件優惠
國際金融機構利率低,周期長,適合長期國內投資增長和經濟效益緩慢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其中包括最有利的IDA貸款。世界銀行的貸款雖有利息,期限也比較短。但是,與一般的國際商業信貸條件相比,它仍然是有利的。適用于需要長期開發的電力,水利和交通設施等建設項目。于需要長期發展項目的投資基礎設施和其他房地產企業,如果得到國際金融機構的成功資助,不僅可以繼續項目計劃,還可以保證項目的質量和企業的利益。
2.2.2審查嚴格、手續繁多、批貸時間長
國際金融機構貸款利率低,正因為有長期的獨特優勢,投資領域多集中在基礎設施建設,整個項目流程比普通商業貸款項目復雜,管理也更嚴格。項目批準、可行性研究、審查、簽訂轉貸合同、決定招標機構、網絡公開招標、最終確認承包商、項目實施,整個過程將持續多年。另外,項目完成后,經過多次驗收,通過項目審計和業績評估,為確保資金規范使用和項目預期效果,經過多年的跟蹤審計,對當地民生改善和社會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發揮積極的推進作用。
2.2.3對承包商及供貨廠商要求嚴格
國際金融組織貸款項目通常采購國際公開招標方式選定承包商,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對承包商的資質要求也日益嚴格,換言之,國際金融組織貸款項目的準入門檻較其他國內普通招標項目更高。為保證項目達到預期的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對承包商的商務資格、財務實力、項目經驗等均會提出較高要求,對供貨廠家的生產能力、產品性能質量也會有較高要求。
................................
第3章中國利用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的時空特征 ................. 13
3.1國際金融組織對中國貸款戰略的階段特征 ................... 13
3.2中國利用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的時間特征 ..................... 14
第4章地區經濟發展對國際金融組織貸的實證分析 ............. 19
4.1模型構建與變量的選取 .......................... 19
4.1.1模型構建 ....................19
4.1.2變量的選取 .....................19
第5章利用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的相關建議 ..................... 29
5.1加大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力度 .......................... 29
5.2建立系統性地區貸款分析機制 .................... 29
第5章 利用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的相關建議
5.1加大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力度
國際金融論文參考
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為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助力,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金融組織對華貸款已減少貧困、增加平等和改善環境為首要目標,這與中國消滅貧困、促進區域協調協調發展的發展政策達成了一致性的戰略目標。近十年來,無論是國際金融組織還是中國都有意將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由“東”向“西”進行配置轉移,越來越關注中西部的發展,從近十年的數據上看,人均生產總值低、固定資產投資大的地區更容易獲得國際金融組織貸款,國際金融組織貸款也切實助力了我國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然而,國際金融組織貸款存在到期還本付息的問題,國際金融組織貸款更多的流入中西部欠發達地區,也給這些本身經濟實力較弱的地區帶來了債務壓力,同時,國際金融組織要求貸款配套資金,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財政負擔,中西部地區由于財政實力較弱,可能會產生使用國際金融組織貸款后勁不足,影響未來貸款規模的情況。此外,欠發達地區對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的管理水平、項目管理水平也相對較弱,可能出現貸款利用無法達到預期效果的情況。因此,在國際金融組織貸款配置和使用管理的過程中,應注重資金預算管理和貸款利用過程的項目管理工作,對此本文提出幾點建議。
依據本文的研究結論,固定資產投資大的地區更容易獲得國際金融組織貸款。一個地區想要獲得更多的國際金融組織貸款額度,需要進一步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力度,積極轉變發展模式。一方面是財政預算向基礎建設、文教衛體等公共事業領域投資傾斜,另一方面積極引導釋放社會投資需求,避免固定資產投資過度依賴財政資金。
............................
第6章 總結與展望
6.1總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利用國際金融組織近40年的發展變遷,從改革開放初期傾向與東南沿海到如今大部分流入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實現了由“東”向“西”的配置轉移?,F在,利用國際金融組織的貸款項目已成為我國引進外資的重要渠道。國際金融組織貸款項目有效彌補了國內建設資金的不足,特別是為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的基礎性、公益性產業發展提供了資金補充,促進了國內不同地區經濟與社會事業的平衡發展,但同時由于利用國際金融組織貸款多的地區經濟和財政實力較弱,也顯現出了債務償還能力不足和利用貸款規模后勁不足的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本論文提出了有效解決問題的相關建議,如由中央政府進行政策性幫扶,對相對落后的地區利用國際金融組織貸款進行統借統還以及加強項目管理和項目績效評定等舉措。這些建議既有政策性因素,也有對人為因素的管理和對管理制度的流程的設計。
總體上來講,國際金融組織貸款并不是普通的商業貸款,國際金融組織對華貸款近40年雖有階段性的戰略調整,但總體目標是幫助中國減少貧困、改善環境、減少不平等,實現平衡發展。我國利用國際組織貸款情況在世行、亞行等國際金融組織反應良好,效果顯著,償債信譽總體較好,但不同地區對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的利用存在差異,還是要通過政策引導,能力提升完善對貸款資金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參考文獻(略)
- 股指期貨對金融股市波動的影響研究2018-02-03
- P2P網絡金融借貸滿標概率預測研究2018-03-03
- 融資約束視角下的股權結構與投資-現金流敏感性的關...2018-03-17
- 滬港通對我國內地股市的金融影響研究2018-03-31
- 引入媒介貨幣后中日匯率變動對雙邊金融貿易的影響2018-04-11
- 基于估值效應的國際金融投資頭寸比較研究2018-05-28
- 投資者異質性對金融股票市場價格發現功能的影響研究2018-06-12
- 我國金融股票市場大宗交易價格效應研究2018-06-28
- 中新股指期貨的價格聯動及金融波動溢出效應研究2018-07-11
- 金融發展對二氧化碳排放的影響2018-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