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銀行信貸管理信息系統改進思考
本文是一篇信息系統與信息資源管理論文,本文是以Z銀行為案例,在高速發展的經濟環境下,Z銀行更加關注在貸前階段的嚴格管理、貸中階段的審批發放和貸后階段的實時監控,并認為這三項是Z銀行應該強抓的環節。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研究目的及意義
1.1.1 研究背景
信息系統與信息資源管理論文怎么寫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迅速發展,銀行業的發展也緊隨其后。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浪潮迭起,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了新態勢。商業銀行作為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金融主體,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銀行市場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國有商業銀行的陸續上市,銀行業市場的內外部競爭越發激烈。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金融業改革的日益深入,國內銀行業在內外部的雙重壓力下迅猛發展,逐步形成以國有政策性銀行、大型商業銀行為主導的綜合性銀行體系。其中,對于商業銀行而言,信貸業務是主要的獲利途徑,表現為貸款利息收入。而信貸業務不僅是銀行創收的主要手段,也是活躍國民經濟、提升國民消費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我國銀行業資產配比中,貸款是主要資產組成,貸款業務的利息收入是銀行最主要收入來源。單一、集中的資產配比和信貸業務的不確定性,使得銀行在發展過程中時刻面臨著信貸風險帶來的壓力。
隨著我國進入WTO,外資銀行進入我國銀行業市場,國內銀行正趨于國際化管理和市場規則運行,在新巴塞爾協議和國際監管機構的要求下,我國信貸管理向國際靠攏。在這種特殊的時期下,國際和國內的銀行業市場競爭對銀行做出了更高的要求,國內銀行也面臨著更完善、更趨緊的監管壓力和外部競爭環境。在重重壓力下,銀行業金融機構要想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獲得長足的發展機會,必須要盡快提升信貸管理能力,優化信貸資產結構,加強信貸資產質量管控。
........................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國內研究現狀
自1978年改革開放,國內的經濟形勢日益變好,隨之而來的信貸業也開始發展壯大,我國政府為了規范經濟的發展,要求地方城市商業銀行建立信貸風險管理體系。銀行管理者開始對這一政策開始研究,并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商業銀行的信貸業務的研究開始逐漸變多。而我國學術界關于城市商業銀行對信貸管理方面的研究,相較于西方國家開始較晚。
研究初期,我國的信貸結構還不完善,國內的學者將研究視角放在產業結構調整方向,為代表的研究是周勝強(2013)[1],將研究建立在不完全市場條件下,以產業結構調整為出發點研究我國信貸政策理論體系,并提出要在我國信貸政策的頂層制度設計上進行完善和改進;以產業結構調整為核心,制定和實施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信貸政策;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合理、有效運用政策工具,提高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執行力。全文結合了我國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現狀,明確了我國信貸政策的執行目標和標準。 信貸業發展至今,產業結構和政策方向越發完善,近幾年學者將研究著眼于信貸風險管理,利用技術手段降低信貸風險。郭鵬程與李霄(2019)[2]從審計視角出發,探討商業銀行對信貸風險的防控對策。文中首先對信貸風險的現狀進行介紹,主要是不良貸款率居高不高、關注及逾期貸款比重增加、不良貸款核銷力度大以及撥備覆蓋率下降;然后討論了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成因,主要是企業間信用違約風險高、地區經濟環境惡化以及工作人員追求短期業績和存在道德風險問題;最后總結出加強信貸風險管控的對策,健全信貸風險管控政策和培養高級管理人才。隨后,趙美(2020)[3]的分析,以大數據為背景,探討對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管理。作者表示在銀行信貸業務中應用大數據技術可以更全面、真實的反映客戶的情況,為銀行信貸管理提供科學的應對方法。吳佳(2021)[4]的研究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在大數據及云計算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商業銀行的信貸管理可以借助這一技術,合理利用大數據云服務平臺,從前端的客戶信息資源獲取、信用資質審查,到后端的信貸監督等,全方位、多層面的提升商業銀行的信貸管理。唐恬(2021)[5]的研究主要商業銀行對我國中小企業的信貸風險管理。文中以償債能力、運營能力、成長能力為三個主成分因子,并建立Logit模型來預測中小企業是否存在違約和違約概率。然后借助中小企業的信用評級數據,提出銀行針對不同企業的信貸管理策略。
................................
2 理論基礎
2.1 信貸管理概述
2.1.1 信貸管理的含義及流程
信貸管理,是指在現行相關法律和政策制度的約束下,根據貸款的安全性、流動性和效益性原則,對貸前、貸中和貸后階段進行的貸款管理,分別是貸前客戶調查、貸中審查以及貸后管理。
科學有效的信貸管理,可以規避貸款管理過程中的各類信用風險,獲取有效利益,確保貸款資金安全,降低貸款信用損失和糾紛[14]。為了規避在各個環節出現的風險,信貸管理的基本操作流程要求,通過運用現有系統的操作流程,從各個環節進行把控,規避風險,實現收益[15]。主要信貸管理流程分為九個環節,按照遞進順序分別是:貸款申請、受理與調查、風險評價、貸款審批、合同簽訂、貸款發放、貸款支付、貸后管理以及貸款回收與處置。
2.1.2 信貸管理的基本原則
信貸管理對貸款對象和條件、貸款人和借款人的權利與義務、禁止貸款的對象等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并主要依據六大原則,分別是全流程管理原則、誠信申貸原則、協議承諾原則、貸放分控原則、實貸實付原則以及貸后管理原則,具體如下:
(1) 全流程管理原則
在全流程貸款管理原則下,要實現在貸款生命周期的每一個環節中都實現有效的信貸風險管理。在以往銀行業的經營和監管過程中,將信貸管理粗略劃分為貸前管理、貸中管理和貸后管理,然而實踐表明,這種粗略的劃分方式并不準確,難以對信貸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具體問題提出可操作性的解決方案,進而難以對貸款實現全周期的監督與管理[16]。
(2) 誠信申貸原則
誠信申貸主要是對借款人的誠信水平要求,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要求借款人誠實守信,按照貸款人的要求提供符合條件的貸款申請材料,并確保所提供的所有材料內容真實、完整、有效[17,18];二是要求借款人信用記錄良好,貸款用途和還款來源合理合法。
...........................
2.2 信貸管理的相關理論
2.2.1 信貸理論
信貸理論,也叫做商業性貸款理論,是城市商業銀行理論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商業銀行為確保其資金活躍度,通常提供短期性及商業性信用貸款。城市商業銀行信貸理論表明,活躍度較高的活期存款是其主要的資金來源,因此,城市商業銀行將短期性質的自償貸款作為主要資產業務,即通過自動還清的貸款業務,來滿足高活躍度資產的資金流動性。就短期自贖貸款的本質而言,短期自贖貸款是短期商業的轉移性資產貸款。由于信貸理論以資金的主動償還能力為核心,通常也被稱之為自動還款理論[21];除此之外,信貸理論以商業活動為基礎,并以真實商業票據為擔保,所以又被稱之為“真實票據理論”。
信貸理論為當代城市商業銀行的資產管理理論奠定了理論基礎。首先,信貸理論強調資本最初來源的特征結決定資本的運用。這也演變成了商業銀行資金管理過程中所堅守的準則。其次,信貸理論倡導城市商業銀行維持較高的資金流動性,以保障其運作的穩定性,這為城市商業銀行降低經營風險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
2.2.2 全面風險管理理論
商業銀行在發展過程中,通過對風險的預測、分析和控制來進行風險管理,同時運用科學的風險管理決策來規避風險、降低風險或轉移風險。商業銀行會綜合自身的經營管理需要,來權衡在風險管理中的成本和收益,以達到用最小的成本將風險降到最低。目前商業銀行在發展經營中,面臨著復雜多樣的風險,主要包括:信用風險、流動風險、市場風險、利率風險、法律風險、操作風險、聲譽風險以及戰略風險等[22]。
全面風險管理,指對風險的全方位管理。其含義是圍繞終極經營管理目標,識別出不同流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并對每一個流程實施風險管理,進而建立起全方位的風險管理系統從而確保風險管理目標的實現,最終達成總體目標的管理方法。具體到商業銀行,商業銀行通常是風險高度集中的行業行業,有效的進行風險管理和控制是商業銀行穩健發展、安全運營的基礎[23]。全面風險管理可以讓企業孕育出良好的風險管理文化,構筑其全方位的風險管理體系,從而確保實現風險控制目標和管理目標。
..............................
3 Z銀行信貸管理現狀及信貸管理信息系統需求分析...............................14
3.1 Z銀行信貸管理現狀................................14
3.1.1 Z銀行簡介.................................14
3.1.2 Z銀行信貸管理情況介紹............................14
4 Z銀行信貸管理信息系統改進方案.................................27
4.1 信貸管理信息系統改進目標和方法.................27
4.1.1 信貸管理信息系統改進目標........................27
4.1.2 信貸管理信息系統改進原則............................28
5 系統改進方案實施的保障措施.....................................43
5.1 組織和制度保障..................................43
5.1.1 系統實施中領導層的支持...............................43
5.1.2 建立專業的維保團隊.............................43
5 系統改進方案實施的保障措施
5.1 組織和制度保障
為了Z銀行改進后的信貸管理信息系統正常運行,則需要完善相關的制度及組織架構,使其和系統相互配合,真正全面發揮改進系統的作用。
5.1.1 系統實施中領導層的支持
在Z銀行信貸管理信息系統實施改進和完善的過程中,需要銀行領導層的大力支持,只有Z銀行的領導層對相關工作給予認可和幫助,才能確保改進方案得到真正落實。如果沒有領導的支持,則同樣也不會受到員工的重視,部門間也不會有良好的銜接和配合。一個信息系統的改進勢必要改變大家已經習慣的工作流程,所以此次信貸管理信息系統的改進必須由Z銀行高級領導層對公司所有員工進行動員,并在系統改進過程中承擔監督工作,輔助Z銀行信貸管理信息系統改進工作順利實施。
5.1.2 建立專業的維保團隊
Z銀行信貸管理信息系統建立后,仍需要根據使用情況及用戶需求不斷的改進和完善,這就需要專業的技術作為保障,因此,需要招聘在信息管理系統專業方面有能力和經驗的人員,具備一定的技術開發能力,隨著信貸管理信息體統需求的變化,需要相應的改變或增加一些新的功能,所以必須有專業的維保團隊為Z銀行信貸管理信息系統的持續更新提供保障。
維保團隊不僅需要保障系統的日常運維,在日常的工作使用中,系統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報錯,為了保障銀行工作業務的順利展開、銀行資金安全,維保團隊需要對系統問題迅速、及時的做出反應,并馬上對出現的問題進行行之有效的應對;除此之外,維保團隊還需要適應銀行的發展,對系統進行更新、升級,隨著數字金融時代的到來,信息管理系統在銀行業的應用得以深化,隨著金融時代的變革,銀行業的發展,以及客戶的需求變化等,銀行信息管理系統需要不斷的升級優化以滿足多方面的需求,那么維保團隊需要保證在銀行有需求升級優化時,能夠馬上響應并完成工作任務。
信息系統與信息資源管理論文參考
..........................
結論
中國加入WTO后,經濟快速發展,銀行業市場逐步開放,商業銀行作為銀行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信貸業務在經濟的浪潮中運勢而生,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下,信貸業務收入成為商業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然而美國次貸危機的發生,也給各國銀行敲了警鐘,信貸業務的發展已經進入了新的階段,需要有更合規的審核、更嚴格的監測,那么將信貸業務看做重要組成部分的城市商業銀行,如何完備信貸管理、降低信貸管理風險,一時成為更多學者關注的重點。信貸業務發展至今,已有專門的信貸管理信息系統,有專業的人才,那么如果有效利用這些資源,使系統更好的服務于信貸業務,提高管理效能,以實現降低銀行信貸風險的目的,是更多城市商業銀行關注的要點。
本文是以Z銀行為案例,在高速發展的經濟環境下,Z銀行更加關注在貸前階段的嚴格管理、貸中階段的審批發放和貸后階段的實時監控,并認為這三項是Z銀行應該強抓的環節。本文以“降低信貸風險”為目標,對Z銀行現有的信貸業務進行分析,得出現有模式下對信貸管理信息系統的需求,并據此制定改進方案。
首先,分析Z銀行信貸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包括貸前客戶審查不規范、貸中人員授信模式管控不足、貸后跟蹤管理不到位。進而對其信貸管理信息系統現狀進行分析,發現具有客戶信息數據單薄、業務流程缺少層級、缺少大數據聯網的問題。
其次,對其信貸管理信息系統進行了需求分析,構建了銀行信貸管理體系圖。Z銀行的信貸管理體系包括貸前、貸中和貸后三個階段,分為五大業務模塊,分別是客戶信息管理、信貸風險管理、放貸管理、監控管理和數據庫數據信息管理。
再次,采取企業系統規劃法(BSP)確定了Z銀行信貸系統規劃目標即“降低信貸風險”,通過貸前、貸中、貸后三個階段改進Z銀行信貸管理信息系統,分別是加強銀行信貸管理信息系統決策支持功能、優化銀行信貸管理信息系統內控流程、提升銀行信貸管理信息系統風險管控。接下來通過完善客戶信息模塊、增加客戶評價模塊、改進業務流程模塊、增加大數據管理模塊對Z銀行信貸管理信息系統進行改進設計,并通過U/C矩陣求解,得到貸前管理、貸中評價與發放及貸后管理與報表三大模塊。改進后的系統功能模塊完善了客戶管理、業務流程模塊具體內容,增加了客戶評價、大數據管理兩個內容模塊。
最后,從組織和制度保障、團隊保障、項目實施管理三個方面論述了保障措施。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