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標準化的政府作用機理與政策研究
時間:2016-07-18 來源:www.xayqsn.com作者:lgg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水平日益提高,技術標準早已成為世界各國促進科技創新、推動產業發展、建立和維持國際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同時,技術標準作為自主創新的制高點,其發展水平決定著產業發展路徑、市場競爭格局,甚至國家經濟利益,而技術標準化是涉及標準的開發、制定、實施、運行和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的動態循環過程,其模式的形成受到專利密度、市場結構、網絡外部性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從全球技術標準化發展的實踐可以發現,無論是標準的先發國家還是后發國家,標準化的發展都離不開政府不同程度的參與和支持。如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現已被國際電信聯盟(ITU)認可并批準的 TD-SCDMA 標準和 TD-LTE 標準,其標準建設與政府支持有效互聯,為標準化發展提供有力保障;韓國在 CDMA 標準的發展過程中,則通過設立中央研究院以及投資研發等措施來引導企業學習和開發 CDMA 標準;在既有標準的競爭中,美國曾因中國向 ISO 推行 WAPI 標準而威脅其 802.11n 標準的壟斷地位頻頻向我國政府施壓。 2013 年 12 月,國家標準委員會連同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九部門聯合制定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標準化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正式發布。《規劃》依托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創新驅動發展”的國家發展戰略,明確提出包括信息產業在內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標準化發展路線、體系框架和重要任務,為以標準化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1]。2014 年 10 月,在世界標準日中國宣傳周主題活動上,國標委發布了基于推進強制性國家標準信息公開、開展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制度試點、加快組織機構代碼制度改革為主的三項標準化措施,全面體現了政府切實推動簡政放權,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的技術標準化改革趨勢[2]。此外,隨著我國“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國家標準化戰略綱要”以及“創新驅動發展”等戰略的發布和實施,技術標準化的重要戰略地位已經逐漸得到來自政府層面的高度重視,技術標準化將作為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重要技術支撐,引領國民經濟的跨越式發展。然而,當前關于技術標準化的政府作用機理及政策等相關研究仍有待完善,還難以在理論層面上為其提供有效的借鑒和支持。
...........
1.2 研究目的及意義
本文針對政府介入技術標準化的動因及必要性進行深入剖析,探究其在技術標準化過程中的行為機理,對技術標準化的政策體系進行系統構建,并對其作用效果進行評價,旨在為明晰政府職能、加速技術標準化進程提供參考。 技術標準化是一項涉及諸多利益相關者的系統工程,本文運用結構方程理論建立技術標準化的政府作用機理理論框架并進行檢驗,同時分析政府不同行為模式對技術標準化影響的差異,擴寬了結構方程理論的應用范圍,為分析技術標準化的政府作用機理提供了新的理論方法。同時,本文針對政府介入技術標準化的動因及必要性進行深入剖析,探討政府缺失在不同層面上的影響,提高了其分析過程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對于明晰政府職能、促進技術標準化革新、全面加速技術標準化進程具有重要實踐指導意義。
.........
第2章 技術標準化的特點及政府功能定位
2.1 技術標準化的過程與特點
技術標準化是一個涉及技術標準建立、推廣以及應用的活動過程,通常表現出以產業利益為目標、參與主體多、專利共享程度高、標準先行以及政府引導和參與標準建設等特點。技術標準化是一個復雜、動態的過程,涵蓋標準的制定、發布和實施等一系列活動,根據標準的建立與發展特點,可將其過程描述為“標準形成→標準產業化→標準市場化”三個階段[72],如圖 2-1 所示。 標準的形成階段即是標準的確立階段,通過聚集核心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優勢創新主體,將其創新及研發成果轉化為專利,最終形成以專利群為代表的強大支撐力。由于一項技術標準中往往涵蓋了大量的專利,其自身的高度復雜性導致了單一企業無法獨占標準,因此,在國家政治力量的驅動下,聯盟成員基于合作競爭的需求,通過專利許可的方式實現創新資源與技術的共享,不斷開發與標準相關的專利技術。 標準的產業化階段是指與標準相關的產業鏈條形成的一系列過程。伴隨著企業和機構等創新主體被廣泛地吸引參與到標準的建設中,并逐步開發出與基礎技術標準相關的產品標準、工藝標準以及檢驗標準等,最終形成完善的技術標準體系。在這一過程中,與技術標準相關的專利共享程度逐步提高,從標準確立之初的少數核心企業之間的專利共享,轉變為產業局部范圍內的專利共享,通過集聚和共享產業創新資源、打造完善的技術標準產業鏈條。
.........
2.2 政府介入技術標準化的必要性
技術標準化是將標準產業化與市場化的過程,由于標準化過程中利益相關者眾多,成員的自利行為與標準化的初衷相違背,且外部競爭與市場的不確定性促使標準化過程中產生了諸多難以靠自身解決的問題,亟需政府的介入與協調。本文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闡述政府介入技術標準化的必要性。在技術標準化過程中,所謂的市場失靈主要來源于技術標準所具有的網絡效應。標準的網絡效應是指標準的價值與其用戶規模之間的關系,根據來源的不同可將其分為直接網絡效應和間接網絡效應,直接網絡效應是通過標準用戶規模的直接物理效應產生的,而間接網絡效應則通常產生自與標準相關聯的,具有兼容性和互補性的標準以及產品。 在網絡效應的影響下,標準呈現出典型的外部性特征,即當一種技術標準由于自身的優勢或外界的偶然因素在競爭中率先占領市場時,網絡效應下的正反饋機制將會促使這一優勢進一步擴大并激化,例如,IEEE 就曾在 802.11 標準還未完善的情況下將其推向市場,卻仍成為主導國際市場的 WLAN 標準。與負反饋使偏離均衡的經濟最終回歸到均衡的狀態不同,網絡效應則迅速放大標準競爭中某一標準初始的微弱優勢并促使其逐漸進入自增強或自催化的正反饋狀態。當自增強的正反饋累積的該標準的經濟優勢構成經濟系統轉換的潛在障礙時,標準鎖定狀況就發生了[73]。標準長期鎖定在“非最優”的技術上勢必會抑制技術創新,造成標準革新的動力缺失,而市場自身無法破除這種技術依賴,最終導致市場失靈。因此,為克服技術標準化過程中來自網絡效應下的市場失靈,政府有必要介入并干預標準化的發展。
...........
第 3 章 技術標準化的政府作用機理 ...... 16
3.1 技術標準化的政府行為模式與政策 ..... 16
3.2 技術標準化的政府作用機理理論假設框架 ......... 20
3.2.1 技術標準化的政府作用機理分析邏輯 .......... 20
3.2.2 技術標準化的政府作用機理理論假設 .......... 21
3.3 基于結構方程的技術標準化政府作用機理假設檢驗 ......... 22
3.4 技術標準化的政府作用機理檢驗結果分析 ......... 30
3.5 本章小結 ......... 32
第 4 章 技術標準化政策體系優化與實施效果評價模型構建 ...... 33
4.1 技術標準化的政策體系優化 ......... 33
4.2 技術標準化政策實施效果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 36
4.2.1 評價指標選取原則 .......... 36
4.2.2 評價指標選取 .......... 36
4.3 技術標準化政策實施效果評價模型構建 ..... 38
4.4 本章小結 ......... 41
第 5 章 黑龍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標準化實證研究 ...... 42
5.1 黑龍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標準化及其政策現狀 ......... 42
5.2 黑龍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標準化政策實施效果評價 ......... 43
5.3 黑龍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標準化政策優化建議 ......... 48
5.4 本章小結 ......... 48
第5章 黑龍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標準化實證研究
5.1 黑龍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標準化及其政策現狀
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已經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當前黑龍江省新興產業技術標準化主要集中在以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技術、電子信息和高端裝備制造為代表的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且其產業規模和創新能力已經在國內同領域中處于領先地位。截止2015 年底,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累計收入 2700 億元,占全省工業總收入的 30%;黑龍江省政府整合各部門專項資金 7 億元對 22 個產業項目進行集中支持,引導省內外 200 多家企業、近百家高校和科研院所構建了石墨、動力裝備、生物醫藥等 12 個產業技術標準聯盟、支持了硅基產業研發平臺等 12 個科技創新平臺、9 個項目列入國家重大技術裝備補貼范圍、實施創新驅動型發展戰略培育扶持 30 家知名企業建立技術標準研發中心[80]。 2013 年 12 月,科技部、工信部等九個部門聯合制定并發布了《戰略性新興產業標準化發展規劃》,明確提出了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標準化的發展路線、體系框架以及重要任務。為響應國家技術標準化戰略需要,保障產業技術標準化進程的順利實施,黑龍江省先后出臺了《黑龍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黑龍江省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黑龍江省新興產業發展三年倍增行動計劃》、《黑龍江省生物產業發展規劃》、《黑龍江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規劃》等專項規劃;同時還相繼制定出臺了《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生物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科技體制創新體系建設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的若干意見》等政策性文件,頒布實施了《黑龍江省關于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有力保障了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標準化的發展[81]。
..........
結論
本文在國內外相關研究基礎上,對技術標準化的政府作用機理與政策進行研究,從標準形成、產業化和市場化三個階段對技術標準化過程進行深入剖析,提出克服市場失靈、提高自主標準的國際競爭力、行為規制是政府介入技術標準化發展的動因,并將技術標準化的政府功能定位為公共利益的維護者、標準化進程的推動者、多方利益的協調者以及行為規范的控制者。凝練技術標準化的政府行為模式與政策,引入技術標準化網絡作為中介變量,構建基于技術標準化的“政府行為與政策—網絡屬性—績效”三者關系的政府作用機理理論分析框架,提出假設并進行實證檢驗;根據檢驗結果發現,政府行為與政策對網絡屬性呈顯著正相關、網絡屬性對績效呈顯著正相關、網絡屬性在政府行為和績效之間起中介作用。建立技術標準化政策實施效果的兩階段 DEA 評價模型,對黑龍江省新興產業技術標準化政策實施效果進行實證研究,研究結果發現,當前的黑龍江省新興產業技術標準化政策存在資源投入不足、產業化與商業化不平衡等現象,并有針對性的提出優化對策及建議。 本論文主要創新性工作如下:
(1)將技術標準化過程劃分為標準形成、產業化、市場化三個階段,明 晰了各階段特點,并分析政府介入技術標準化活動的必要性,為深刻認識和準 確把握技術標準化的過程要點、揭示技術標準化過程中政府的角色與功能定位提供理論支持。
(2)凝練出包括科技規劃與計劃、市場干預、知識產權政策、國際性參與以及技術標準化服務在內的技術標準化的政府行為模式與政策,運用結構方程思想,構建技術標準化的政府作用機理理論分析假設框架并進行實證檢驗,為驗證技術標準化的政府作用機理,分析政府不同行為模式與政策對技術標準化績效影響的差異提供依據。
(3)對技術標準化的政策體系進行優化設計,明確技術標準化政策體系的實施要點,運用兩階段 DEA 評價法,建立了技術標準化政策實施效果評價模型,為技術標準化政策的實施效果評價提供了客觀有效的方法和工具。
.........
參考文獻(略)
相關閱讀
- 老字號企業懷舊文化資產對品牌影響力的作用機理研究2016-05-23
- 集群企業合作困境的形成機理及治理機制2016-07-05
- 航空工業企業跨業務協同價值生成機理研究2016-07-11
- 上海市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的評價研究2016-10-18
- 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對企業慈善捐贈的影響機制研究2021-03-14