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企業網絡治理探討
本文是一篇企業管理論文,本文以網絡治理理論為基礎,結合技術治理理論、信息共享理論、交易成本理論、社會交換理論等多學科交叉的治理思想和治理方法,對區塊鏈技術下企業網絡治理這一科學問題開展研究工作,為解決企業網絡治理難題與困境提供紓緩思路與方法參考。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1.1 研究背景
在數字經濟時代企業網絡已經成為企業獲取資源并保持持續競爭優勢的重要組織形式,組織間的交流與合作為網絡中的企業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2022年5月為貫徹落實《“十四五”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規劃》,促進產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并推動創新資源共享,工信部等十一部門開展“攜手行動”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鼓勵企業進行創新資源共享,引導組織間共享研發能力、研發設備等創新要素,著力構建大中小企業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企業網絡生態。可見,以共建共治共享為特征的網絡型合作組織已成為我國經濟實踐的新亮點,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企業間戰略聯盟、技術創新網絡、智慧供應鏈網絡等各種形式的企業網絡成為我國經濟實踐的重要組織形式,也已成為超越企業與市場兩分法的第三種道路選擇。創新載體逐漸從單個企業向多主體協同創新網絡轉變,價值獲取從單體價值創造向企業網絡價值共創轉變,業務流程從線性鏈式向協同并行轉變,具有跨界、融合、協同特征的企業網絡型組織已然成為經濟建設的新常態。
然而,隨著企業在全國各地擴張以尋求專業化和規模經濟,提高生產力和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企業網絡的實力和復雜性也在增長。特別是,依托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一代數字技術將企業推向更加數字化的方向。同時企業網絡在新一代數字技術的驅動下也呈現出更多形態,企業間合作從原先地理空間集聚模式轉變為以數據要素實時流通為核心的網絡虛擬集聚模式(王如玉等,2018)。數字化轉型等外部環境變化帶來高度的不確定性使得“因利而聚,利盡則散”的組織間網絡更為脆弱,以信任為基礎的組織間網絡就像一支帶刺的玫瑰,面臨著一種揮之不去的困境,加大了跨組織治理的難度。同時,以信任為基礎的企業網絡不可避免地受到協調成本高、管理難度大、關系不穩定等問題,導致歸屬于不同企業成員的大量信息無法充分利用,信息滲透與融合無法深度實現,機會主義行為時有發生,組織間合作并不牢靠,致使價值共創處于失控局面,網絡失敗率高達甚至超過50%(Lunnan & Haugland,2008)。
...............................
1.2 研究內容與目標
1.2.1 研究內容
基于已有研究,本文以解決企業網絡治理困境為出發點,深入剖析當下網絡治理的桎梏:信息共享、機會主義和組織間協調。在傳統治理手段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入區塊鏈這一技術工具,力圖紓緩企業網絡治理困境,促進企業網絡健康有序運行。遵循“治理困境-治理手段-治理目標”的框架,本論文從區塊鏈紓緩企業網絡治理困境分析、企業網絡信息共享治理、機會主義行為治理和組織間協調治理四個方面提出本文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即本文的主要研究內容(見圖1-1)。
企業管理論文怎么寫
(1)基于區塊鏈的企業網絡治理困境與紓緩機制研究
區塊鏈技術同企業網絡治理之間的內在邏輯關聯,是研究區塊鏈技術助推網絡組織治理創新的邏輯起點。而識別企業網絡的治理難題是實現企業網絡治理創新的基石。首先,通過理論歸因、實踐歸納,歸納分析企業網絡所面臨的主要治理困境,以充分展示所研究問題的緊迫性和復雜性,并為引出新的治理工具與手段做出鋪墊;其次,通過對已有區塊鏈相關文獻的分析發現,區塊鏈要發揮潛在價值,必須拓展新的應用場景。最后,探析區塊鏈的技術特征紓緩企業網絡治理的實現機理,為后續章節的展開研究提供理論分析與路徑指導。
(2)基于區塊鏈的企業網絡信息共享機制研究
為探究區塊鏈技術對網絡內信息共享的影響,本文采用三方演化博弈構建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信息共享模型,研究企業網絡中信息共享的演化穩定策略,以此來為探究區塊鏈技術對企業網絡治理中信息共享的影響。因此為實現組織間的信息共享、打通信息孤島,本文引入區塊鏈技術并構建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信息共享框架,厘清區塊鏈技術助力于紓緩組織間信息共享難題的治理邏輯。
...............................
第2章 理論基礎與文獻綜述
2.1 理論基礎
2.1.1 技術治理理論
在數字經濟時代,技術治理已經成為社會運行過程中的一種普遍現象(劉永謀,2019)。技術治理理論旨在通過將信息技術用于社會活動與組織管理之中,通過數字技術助力于社會治理活動,以實現成本最小化和利益最大化,并提高整個社會運行的效率(余江等,2021)。許多學者將技術治理理論應用于組織間關系治理中,并認為信息技術在組織間治理中居于核心地位。
劉永謀(2019)提出,技術治理應堅持兩個原則:“科學運行原則”和“專家政治原則”。因此,信息技術的基本特性是進行治理的主要因素。張群洪(2010)通過組織間信息系統的特性,研究其正式性、集中性、系統集成等技術特性對組織間關系治理的影響,研究表明了技術治理主要是通過將技術應用于企業網絡,從而實現組織間關系的治理。Mohr等(1996)首先提出使用信息技術對組織間關系進行治理,通過組織間信息系統能有效對組織間關系控制與管理,提升治理效果。學者們越來越認識到,信息技術的力量,可以用來解決企業網絡中的治理問題(Chen et al.,2023),通過將各種信息技術、數字技術服務于網絡組織中,促進組織治理的發展,實現跨組織邊界的交流與溝通。尤其在數字時代尋求商機的企業更專注于重塑客戶價值主張并轉變其戰略和運營,采用數字技術能夠實現與外部利益相關者的靈活互動(Li et al.,2016)。例如,區塊鏈可用于實現技術信任并降低組織交互成本,大數據的實施有助于充分共享數據,云計算技術可以實現網絡資源的自動管理和配置,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因此,本研究將技術治理理論遴選為理論依據,通過在網絡治理既有的研究框架中嵌入技術手段,構建起本研究的初始框架。
...............................
2.2 國內外文獻綜述
2.2.1 企業網絡治理的相關研究
(1)企業網絡的內涵界定
20世紀70年代以來,新興的信息技術、物流手段以及有利的國家監管和政策幫助組織業務跨越了組織的邊界,網絡作為一種隱喻出現在文獻中,描述了延伸到組織邊界之外的生產和服務價值鏈。因此,社會學、制度經濟學和組織研究者都轉向了混合型組織形式,組織形態逐漸從科層與市場轉向網絡組織(林潤輝和李維安,2014)。但是大量與網絡相關的研究成果并沒有對網絡組織的定義給予充分的解釋。從各種組成形態來看,節點和連線構成網絡的基本元素,但實踐中根據存在依據節點的屬性、連線的性質進行區別。因此網絡組織領域出現了許多相似概念,如組織間網絡、產業集群、聯盟網絡、創新網絡等,都用以指代有組織的或非正式的社會系統下的組織間協作,但尚無明確的區分與界定。
企業網絡的概念來源于Williamson(1979)的交易成本經濟學,分析的重點是市場和科層制度之間的權衡,提出了混合組織形式的概念,而后Thorelli(1986)、Powell(1990)等沿著企業網絡的方向進行了發展,在社會學和管理科學中得到廣泛應用。進一步,羅仲偉(2000)認為企業網絡是以資源的聯合和共同的集體目標為基本特征的組織模式。一部分學者基于結網動因,認為企業網絡是長期的、有目標的組織間業務關系的集合,以實現企業可持續的競爭優勢(Thorelli,1986)。Ménard(2005)認為企業網絡的研究重點是合作伙伴如何協調,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并通過信號、服務等獲取或開發市場來創造價值。后續隨著外部環境的不斷變化,學者們從不同學科及理論視角對企業網絡的概念及內涵進行界定(林潤輝和李維安,2000),從學科視角來看,主要集中于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以及系統科學等,而相關理論視角包括交易成本理論、資源基礎觀和社會網絡理論以及協同論和制度理論等,20世紀80年代提出該概念以來,學者們不斷進行研究,使得企業網絡的內涵不斷豐富與完善。因此本文結合已有研究中不同學者的界定,認為企業網絡是以企業為主體,面對數字經濟時代的不確定性、任務復雜性和企業自身資源有限性的困局,為了降低交易成本、創造更大價值并保持持續競爭優勢而通過契約或關系等方式聯結形成的企業之間互利共贏、共享技術和信息的中間型組織。
.............................
第3章 企業網絡治理現實困境與紓緩機制:區塊鏈技術視角...........37
3.1 企業網絡治理困境分析.....................37
3.1.1 企業網絡治理的理論困境.........................37
3.1.2 企業網絡治理的實踐困境..........................40
第4章 基于區塊鏈的企業網絡信息共享機制研究............................62
4.1 基于區塊鏈的信息共享框架設計.............................62
4.1.1 設計思路.......................................62
4.1.2 基于區塊鏈的信息共享框架........................66
第5章 基于區塊鏈的企業網絡機會主義行為治理研究....................95
5.1 理論分析與模型構建.............................95
5.1.1 區塊鏈技術對機會主義行為的影響........................95
5.1.2 治理機制對機會主義行為的影響............................96
第7章 基于區塊鏈的企業網絡治理對策研究
7.1 企業主動接受區塊鏈技術
作為企業網絡的主要構成要件,合作企業既是微觀主體又是利益相關者,如何實現有效的企業網絡治理,定然離不開微觀層面的企業主動作為。企業應積極主動接受區塊鏈技術,并通過提升區塊鏈技術能力、重視區塊鏈支持的組織間協調以及搭建安全高效的區塊鏈信息共享平臺,紓緩企業網絡治理困境,助力于企業網絡持續穩定發展,具體對策如下。
7.1.1 企業應提升區塊鏈技術能力
盡管企業對區塊鏈技術越來越感興趣,但有限的區塊鏈技術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嚴重制約了其在企業網絡中的推廣與應用,從而影響企業網絡治理效果。因此,企業可從技術環境適應能力與技術吸收能力兩方面著手提升自身的區塊鏈技術能力。
為有效提升企業的區塊鏈能力,企業可做出以下努力:(1)企業高層管理者要積極了解區塊鏈的技術特征、可用性以及兼容性,并將區塊鏈技術納入到組織戰略發展中;其次在企業中營造有利于區塊鏈技術發展的組織文化環境,因為區塊鏈技術的采用會改變組織當前的文化環境,且公司需要新的角色、職責和專業知識來支持區塊鏈技術的采用,故需要對當前的組織文化進行調整以提升區塊鏈技術的組織適應能力;最后調整組織政策以支持區塊鏈技術發展。實行高度靈活性的導向政策,合理分配組織資源,緩和組織人員對區塊鏈技術的態度,從而為區塊鏈技術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2)重視培養企業的區塊鏈專業人才,建立人才培養機制。首先可以招聘區塊鏈技術知識水平和知識經驗能力較為豐富的員工,并大力投入教育培訓,重視專業人才的培養,定期組織員工培訓,以期增強員工的區塊鏈專業知識;其次企業應加大對區塊鏈技術的研發投入,改善區塊鏈技術應用與發展的基礎設施,增強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能力與水平;最后定期與合作企業或區塊鏈企業進行專業知識的交流與學習,或者委派人員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
企業管理論文參考
..............................
第8章 結論與展望
8.1 主要結論
本文以網絡治理理論為基礎,結合技術治理理論、信息共享理論、交易成本理論、社會交換理論等多學科交叉的治理思想和治理方法,對區塊鏈技術下企業網絡治理這一科學問題開展研究工作,為解決企業網絡治理難題與困境提供紓緩思路與方法參考。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結論如下:
(1)厘清了企業網絡治理的現實困境,并提出了紓緩策略
本文著眼于企業網絡治理中面臨的現實問題,對制約企業網絡運行的治理困境進行分析和總結,并以網絡治理理論為基礎,以技術治理理論為指導思想,提出了區塊鏈技術作用于企業網絡治理的實現機理。具體而言,首先,通過理論歸因、實踐歸納、典型事實指出機會主義風險、協調失敗和信息共享是當前制約企業網絡發展的主要治理難題,亟需引入新的技術手段突破治理桎梏;其次,對區塊鏈技術特征及其價值發揮場景進行歸納與總結;最后,通過在厘清區塊鏈技術作用于企業網絡治理的內在邏輯基礎上,具體分析區塊鏈技術紓緩企業網絡治理困境的機理,即區塊鏈對機會主義行為的機理分析、區塊鏈技術實現組織間有效協調的機理分析以及區塊鏈技術優化組織間信息共享的機理分析。
(2)構建基于區塊鏈的信息共享框架,并識別了企業信息共享的影響因素
企業網絡內各個參與主體掌握的信息具有典型的不對稱特點且參與主體各自擁有獨立的信息管理方式和系統使得信息共享難度大、數據要素難以流通,組織間容易形成割裂的“信息孤島”。因此為實現組織間的信息共享,促進數據流動引入區塊鏈技術并構建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信息共享框架,厘清區塊鏈技術助力于紓緩組織間信息共享難題的邏輯。在此基礎上運用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信息共享主體與NAO三者之間的策略選擇,識別影響三方策略選擇的因素。研究結果表明:當信息共享一方選擇信息共享或信息不共享策略時,另一方也會選擇同樣的策略作為最終的戰略結果;當NAO選擇嚴格監管時,企業傾向于選擇信息共享策略;當企業選擇信息共享時,NAO傾向于選擇寬松監管策略。
參考文獻(略)
- 煤炭企業外部雇主品牌的關鍵要素分析與提升策略思考2023-04-14
- 中國跨國企業管理者海外社會關系對企業績效的影響探討2023-06-20
- 涉農上市企業高管薪酬對企業創新績效的影響探討2023-09-30
- 晉江自來水公司智慧水務管理系統優化探討2023-10-21
- 企業社會創新與企業社會價值的關系思考2023-10-31
- 科技型企業外部技術、市場知識搜索對產品創新的影...2023-11-14
- 審計人員企業社交媒體使用影響及應對策略探討2023-12-25
- 動態能力視角下單項冠軍企業雙元創新的前因組態及...2024-01-05
- 負面職業沖擊事件對工作重塑的“雙刃劍”效應探討2024-01-24
- 公司創業投資、動態能力與企業績效的機制研探討—...2024-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