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下公司治理績效思考——以BJRK置業公司為例
本文是一篇公司治理論文,本文對混合所有制改革對公司影響進行分析結果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后BJRK公司整體財務績效得到較為明顯的上升,利潤率提高,資本結構改善,資產利用更為有效。綜上得出結論,股權結構與治理機制的變動對公司發展帶來了積極的影響。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近年來,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斷被賦以新的越來越豐富的時代內涵,并成為了我國國有企業做大做強、持續發展的重要前進方向。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三中全會制定的《決定》中提出:要“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而自進入十九大以來,變化的經濟形勢也向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提出新的時代要求:在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道路上,要想能夠達到預定的目標,就不能夠局限于簡單的股權結構調整,而是要加強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縱深發展,向深層次改革邁進。
房地產行業是重要的國民經濟增長點,一直以來都在為我國經濟發展做出巨大貢獻,房地產行業發展與變動情況也是民生最關注的熱點之一,影響重大。2003年國務院以房地產行業發展迅速,有引導推動整體經濟前進的潛力等特點,將房地產行業列入了原先由傳統行業如機械電子、石油化工組成的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名單之中,此后國企不斷擴大在房地產領域的份額。但經歷了2012年房地產行業下行后,國有企業開始謀求通過改革施行更高效的控股方式和更規范的經理人制度。順應國家推動國有企業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趨勢,2013年起包括鄭州、南京、上海在內的多個城市國資委發布房地產股權轉讓信息,鼓勵非國有資本通過投融資讓國有房企的股權結構得到優化,并參與進原國有房產公司的項目建設和日常經營之中。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的房地產行業共有166家上市公司,其中超半數為央企或地方國企。雖然在數量與規模上都占據優勢,但央企和地方國企的利潤回報率都不屬于行業內領先水平,平均來看甚至會略低于行業均值,而在費用率方面,國有企業在行業內也沒有優勢,國有房企在運營方面有較大提升空間。實現混合所有制改革,積極引各類投資,完善國有企業治理機構與資本結構,提高國有企業經營質量,建設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將為房地產行業注入新的活力。
公司治理論文怎么寫
........................
1.2 研究意義
1.2.1 理論意義
在國家繼續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有關如何優化公司治理結構與治理機制,激發企業活力的討論與研究一直保持很高的熱度。國有企業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是為了“混”而“混”,其真正的目的是要充分發揮改革的積極作用,在新時代改革浪潮中不斷激發國有企業經營活力,增強國有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能力。房地產行業是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重點關注對象,目前對于房地產行業改革理論已經很多,但隨著經濟形勢的不斷變化,相關理論仍然可以繼續擴展,同時以往的研究更多關注的是應成功上市的大型企業,而對于規模較小的企業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所取得的成就關注不夠。本文首先以諸多會議和文件政策為標志點,梳理我國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關歷史進程與重要改革點,再從微觀層面入手,深入剖析BJRK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BJRK)混合所有制改革前后公司治理結構和治理機制的變動,并通過財務績效和問卷訪談等對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效果進行評價,以期能夠對房地產企業改革理論與細節進行補充,進一步挖掘分析混合所有制改革進程中公司治理對績效的影響和其作用機制。
1.2.2 實踐意義
本文分析回顧了BJRK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股權結構、公司治理結構和公司治理機制的變化,評價其變動對績效帶來的影響,希望通過反思公司過去取得的成績更好地展望未來,為BJRK日后進一步地深入改革,提高公司制治理有效性和公司活力提供經驗和發展方向。與此同時,考慮到近年來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業多數仍處于探索性前進的階段,缺乏改革過程中具體的經驗技術和改革完成后持續保持優勢的方案,不少國有企業在混改之后仍然顯露出治理方面的問題,公司治理機制和結構仍需進一步優化,因此本文也希望能夠為其他國有企業在混合所有制背景下建立完善細化的法人結構和管理制度提供參考借鑒。
.......................
2 概念界定與理論基礎
2.1 相關概念
2.1.1混合所有制
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為了應對新的經濟形勢,實現快速發展,放寬了國內民資和外資的參與限制,允許其通過投資等方式進入國有企業,幫助國有企業改組并實現轉型。在不斷的實踐與探索之中,混合所有制逐漸成為了我國基本經濟的重要實現形式。在我國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前,曾經有西方經濟學家曾經提出“混合經濟”的概念,但西方的“混合經濟”更強調的是在經濟中調和使用市場的各種要素以及政府的宏觀調控政策,借助兩方優勢最終提高市場資源的利用效率。在經濟學家華民的定義中,西方混合經濟并不涉及產權和財權的混合,而是資本主義國家利用社會公共目標實現私人目標,利用政府經濟政策對企業經濟決策進行支持,利用政府調節對市場調節進行補足,如此的混合模式(1992)。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國逐步確定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改革路線,在此背景下,我國經濟學家薛暮橋提出了要在堅持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基礎之上,允許一些非社會主義經濟元素存在,利用中外合營、公私合營等方式促進生產發展(1982)。薛暮橋的這一理論是我國混合所有制概念的雛形。
改革開放后,經過多年經濟體制改革探索,我國積累了眾多國企改革成功與失敗的案例,諸多國企的改革歷程和管理經驗使得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內涵逐漸充實。目前針對我國混合所有制對于這一概念的定義,學術界并沒有得出統一的看法,而是分別從微觀、宏觀與企業股權結構等多個層面進行研究。從微觀視角出發,我國混合所有制的發展經營模式可以簡化描述為不同經濟形式的資本相互結合,在企業中享有不同比率的股份,并共同對參股企業進行經營管理。而從宏觀的角度來看,混合所有制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施行以公有的所有制經濟為主體,其他各種所有制經濟作為重要補充成分與公有制經濟并存的經濟制度。本文將會從宏觀角度出發,分析探究微觀角度下BJRK這一具體公司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后企業股權分配以及內部的治理與經營狀況。
.......................
2.2 相關理論
2.2.1 委托代理理論
委托代理理論伴隨股份制中公司的所有者并非實際經營者這一問題的出現而產生。兩次工業革命帶來了世界科學技術的巨大發展,生產力水平隨著大幅度提升,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公司組成形式愈加多樣化。然而在股份制公司中常見的情況是,股東僅僅負責投資,對企業的經營管理等相關工作并不了解,而董事經理則全權掌握日常的決策工作,這就導致以股東為代表的公司所有者和以董事為代表的公司的實際經營者之間信息極度不平衡。在所有權和經營權相分離的情況下,股東為了追求自身利益不受影響,就會對經營管理人員進行監督或者激勵,這一過程就無法避免地會產生委托代理成本。委托代理理論重點關注的就是如何構建合理的公司治理體系,將代理成本降到最低。
2.2.2 信息不對稱理論
信息不對稱是指在某一特定的市場經濟中,市場中通過簽訂條約建立契約的雙方主體擁有著不同的信息收集能力,并通過不同的信息渠道獲取了不等量的信息資源。對于信息狀況把握的不一致必然會導致簽訂契約雙方中有一方占據了信息優勢地位,而另一方則因為獲取信息量較少而處于劣勢。同時常見的情況是,信息資源方面處于上風區域的契約方會為了牟取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違背契約道德,通過隱瞞自身能力、行為目的和其他情報,借助信息差侵占信息資源不全的另一契約方的利益。
.........................
3 國企混改對公司治理影響機理 ............................. 10
3.1國企混改歷史路徑 .............. 10
3.2 國企混改對公司治理影響 ................... 11
4 BJRK公司混改背景下公司治理分析 .............................. 15
4.1 BJRK公司介紹與混改探索 .................................. 15
4.1.1 公司介紹 ............................. 15
4.1.2 BJRK混合所有制改革動因 ....................... 15
5 BJRK公司混改效果評價 ................................. 26
5.1 BJRK公司財務指標分析 .................. 26
5.2 財務績效綜合評價 ................................. 31
6 混改下BJRK公司持續保障機制
6.1 繼續完善權力制衡機制
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新的戰略投資者后,兩個大股東基本勢均力敵,在決定公司發展的事項尚產生不同意見,這一方面使得每一項決策都經過更加嚴格的審核討論,決策失誤可能性降低,但另一方面也導致一些事項需要一事兩議、一事兩報,在股東持不同意見時需要長時間的討論與協調。BJRK公司需要繼續完善權力制衡機制,平衡決策合理性與決策效率,對權責進行進一步明晰。除此之外,BJRK還可以在未來建設獨立董事制度,在保護投資者和員工利益等方面做出進一步的完善。
權力制衡的具體行政措施方面,訪談和問卷結果提供了部分細節建議。BJRK應該以更加精細的管理維持高水平的入庫供應商質量;實現采購營銷部門之間信息溝通與權力劃分;繼續縮減審批環節,提高辦事效率,為BJRK日后建設提供了具體思路。
公司治理論文參考
................................
結論
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優化升級的重要階段,混合所有制改革成為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以BJRK公司為例,對混合所有制改革進行深入探究。BJRK公司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前由于國有股“一股獨大”,導致其在股權結構層面與治理層面存在著諸多問題漏洞。引入了民企B集團作為戰略投資者,并逐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進程后BJRK公司產權更加明晰,治理機制得到改善。對混合所有制改革對公司影響進行分析結果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后BJRK公司整體財務績效得到較為明顯的上升,利潤率提高,資本結構改善,資產利用更為有效。綜上得出結論,股權結構與治理機制的變動對公司發展帶來了積極的影響。在上述成果上,為保障公司持續發展,BJRK應該繼續完善權力制衡和激勵可持續性探索,同時注重公司現代治理文化的培育。
在對BJRK的混改歷程、混改中股權和治理機制變動以及混改效果評價后,得到如下四點啟示。第一,隨著原先對國企的保護規定與政策支持逐漸弱化。國有企業性質的公司需要充分理解嚴峻的行業形勢,把握改革帶來的機遇,加強公司自身綜合能力建設。第二,股權結構的變化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核心。引進新的戰略投資者,可以降低原股東的“超一股獨大”帶來的影響,同時構建獨立性更強,更加合理的治理結構,助力治理機制優化調整,讓公司治理能力的得以全面提高。第三,企業治理能力的優化與企業經營狀況的改善緊密相關。混合所有制改革后決策機制更加合理,監督機制有效運轉,激勵機制則將員工利益和公司利益相結合,使得員工勝任能力顯著提高,推動了公司發展質量變革,實現高質量的發展。最后,混合所有制改革后的公司治理完善是一個循序漸進,需要長期堅持不斷修正的過程。混合所有制改革既包含了表面上的股權結構的變化,也包括了股權變動之下權力的重新分配和公司治理體系的重塑,因此是一項事關全局的系統工程,需要堅持重點問題著重研究,細節問題長期跟進。
參考文獻(略)
- 工會參與平臺企業公司治理機制建設的影響思考202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